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尷尬的水壩:大壩高220米,建成半個世紀,發電量卻少得可憐

自從我國的三峽大壩建好之後,我國的“基建狂魔”的稱號再一次被落實,三峽大壩建造之時雖然困難重重,好多人當時都不看好三峽大壩。但是建造好了之後無論是從水利方面的蓄洪調水發電,還是到旅遊都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自然效益。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另一個國家有一個水利工程,也是一座大壩,甚至比三峽大壩還要大,建造之時人們不看好它,建好之後,其效用十分低下,人們依舊不看好它。雖然它無論從規模還是庫容等多方面都勝過三峽大壩,而二者實在是雲泥之別。

最尷尬的水壩:大壩高220米,建成半個世紀,發電量卻少得可憐

它就是美國科羅拉多河上的著名的胡夫水壩。護膚水壩的位置在美國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的交界地帶,它的建造甚至比中國的三峽大壩要早大半個世紀。但是規模的的確確要比三峽大壩大一些,整個水壩高度達到了220米,這一點超過了我國的三峽大壩的185米的高度,庫容設計的也是384.5億立方米,在當時可以說是空前的大了。我們都知道大壩一般都是梯形臺狀的,胡夫水壩也不例外,它的壩底寬度達到200米,壩頂寬度卻只有14米,由此也可看出其牢固程度。

最尷尬的水壩:大壩高220米,建成半個世紀,發電量卻少得可憐

胡夫水壩早在1931年的4月便已經開始建造,直到1936年的3月才竣工,歷時將近5年時間。直到1936年的10月份,第一臺機器才開始運作,開始發電。最早的時候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只有134萬kw,但是後來擴大到了208萬kw,而且他們預計還可以達到245.2kw。三峽大壩的雖然沒有其“大”,但是發電量卻遠勝於它,為什麼呢?

最尷尬的水壩:大壩高220米,建成半個世紀,發電量卻少得可憐

因為長江和科羅拉多河的水流量的差距。科羅拉多河的水流量只有長江的五十分之一,也因此胡夫水壩的發電量也只有三峽大壩的二十分之一。我們承認胡夫水壩在世界水利工程上的地位,無論是在防洪灌溉,還是說發電供水方面,胡夫水壩長久以來都是有著巨大的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羅拉多河的水流量的不斷降低,胡夫水壩的功能逐漸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最尷尬的水壩:大壩高220米,建成半個世紀,發電量卻少得可憐

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無論你是人還是貨物的運輸一般都不太走水路,所以胡夫水壩的運航優勢也在逐漸喪失。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原來的科羅拉多河水勢洶洶,自從建立了胡夫水壩後倒是不太發生洪災了,但是位於下游的墨西哥三角洲原本是肥沃的洲地,自從河流被截斷後,不斷乾枯,甚至於如今變成了沙漠。可能這也是人們一直不看好胡夫水壩的原因,畢竟,它建造之初並沒有進行科學的勘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