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10年:618研發奮戰之路

5月26日,在京東老員工家宴上,京東掌門人劉強東霸氣地表示,10年前京東吹過的牛逼都實現了。“我們的第一個夢想,讓兄弟們活得有尊嚴,實現了;讓公司做成一個受人喜愛和尊敬的大公司,實現了。”

京東的10年:618研發奮戰之路

這十年中京東發展成為了擁有數以億計用戶的電商平臺,同時也讓6月18日這個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天變成一個充滿魔力的“全民年中購物節”。而這便是京東堅守了十多年的正道成功的核心成果。

讓我們翻開京東的歷史,一同探尋京東與618大促的研發奮戰之路。

1 發軔之始(1998—2003 年)

1998 年,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司劉強東先生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並租用了一個櫃檯,開始代理銷售光磁產品,通過這種方式,他賺取了第一筆財富,這是京東所有事業的起點。當時的中關村是一個魚龍混雜的電子產品集散地,但劉強東從一開始就和別的商家不一樣,他堅持賣正品。

這一時期,也許劉強東本人也想不到,京東會以這麼快的速度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零售下的小櫃檯,和互聯網、電子商務沒有任何聯繫。

不過這一階段是京東發軔之始,是京東“正道成功”的價值觀奠基之期。

京東線下店的生意沒法做,正在此時,為了生存,劉強東開始嘗試在網上賣貨,憑藉在線下店積累的正品行貨聲譽,京東的電商之路開始了試水。

當時,京東的銷售方式就是在一個專業論壇上發佈自己售賣的光磁產品,如果有網友對其感興趣,就通過論壇聯繫京東,再向京東匯款購買產品。

這一時期,嚴格意義上都不能說是電子商務,頂多可以稱為線上銷售。

技術支持?沒有。

618?沒聽說過。

但是,這種粗陋的線上銷售模式,讓劉強東看到了網絡的強大生命力,才有了後來的京東電商公司。

2 奠基之初(2004—2009年)

2004年1月,京東多媒體網jdlaser.com正式開通,淘寶、噹噹等已經逐漸步入正軌,而京東才剛剛起步。不過,這對京東來說是一個石破天驚的變化,它代表著京東正式向電子商務轉型。

2004年,京東只有一組簡單展示商品的網頁,當時技術部門只是四五個人搭建的技術小組。京東的技術平臺最初是外購的簡單的ASP“個人網站系統”,是作為主要技術人員的劉強東,和他通過論壇銷售光磁產品結識的曹鵬及另一位程序員共同開發的。在此階段,京東的很多系統是這位社會學專業出身、自學編程的劉強東自己編寫出來的。

當時的網站功能非常簡單,用戶可以線上下單,但是下單後卻需要人工打印訂單到倉庫提貨。這一階段也有一些促銷活動,都是限時特價,準備幾個特價商品而已,618的概念也尚未出現。

2004—2006年,負責京東網站開發和管理的人員不足5人,所有與系統相關的工作都是這幾個人合力完成的。2005年上半年,劉強東力排眾議關閉了線下的12家門店,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到了線上。隨後,網站的銷售額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長,到2007年6月,網站日訂單量突破了3000單。

2007年8月,京東拿到了第一筆風險投資,企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京東開始大力招募人才。2008年5月,曾經擔任天極網CTO的李大學加入京東擔任技術負責人。經過研究,他認為現有ASP架構已經難以支持業務發展,於是向.NET轉型。

2008年,618正式推出。

當時只有3個技術人員備戰618,實際工作就是值班。訂單峰值也沒有現在這麼科學的評估方法。另外,京東還剛剛把網站從ASP架構升級到了.NET架構,壓力非常大,最後好在整個網站沒有宕機,經受住了考驗。

