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100%不調劑,報什麼專業就一定讀什麼專業是真的嗎?

今年高招錄取過程中,有部分高校推出了“不設專業志願級差,專業零調劑,考生報滿志願,百分之百地滿足考生的專業志願。”這樣的政策,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考生的注意力,在考生看來,這才是良心大學。

大學專業100%不調劑,報什麼專業就一定讀什麼專業是真的嗎?

實行“0調劑”對考生來說總體是利好的,但真實情況可能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美好。什麼是“0調劑”呢?“0調劑”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呢?

大家都知道,在志願填報過程中,特別是平行志願的原則下,最大的風險是提檔之後又被退檔,為了避免提檔退檔,考生不得不選擇專業服從調劑,而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可能錄取到不理想的專業,很多考生在這裡就很糾結。而實行“0調劑”讓很多考生似乎看到了希望,最起碼在志願填報這一關,不用擔心自己被調劑了。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個“障眼法”

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先看一下實行“0調劑”院校的情況,實行“0調劑”的院校都實行了大類招生,我們看下面這個表

大學專業100%不調劑,報什麼專業就一定讀什麼專業是真的嗎?

大類招生,說直白點,就是把一些好專業和一些相對弱勢的同類別或相近類別專業打包“出售”,每個大類下邊都有好專業和差專業,大家都想去好專業,但是差專業也是需要人的,總有人最終是要去到相對差的專業去。換句話說,大類招生下的“0調劑”實際上並不是不“調劑”,而是將調劑這個動作延後了,延後到大類分流的時候去進行。在填志願的時候省了心,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

大學專業100%不調劑,報什麼專業就一定讀什麼專業是真的嗎?

當然,並不是說大類招生不好,大類招生也是有好處的。

1、可以讓考生在進入大學學習瞭解各專業的具體情況後再做選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選擇的盲目性。

2、給了一些高考中成績相對較低的考生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為低分考生通過大類招生進入好專業提供了一個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