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翡翠自從清代從緬甸傳入我國,就受到皇室和王官貴族的喜愛,從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身上就能看出來。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緬甸與中國毗鄰而居,歷史上早就互通有無

翡翠在“美玉之國”的中國雖然為後來者,但也因為其通體晶瑩剔透,光澤喜人,而後來居上,成為“玉中之王”。

雖然社會發展大致潮流和審美都在不斷的變化,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翡翠依然為人們所喜愛著,仍是人們佩戴收藏的不二之選。

現在隨著翡翠市場天然翡翠的供不應求,翡翠價格更是居高不下,那麼在挑選翡翠時究竟要注意那些東西呢?在挑選時哪種瑕疵是一定要避免的嗎?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在網上有一種說法,說是五種“可怕”的翡翠瑕疵,如果在挑選時遇到了最好不要購買。那麼這五種瑕疵真的有網上說的那麼神乎其神嗎?事實的真相究竟是如何,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吧。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翡翠最常見的五種可怕瑕疵,分別是

裂、綹、石花、雜色、棉

這五種瑕疵雖然作為破壞翡翠的整體性而存在,但每一種都有其自身的形成原因和表現形式。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看看吧——

01

裂即裂紋,是翡翠比較常見的瑕疵。裂紋的形成有兩種方式。

我們都知道翡翠時漫長的地質活動的產物,那麼這第一種裂紋便是在產生翡翠的過程中受到力的作用產生的張裂性的空隙,這種裂紋被稱為原生裂隙。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翡翠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高壓由地殼運動引起擠壓力產生。

而翡翠形成後直至被開採又有非常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原生裂隙可能會被其他礦物所填充,進而癒合。

但是在這一階段,地質活動並不會停止,會不斷地產生新的原生裂隙,一部分被癒合一部分依然存在。裂紋就作為翡翠形成的見證依然存在在翡翠中。

而另一種裂紋便是翡翠形成之後,翡翠礦體被地質構造活動所抬升至地球表面,接受風化、 剝蝕、 河流搬運等物理作用,然後會在適合的地方沉積下來,形成次生礦床。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次生礦床:指已經形成的礦床的全部或其一部分,都可能從原來埋藏的地方發生移動,而形成次生的(異地生成的)礦床。

在大自然的搬運、沉積、風化的過程中翡翠會產生一些次生裂隙。

在這一過程中翡翠受到自然的物理作用也會形成一層外殼,由於每塊翡翠所沉積的位置不同,所接觸的雜質不同,因此外殼的顏色也各不相同。

而一些次生裂縫則會被外殼的雜質所侵染,產生黃、白、紅、棕等不同的顏色,但是這種雜質填充實際上是侵染的結果並不會癒合次生裂縫。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翡翠在形成過程中會產生一層外殼,而外殼裡究竟是怎樣的這一懸念也讓翡翠原石充滿未知性。

除此之外,翡翠被開採時的搬運、加工也會使翡翠產生次生裂隙,佩戴過程中也不可避免。

不管是哪種方式形成的裂紋, 只要翡翠存在這種在一些已拋光的翡翠表面, 用指甲刮摸可感到明顯阻礙的紋理, 即可視為裂紋,這種裂紋一般拿在白光下即可觀察到。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裂紋是翡翠的傷痕,卻也是它形成過程的見證

存在這種裂紋的翡翠其價值至少會降低三分之一以上。但從另一種方面來說,裂紋又何嘗不是翡翠形成的見證呢?在每一段地質活動中產生的不同的裂紋 ,癒合與未癒合成為卻成為翡翠獨特的存在。

2

綹作為五種瑕疵中的其中一種,商人們對於綹有“寧賭色不賭綹”一說。

綹常常和裂紋放在一起,在賭石行業,裂紋和綹被稱為裂綹,區別則是大者為裂,小者為綹。按照這個概念來看,綹和裂的形成原因是一樣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還有人認為綹是癒合之後的裂,即是被填充之後癒合了的裂,這樣的說法來看,綹便是原生裂隙癒合時摻入的其他礦物從而留下的痕跡。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綹是指翡翠在形成過程中受力的作用形成的少量呈定向分佈或交錯的劈理、裂理、絮狀礦物排列等,雖然看起來和原生裂隙的形成方法類似,但是綹是尚未裂開的。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綹和裂很相似,但綹大部分在內部

不管是那種說法的綹,對翡翠的美觀、取材和製作方面的危害都很大, 因此許多人在購買時往往都會避開購買而有經驗的商人也常常說“不怕大裂怕小綹”

綹因為其形成方式的原因,也分為很多種,對翡翠的影響較大的則有馬尾綹、餈粑綹、錯位綹、截綠綹、隨綠綹等。

前兩種是因為綹的形狀導致不好取料,而後三種則是因為這幾種綹與翡翠的綠色之間關係密切,會導致估價、識別上的失誤,進而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綹對翡翠價值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和裂一樣綹的產生也是翡翠形成過程中很難避免,之後雖然會對翡翠的價值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隻要充分的瞭解和認識就能做到趨利避害,說不定還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3