當時所謂的618,遠沒有現在這麼多豐富的內容,只是選擇一些商品,設定特定的數量,定時進行秒殺,秒殺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都由人工控制,也沒有什麼反欺詐之類的系統存在。當時的618,不要說和智能相關,簡直可以說和技術不相關,全靠“人肉”來處理。

2008年10月,京東上線家電類商品,開始向綜合型電商轉型。

和2008年相比,2009年的618多了一些促銷活動,技術部門跟進做了一些設計、開發工作,不過總體上這個時代的618還尚在萌芽狀態,處於相對粗糙的狀態,技術部門還沒有備戰的概念。

3 收穫之期(2010—2016年)

在2008年京東開始從ASP轉向.NET架構之後,新版網站用戶體驗更好,每日訂單量從幾千單增長到十幾萬單。隨後,京東又從.NET架構逐漸轉向Java架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NET和Java架構並行之後,最終實現了基礎Java的整體系統架構。京東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618的影響力和訂單量呈指數級增長。業務量的高速增長對於公司整體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技術人員來說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 618 訂單飛漲,痛並快樂著

2010 年,京東成為國內首家銷售額超過100 億元的網絡零售企業。京東商城註冊用戶已超過6000 萬,遍及全國,入駐供應商近萬家。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信、計算機、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等12 大類,數萬種品牌,百萬種優質商品。

2010 年3 月,由從美國回國不久的京東技術顧問馬松擔綱,建設POP(Platform Open Plan)第三方商業平臺,徹底改變京東之前全部為自營的經營模式。2010 年12 月開始全面運營,POP 業務上線後,迅速為京東發展帶來了新的驅動力。

隨著京東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京東正品行貨的信任和京東高效物流的便捷,讓618的流量屢創新高。尤其是瞬時流量峰值是驚人的,個別系統能達到平時的幾十倍到幾百倍。

在海量的數據及洪水般的流量面前,所有的問題都會被重新定義,任何簡單的事情都會變得複雜。從電商的前端網站、訂單、結算、支付、搜索、推薦,到後端的倉儲、配送、客服、售後,以及採銷人員使用的各種業務系統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京東近7000 個系統,幾萬個應用,任何一個出現問題,對銷售活動的順利進行,乃至對於京東的整體品牌建設都會有直接的影響。

當時,京東的系統還遠遠談不上健壯,到了618 的時候,研發人員有時候就變成了“消防員”。一方面,研發和業務之間存在有效溝通不足問題,不知道公司整體促銷方案是什麼樣的,流量是從哪兒來的,又要引到哪兒去,哪些環節可能會成為流量集中突發的點。只能等著用戶和採銷人員反饋說哪裡不行了,然後研發人員再撲上去看應該怎麼處理。另一方面,當時基礎服務很薄弱,沒有監控系統可以實時查看系統的性能健康情況。即便系統出了問題,也沒有方便快捷的方法來幫助診斷,因此當時能想到的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簡單粗暴地重啟系統服務。

2. 凡事預則立,618 備戰啟動

正是由於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從2013 年開始,京東較為系統地利用項目管理的理念,並以項目形式推進618 技術備戰。

2013 年的618 備戰,當時開會、備戰都在北辰會議中心的一個叫作成都的會議室中進行,把該會議室作為備戰的指揮部。這是京東第一次有了集中備戰的概念,會議室當時只能坐40 多人。2013 年6 月17 日晚上,會議桌上放了幾臺臺式機,牆邊放了兩臺大電視,沒有大屏。

因為6 月17 號晚上在成都會議室擠了50 多人,插座不夠,就臨時把機房的一些PDU 拿過來用作插座,結果電量超負荷導致跳閘,最後只能從隔壁扯了一根電線接上插線板才勉強撐過了618 的凌晨高峰期。

