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一)

一位父親習慣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館裡喝上一杯酒,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別了妻兒後,又徑直走向酒館。

沒有走多遠,他感覺有人跟在他的後面,當他轉身時,發現他不滿8歲的兒子正踩著他留在雪地上腳印,並且興奮地說:“爸爸,你看,我正踩著你的腳印!”

孩子的話使他為之一振,心想:“我要到酒館喝酒,兒子卻在跟隨我的腳印!”從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壞習慣,再也不光顧酒館了。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一)

優秀是一種習慣,人與人除了智商是先天的,其他一切幾乎都是後天受周圍環境影響形成的!包括習慣!所以習慣的養成成為引發家長深思的問題!

對於家長而言,先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談成績,會事半功倍!

  1. 尊重老師的習慣:親其師,信其道!先給孩子樹立尊重老師的習慣,讓孩子尊重,再去適應,慢慢喜歡,欣賞!與其到處抱怨,不如早早適應。班裡有一位比較調皮的小男孩,學習一般,紀律不好,有時候惹惹禍,但是我感覺他在男生普遍女性化的今天,特別有“男子氣概”!誠實,爽快,有擔當!聽他家長說孩子也比較喜歡我,可能因為我是為數不多的男老師吧。孩子雖然調皮,但是在我的課堂上比較配合,課下也喜歡跟我聊天,雖然開始成績差點,但是在我的鼓勵下一隻在進步!而有的家長對學校教育,對教師有看法,把這些看法傳染給孩子,甚至守著孩子辱罵老師,這樣只能讓孩子在心中形成輕視,學習上會產生牴觸心理!

  2. 專心上課的習慣:教與學應該同步,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哪怕是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並在這過程中,儘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孩子們差距主要是課堂聽課拉開的,尤其是低年級教學!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一)

  1. 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課上有同學在聽到問題是不假思索便舉手,這些同學不是基礎特別好,學習特別紮實,就是“大馬虎”,而後者居多!一般好學生都會思考一二再舉手發言!

  2. 積極回答問題:積極提問回答問題,可以讓老師注意到你,你在回答過程中會在心中自己組織語言,時間長了形成自己的邏輯和知識體系!回答的越多也會越自信!決不能因為怕回答錯誤就不舉手發言,其實在老師心目中,回答錯誤也是值得鼓勵的!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家長必讀!(一)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