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十年民间文物收集,不仅仅是追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更是想守住见证苦难历史的“眼睛”。

看着车窗外一排排行道树快速划过,坐在车里的我,内心的期待一点点扩大,思绪如春时柳絮般乱飞,想着此行目的,抑制不住的激动渐渐在身体里散开。恍然间,车子在去往景罕路上一幢面街的楼房外停靠,刚下车就见到此行的主人公—陇川民间文物收藏牛人李亚林。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李亚林是景罕木场地人,早年当过兵、扛过枪、上过战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退役后回到老家,2012年被选为木场地、曼哈、东风社三个村小组的党支部书记,他于2010年建了一间文物收藏馆并把它作为“活的历史教育基地”,经常在馆里组织党员活动,为党员讲述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免费为来往群众开放,为他们了解陇川历史、滇西历史扩展渠道。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早年的军旅生涯促使他萌生收藏文物的念头,十载流沙中这已从一个小小爱好逐渐演变成他人生旅途中的“诗和田野”。他自己筹资建立了一个民间文物收藏馆,多年来陆陆续续从洋人街、缅甸、腾冲、龙陵等地收集藏品600余件,是陇川县内收藏物品最多的民间“收藏牛人”。他收藏的藏品涉及民风民俗、滇西抗日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古董钱币等,其中最让他骄傲的是近年陆续收藏到的300余件滇西抗日战争藏品,那是七十多年前日寇入侵陇川的铁证。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随着李亚林的步伐向“藏宝阁”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驾古老的牛车,顺着路边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大大小小的石臼,房廊上挂着煤油灯、蓑衣、铓,走廊的矮柜上铺着密密麻麻的领导人像徽。突然,李亚林在一间屋子前站定,回过头来向我们朗声说道“这间屋子专门陈列抗日文物,是我最引以为傲的收藏。”吱.......铁门缓缓推开,约20平米的房间里整齐地陈列着刺刀、炮弹、无线电报机、军毯、头盔等,这些文物都是日军入侵留下的证据,是染血的证据。“现在有些本地人不知道日本人到过陇川,我要把这些文物收藏起来,要告诉后人,这些历史我们不能忘。”在介绍从洋人街收来的炮弹时他激动地说道。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从李亚林的诉说里,我们仿佛又看到那个满是硝烟、充满屈辱的年代,那个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 1942年5月3日日军侵入畹町,5月4日芒市、龙陵失守,10日腾冲沦陷,怒江以西的腾龙边区,包括今德宏州全境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沦入日本军国主义者铁蹄之下,滇西地区由中国抗战大后方变成日寇进攻中国的又一个前沿阵地,国际援华唯一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失守后,在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滇西各族人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陇川,也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陇川各族人民参与修筑滇缅公路芒市三台山境内路段。全长10公里,5个多月里,每天出工约1000余人,投入劳动工日10万余个。为抗日远征军筹办军需物资。在远征军入缅作战和撤退时,为国军筹办粮食等各种军需粮草。土司护印多永清在清平街组织军民合作站,向进攻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送去黄牛50头、粮食若干。组织抗日自卫军进行敌后游击。日军于1942年8月2日入侵陇川,1943年2月留驻警备军1、2百人在陇川土司司署附近的松山设立据点,威胁土司多永安违心出面担任“维持会长”。在被日军占领的两年多时间里,陇川各族人民奋起抵抗,土司多永安、多永清兄弟组织“滇西边区自卫军第一路军第二支队”,共1000余人,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有力震慑了驻陇川日军气焰。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历史需要铭记,苦难不能被遗忘。“再不收藏,这些文物就要绝了,我们不能丢了历史,历史不能只存于纸墨之中,我们要给后人更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李亚林缓缓从这些文物身旁走过,突然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在收藏这些历史遗迹时,我时常会梦见在老山前线时我的战友,他负伤了,我背着他往山下走,一山的地雷啊,我走得战战兢兢,他在昏迷中不断念着‘冷啊...我想睡......好冷啊.....我好想睡.....’声声减弱,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留在了炮火里。我经历过战事,明白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明白历史的文物比文字更能让人铭记,我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那些为和平生活牺牲的战士,只有铭记历史才能让牺牲有意义,才能让他们的英魂留在这天地之间。”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陇川有一个牛人,专搞民间收藏

“有很多人来我这里看,给我的藏品开价,但我不卖,这些文物是历史留给后人的见证,我只是代为保管,现在就希望能够做好文物的保护,能有一个地方好好展出这些文物。”李亚林满怀期许的说道。

一寸山河一寸血,面对历史遗留的证据,面对逝去的英魂,日本侵华的耻辱我们不能忘!血的历史教训我们不能忘!民族抗日精神我们更不能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