為了保障618 的順利進行,在技術層面,首先建立起完善的系統監控系統,其次把以前忽視的業務基礎架構部分補足,然後通過充分的預案來解決出現的問題。

2014 年3 月,京東與騰訊開展了戰略合作,QQ 網購、拍拍的電商和物流併入京東。

在這之後,京東逐漸形成了PC、App、微信、手Q 四大入口,流量的快速加入加上京東日漸完善的物流體系,京東發展更為迅猛。

2015年4月22日,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首個在美國成功上市的大型綜合類電子商務企業。

2014年9月,京東搬到了亦莊的朝林廣場,環境好了很多,也開始有了大屏展示,備戰條件更充分了。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京東的618不僅僅在技術上有了充分的準備,在組織上也有了橫跨整個京東研發體系的項目備戰團隊,都是由各個部門的精兵強將組成。

618在這一時期逐漸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電商購物節。整個京東的IT基礎體系也實現了從.NET向Java的遷移,逐漸實現了服務化,各個系統之間通過中間件進行銜接,形成了完善的前、中、後臺綜合服務系統,真正實現了對億級天量流量電商網站的完美支撐。

在這一時期,京東的交易額在2012年就突破600億元,到了2016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9392億元。從2004年起,12年間增長了9萬倍,平均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0%,技術在其中功不可沒。

4 未來已來(2017年以後)

步入2017年,618從技術+零售、品牌+零售、IP+零售、金融+零售、多終端+零售五個方面入手,全面聯動線上線下、引入消費者的參與和品牌商的協同。京東在618中的角色也由渠道商轉變為中國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

現在的618已經不僅僅是京東自己的618,京東已經把618品牌向全社會開放,開放618標誌,並無償、不排他地授權包括競爭友商在內的所有企業使用。

2017年6月1日0點至2017年6月18日24點,京東2017年的618整體活動累計下單金額達到1199億元,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現在的618已經不是過去三五個人值班就能搞定的“小事情”,而是徹徹底底成為了一個京東所有技術團隊統一攻堅的核心“戰役”。

通過618技術備戰,不但支撐了集團的銷售目標,保證了系統安全平穩,而且在備戰過程中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彈性雲等新技術提供了應用和驗證的場景,進一步夯實了系統基礎。2017年更是首次實現了貫穿所有重要系統的全鏈路壓測,讓研發人員在618之前有更充分的準備,消除系統瓶頸。

在技術層面,618備戰期間,各團隊都要進行各種系統和軟件的架構升級、代碼優化、漏洞排查等性能提升工作,還要有針對性地對系統、網絡進行擴容。

要應對各種可能存在的對網絡、對應用的攻擊;要做好系統監控,提前根據業務預估,進行流量壓測;梳理應急預案,對預案進行實戰演練。總之,目的就是確保系統的高性能,在遇到異常情況時都能快速處理,並可以進行系統、機房及網絡的各種切換。

伴隨著京東整體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備戰的智能化日益提升,很多預案都可以利用機器自動執行,人在其中大都是起到查漏補缺、監控的作用。

在組織層面,京東也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備戰體系架構。由備戰總指揮統一進行部署,618項目備戰團隊跟進,統一協調整個京東橫跨商城、物流、金融等多個部門的所有研發團隊。通過備戰啟動會、周例會、日例會、誓師會等形成系列化的組織溝通機制。

現在,整個京東的技術架構體系正在朝著組件化、服務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已經滲透到了京東的方方面面,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無人技術也嶄露頭角。

劉強東強調,下一個10 年到20 年,零售業將迎來第四次零售革命。這場革命改變的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礎設施。零售的基礎設施將變得極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協同化,推動“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實現成本、效率、體驗的升級。

618 一定也會隨著第四次零售業革命發生相應的改變。

未來已來,嶄新的黃金時代正在來臨!

相關圖書《決戰618:探秘京東技術取勝之道》

京東的10年:618研發奮戰之路

決勝千億交易量,備戰全民網購節,電商技術燈塔級著作,值得每一位互聯網人珍藏!

京東集團618作戰指揮中心 編著

圖書詳情:https://item.jd.com/12202253.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