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生娃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中国人尚未富却先已老!

去年,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多达十余个省份出现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很大原因跟这些地区过去的国有企业太多有关,以前的职工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另一方面也跟人口老龄化加快有很大关系,需要领取养老金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加。

为何生娃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中国人尚未富却先已老!

1、老龄化趋势加快,未来养老、医疗负担或大大增加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很严峻,一般认为,老年人口占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换言之,如果养老金问题不再是发生在东北,而是影响到全国,这意味着年轻人的压力将越来越大。2011~2017年,我国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已经从3.16下降到2.73,相当于本来3个在岗职工养1个退休老人,现在是2个。除了养老保险支出压力大外,老年人增多也会带来大量的医疗需求,从而增加医疗资源损耗的压力。

2、经济增速放缓,日本人普遍工作到老

事实上,老龄化速度加快带来的不仅是养老问题,而且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的重要增长动力就是人口红利,而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等多种问题。这样一来,整个经济产出都会出现下降。

为何生娃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中国人尚未富却先已老!

日本就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由于年轻劳动力短缺,时常可以看到很多服务业岗位都是老年人,例如司机、服务员、地铁乘务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平均年龄已近67岁,全国8%的农田已经放荒。

在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日本不断延长退休年龄。上世纪70年代,日本规定的退休年龄为55岁,到了80年代,被延长到60岁,而今则进一步延长到65岁。2013年,日本《高龄者雇用安定法》修正法正式实施,企业有义务继续雇用面临退休但有工作意愿的65岁以下员工。

为何生娃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中国人尚未富却先已老!

3、老年人过多,消费、服务谁来买单?

除了经济产出减少外,人口老龄化还会带来消费力下降的问题,消费不足反过来会制约社会生产,结果容易进入恶性循环。同样是以日本为例,除了一线大城市外,日本一些地方城市满是老年人,街道冷冷清清,商店饭馆更是罕有顾客,一些地方商店因无法维持生意而关门。

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达都是建立在年轻的人口结构,但是当人口结构老化后,经济活力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例如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等国家,就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经济增速极其缓慢,国家拼命实施宽松的经济政策都不起什么效果。

正因如此,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生育,放开二胎政策,避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更何况我国现在还处于“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地。这么看来,也就不难理解“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这一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