石花

第三種瑕疵是石花,石花是翡翠中的絮狀白色沉澱物,有軟硬之分。

沉澱物與翡翠本體界限明顯成為硬石花,沉澱物與翡翠本體界限不明顯稱為軟石花。而有種說法也認為石花也可能是翡翠中的包裹體,就是說石花可能不是翡翠,而是和癒合的原生裂隙類似,是由其他礦物組成的,也可能石花就是癒合後的原生裂隙。

其成因眾說紛紜,但是這些石花都產生於前期形成過程中或者後期的填充,所以也作為翡翠的一種結構特徵而存在。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石花為翡翠中的絮狀白色沉澱物

同時石花也能檢驗翡翠的“種水”(通透度),石花越明顯說明翡翠的通透度越好。

在翡翠中石花也分為石腦、棉花、和蘆花三種。

石腦是最為明顯的,與周圍的界限較生硬,同時顏色也最深因此是最為嚴重的石花類型。

棉花是棉絮狀、團塊狀的石花,在翡翠中較為明顯。

蘆花是最輕微的石花,雖然也是白色的絮狀物但顏色較淺,分佈也較散,因此蘆花是最好利用的。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石花會對翡翠品相造成一定影響,但也是檢驗翡翠的標誌

石花太大的而翡翠一般避免支撐翡翠掛件而被用來雕刻翡翠擺件或者手鐲等,這樣才能將石花的影響降到最低。

而三種石花對翡翠價值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蘆花有的翡翠中還能讓翡翠呈現更為獨特的美。不僅如此石花作為翡翠的一種結構特徵,存在於翡翠的形成過程中,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翡翠的另一種標誌。

4

雜色

雜色較於其他幾種瑕疵來說較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和翡翠本體顏色不同的色。

雜色是翡翠在形成得過程中因為地質運動的不穩定性導致其他顏色的物質混入而形成的顏色。雜色會影響翡翠的純淨從而影響其價格。

雜色也分為俏色和髒色,俏色是指小面積的綠色或者紅色這種能使翡翠更有特點更好看的顏色,但是髒色是指翡翠飾品中存在的特別難看的顏色,如黑斑、黑點等。大多數翡翠都不可避免的會有雜色,因為地質活動的不穩定性無可避免。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俏色可以為翡翠錦上添花

雖說髒色對翡翠的美觀和價值都有較大影響,但是俏色卻對翡翠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也是標榜翡翠獨一無二的存在。

5

最後一種瑕疵是棉,同雜色一樣,也是形成過程中侵入的

礦物雜質,一般呈斑塊狀、條帶狀等半透明的白色礦物。是由於翡翠中的礦物雜質包裹體、裂隙和間隙的包裹體與翡翠本體對光線的反射導致的視覺效果。

除這些之外,棉也可能是翡翠晶體間由於結合不緊緻而產生的的空隙或者液態氣泡。棉會影響翡翠的通透性,進而影響翡翠的美觀和價值,但雪花棉除外,雪花棉在翡翠中卻不是作為瑕疵存在的,雪花棉在通透的翡翠中會讓翡翠呈現不同的效果。

例如玉雕大師楊樹明的作品《風雪夜歸人》。《風雪夜歸人》從最開始的業內人無人問津,楊樹明大師僅花100元就買下了它,到最後雕刻成形後價值100萬元。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楊樹明先生和他的著名作品《風雪夜歸人》

與其追求完美想著怎樣去除瑕疵,倒不如像楊樹明大師一樣巧妙地利用瑕疵從而使瑕疵成為整體的一部分從而變得完美無缺。

總的說來,翡翠的瑕疵對每個人來說也是見仁見智,有的人們認為有瑕疵的翡翠會影響瑕疵的美觀,會避免購買此類翡翠。雖說是五種可怕的瑕疵,購買時大家都要謹慎購買,但其實以上五種瑕疵除次生裂隙外又何嘗不是大自然給翡翠的饋贈呢?

每一塊成品都有它背後的故事,這些名為“瑕疵”的東西作為成長印記留在翡翠的身體裡不可磨滅,翡翠樣式可能千篇一律但這些印記可不會。

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對於翡翠來說每一次碰撞擠壓帶來的痕跡和碎片,每一種礦物帶給他們的花紋和顏色又何嘗不是緣分呢。

翡翠要怎麼入手,翡翠上的哪些瑕疵不可以買?

緣起緣滅,一切皆是天意

這不就和人生一樣嗎,所遇到的帶來的擁有的都是緣分,而每個人遇到的每塊翡翠都不一樣也說不準是天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