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昌吉州:新金融、新引擎、新动能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昌吉州:新金融、新引擎、新动能

6月14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迎来“周岁”。昌吉州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一年来,从“春风不相识”到“芳草碧连天”,试验区建设初见成效,绿色金融蓬勃发展,成为实现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昌吉州贯彻新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全产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昌吉州:新金融、新引擎、新动能

辖区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绿色项目库中的项目实现融资,2018年上半年55个项目实现融资,累计融资55.68亿元。

担当金融改革创新使命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昌吉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实现了新疆金融领域国家级试验区“零”的突破。

金融本没有颜色,而金融支持的产业、企业、项目是有颜色的。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更注重生态环境的利益,更能推动金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已成为各方共识。

2017年11月,昌吉州出台《昌吉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五大目标、七大工作任务、19项具体任务,并排出政策、改革、任务、产品“四张清单”。该政策明确从2018年起连续5年,每年至少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绿色金融补贴、风险补偿和奖励,专项资金逐年累积,鼓励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方案》由加快培育绿色经济、开发和培育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建立强有力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健全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五个方面19条具体政策条款以及总体要求等组成。除了真金白银的财政资金扶持,《方案》还涵盖了产业扶持、金融监管激励等政策,形成了政策组合拳。

在政策措施方面,昌吉州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绿色金融试点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印发《昌吉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昌吉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2018年重点任务清单》,明确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年度工作目标,按季度召开推进会,总结和交流成员单位工作推进情况,发挥部门合力,共同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在创新绿色金融措施方面,加强绿色项目库建设和项目融资服务。建立绿色项目库专人负责、持续跟踪、动态调整的常态化管理机制,采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多渠道进行申报,部门梳理筛选审核的方式,建立昌吉州首批规模化绿色项目库。

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保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的能力同样重要。昌吉州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构建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昌吉州:新金融、新引擎、新动能

昌吉市努尔加城镇供水工程鸟瞰图。

“点绿成金”助推绿色发展

6月30日,记者一行从昌吉市往西南驱车30公里,当天,昌吉市努尔加城镇供水项目(第三水厂)通水运行,年供水量可达1.1亿方。努尔加城镇供水项目是昌吉州首笔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项目,其融资贷款由农行昌吉市支行办理,不到两个月时间全部手续就完成并放款,为解决昌吉市城镇供水难题提供绿色金融支持。

走进阜康产业园,没有刺鼻气味,到处是鲜花绿草,在清洁能源的替代下,“绿色”成为产业园的发展底色。为降低阜康区域能耗,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阜康产业园在全疆首家启动“气化园区”建设,2017年11月30日全线通气试运行。“得益于建行阜康支行绿色金融的持续支持,产业园完成绿色转型发展,迎来了‘气化园区’时代。”阜康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甘河子镇党委书记王保军说。

一年来,昌吉州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引导公众绿色生活。截至6月份,全州绿色项目库共有项目347个,融资需求1915亿元。通过在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网站上发布绿色项目,积极参加新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项目库信息发布会和绿色项目对接会等,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项目融资服务。

辖区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绿色项目库中的项目实现融资,据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统计,2018年上半年55个项目实现融资,累计融资55.68亿元。昌吉州绿色金融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劲的绿色动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昌吉州:新金融、新引擎、新动能

资料图。

构建绿色金融核心圈

一年来,昌吉州紧紧围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三大定位,牢牢把握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主线,着力构建绿色金融核心圈。

为此,昌吉州构建五大绿色体系,推进试验区建设。

建立绿色产业支撑体系,加大绿色实体经济培育。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昌吉州出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重点相结合,在现代农业、新能源和绿色制造等方面开展产业和示范项目的推广工作,推动昌吉州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目前,初选了各个产业47个绿色项目作为绿色金融支持的示范项目,着力打造昌吉州高质量发展和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示范样板。

建立绿色政策支持体系,降低绿色融资成本。梳理汇总国家、自治区、昌吉州出台的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政策35份文件编制政策汇编,州农业局、住建局、商务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也先后制定了相关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补齐发展短板,逐步形成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梳理金融产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对绿色融资模式、产品和机制进行创新,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形成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大绿色标准的制定,完成绿色项目、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绿色产品、绿色矿山、绿色建筑、绿色制造等标准,加快绿色领域专属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渠道,推动成立绿色产业基金,推动昌吉农商行发行绿色金融债,探索保险资金为绿色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建立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化改造,截至目前辖区2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建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网点或绿色柜台,初步构建绿色信贷运行框架。

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制定银行业绿色金融工作信贷统计制度和工作规范,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开展绿色金融评价考核工作,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昌吉州加强与中国银联新疆分公司合作,实施移动便民支付示范工程,在超市、餐饮门店、菜市场、商圈等推广“云闪付”业务,通过运行银联标准的手机APP、二维码支付受理和银行IC卡闪付,打造多元支付方式,促进移动支付在便民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下一步还将在大型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学校、医院等领域推广“云闪付”业务,提高移动便民支付覆盖面,助力构建绿色金融核心圈。(记者 刘 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