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敏感

安全感

强烈执着

本能性冲动

对仪式感敬畏

无不肆意体现在

向琴的作品创作中 ……

眼前这位年轻的女艺术家名字叫向琴。她的雕塑作品《痕迹》参与了由傅军老师作为策展人的《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她也是本次展览中年龄最小的参展艺术家。

“兴起、实验、纠结、释然、自得。意平,意难平。”这是向琴至今为止的创作感言。向琴在创作过程不可避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长达数月之久; 出于对传统大漆工艺致敬的仪式感, 她依旧坚持使用漆艺技法一次脱胎定型,这份匠心精神实属难能可贵。她希望在现代能有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关注漆艺这门式微的民族传统工艺。

其参展雕塑作品《痕迹》的灵感来源于传统的漆器;整体形象聚焦于睡眠的人形。在这髹涂数遍的蜷缩痕迹里,孕育着现代人那份不安孤独的常态。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痕迹1·胎 210*136*25cm 漆、苎麻布 2018年

创作材料与技法只是一种兴趣与释放自我的方式。向琴并不想让作品太过匠气,仅仅成为一件工艺品。学习公共艺术的她,一直在思考:如何使作品具有当代性的同时又不失公共性?更多的时候,她的作品会走出美术馆,与户外的某些环境或背景产生某种“共振”……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痕迹2·再生 230*136*125cm 树脂 2018年

痕迹系列的另一幅作品《再生》与《胎》这幅作品呈现方式截然相反(在户外展出)。显眼的玫红色与草地的碧绿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采用现代材料,同样一次脱胎,同样呈现孤独敏感的人形,给人一种别样的视觉张力。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满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2016年

作为年轻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向琴对各艺术形式都欲尝试,她也“玩”过灯光。

其灯光装置《满》,远看只有半弧光圈,但在某个特定角度,与水中倒影结合来看,便会神奇般呈现一整个完整的圆。虚与实之间,光与影之中,无不渗透着创作者对人生圆满追求的某种思考……

“每次创作就像一场修行,过程中有太多偶发的欣喜与意外,让人理解拥抱了每个当下的自我与世界。” 向琴说自己平日里热衷逛展览,去理解别人的作品就像在与艺术家前辈们进行一场有意思的对话,让其受益匪浅。

“非常幸运能够参于此次傅军老师策展的《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请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由衷的说。 各位艺术家老师的作品让向琴十分感触与震撼,也让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对艺术的坚持。学会从成熟艺术家作品中摄取为年轻艺术家所用的“养分”,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把自我的敏感情绪 又或是看到的某种焦虑与不安 封印在她的创作痕迹里 是肆意的也是收敛的 是偶发也是有所预谋的 更多的 是她仰仗着一腔本能性的热情与冲动

“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向琴参展作品: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向琴个人简历:

生于1997年,籍贯湖南。

2018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公共艺术专业,现居上海。

参展经历:

2017年:《再现》 坦培拉艺术作品展;《间接性》 第六届上海当代学院版画展,获优秀奖。

2018年:《具象的当代性·第四回》。

艺诺推介|“琴”允许我“向”前辈们致敬——向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