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去年,中国青少年高尔夫注册球员数量达到了34572人,2015年,这个数字只有三千出头。两年时间,人数增加了10倍多。但高尔夫在青少年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还是要听他们自己说。

1

北京,33度。我和一个00后顶着这样的高温在一个高尔夫球场走了6个小时。他不是参赛选手,只是一个和我一样的旁观者。他参加的“跨越围绳计划”,让他可以在围绳内近距离观察参赛球员。我就这么全程跟着他走。

烈日下的6小时,他的注意力不可能完全集中,他点评球员,讲述自己的高尔夫故事,也刷快手,玩微信游戏。他的心情在18洞的时间里,微妙地变化着。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8点,集合。8点55,比赛开始。

第1洞:他看的很认真,目不转睛,和我说了他的高尔夫记录,“最厉害的一次打了210码。”“但之后再没进过200大关。”

第2洞:他点评选手杨慕天的表现,“打的太薄了”。杨慕天是中国香港选手,美巡系列赛中国昆明站的冠军。

第3洞:他在数杆数。“两个-2,一个+1”。

第4洞:他时不时看向黄色的围绳外。

第5洞:他开始累了,拿出包中的肯德基汉堡。他准备了2个,计划第5洞吃一个,第15洞再吃另一个。边吃边说,“我曾经跟完36个洞,整整8小时”。“当然,那是坐车的。”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第6洞:他扔下了沉重的伞,坐在树荫下休息,刷了一会快手,还说自己从来不玩抖音。

第7洞:他开始打哈欠,连说了几句“太热了”,反问我这是第几个洞。路边有车开过,他的态度倒很坚决,“跟完”。

第8洞:他开始慢悠悠地边走边晃,“为什么不能坐车看呢?”;看了一眼手机后补充说,“他们(其他小球员)估计也不行了。”

第9洞:他拍了一张风景照,全景,在朋友圈点击发送,没编辑任何文字,整个过程只花了几秒。

赛程过半,时间来到11点36分。

第10洞:他又恢复了第一洞时的认真,走回围绳内观看比赛。因为身后此时有摄像机跟着。

第11洞:他拿出了第二个汉堡。这是他原本要在第15洞吃的,他数了数,“唉,还有7个洞”。

第12洞:他坐上了车,直接到了第13洞开球台。

第13洞:他和我讨论了天气中暑问题,向杨慕天的球童要了两颗藿香正气丸给我,然后自己跑去了杨慕天的伞下。

第14洞:他开始对着发球台摇头,“我以后还是不打这么远了,走起来有点麻烦。”

第15洞:他建议“等车来再去吧”。然后又坐在草地上,点开快手,还刷了两把微信游戏,“最强飞刀手”和“万万没有想到”。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第16洞:他在休息亭买了一瓶饮料,加了老板微信,付款24.9元,成功砍价一毛。他数了数,目前一共喝了11瓶水。

第17洞:他好像突然想起自己是个“荣誉观察员”,于是回到围绳内,在球员准备开球时举手示意观众保持安静。

第18洞:比赛结束。杨慕天走到他身边,送给他一个签名的高尔夫。也许这太出乎意料,他张大嘴巴,兴奋地握住拳头,蹦跳了很久。我问他,这一趟下来还想打职业吗?他说,“打啊,不是还有休息亭嘛。”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这个小球员叫张凯淇,10岁,球龄2年。他觉得打高尔夫比赛是个不错的选择。比赛结束后,他和家里通了电话,接下来的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拉上窗帘,打开空调,好好睡一觉。

2

与张凯淇的不确定性相比,另一位同龄球员龚飞全的目标很明确,想打职业。他曾代表过海淀区参加北京市运动会的高尔夫项目,最终,他们团队拿到了冠军。

被父亲领进门后,龚飞全已经打了4年高尔夫,他觉得自己曾经拥有过一段“巅峰时刻”:不管多难打,沙坑精准度都能在5码以内。

整体来说,龚飞全是个很有自信和主见的人。“跨越围绳计划”的第二天活动是职业球员教学日,交流课堂上,他是绝对的主角人物。他善于表达。老师提问“推杆什么最重要?”他脱口而出,“距离”。他能指着墙上的照片侃侃而谈,“我的偶像,正手像麦克罗伊,反手像巴巴沃森,我都比较喜欢,但麦克罗伊现在的推杆不是特别好,这是他唯一的问题。”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职业球员教学期间,他也是全场最认真听讲技术的人,关于挥杆的姿势,肩膀的力量,他和一旁的父亲时不时举手示意,“老师,这里待会还有问题”。

这次,他来参加跨越围绳计划,目的是近距离观察高手。最后一天的围绳内观赛日,他们一到点名处就开始研究球员名单,还问了一句“能不能跟冠军组,想提早感受一下紧张与压力。”

龚飞全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思考与规划:现阶段名次只拿过第二、第三,接下里的目标是汇丰青少年比赛的冠军,20岁时拿到美巡赛冠军。至于大满贯,还没到思考的时候,“不切实际。”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3

张凯淇和龚飞全参加的“跨越围绳计划”,是美巡系列赛-中国每个赛事周举行的一系列青少年活动,旨在通过美巡系列赛-中国的职业赛资源助力青少年高尔夫发展。参与活动的青少年球员将通过4 天的职业球员互动活动,零距离接触并全方位体验职业赛事。这个计划中,还有很多不怕辛苦的小孩。

比如袁家瑞,只有7岁,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很可爱。为了保持下午训练的体力,他中午在餐厅吃光了两盘炒面。这天的最高气温是34度,袁家瑞打完几个球,就会钻到太阳伞下喝几口水。他似乎有点困扰,自己琢磨着说,“总是打太深”。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还有几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生,技术层面准备先娱乐后加强,精神层面,“不怕晒黑”。

在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迅速。《2017年度青少年高尔夫数据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高尔夫注册球员的总量为34572人,2015年,这个数字只有三千出头,2016年是一万多。两年时间,人数增加了10倍多。一姐冯珊珊形容说,这让她产生了即将有人接班的感觉。

但事实上,想走职业道路的青少年依然较少,也许20人里面只占据了一两个。在龚飞全父亲看来,高尔夫应该和足球一样,落实到关键。在国内,深圳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已经开始招收高尔夫球员,但最关键的,“如果清华北大也有这样的,那影响力就不一样了。”

目前,美国大学的高尔夫招生政策比较普遍,他和其他家长讨论过,是否要将孩子送出国学习。因为他知道职业道路的困难。他说,“有梦想,你怎么都要支持。但小孩子不知道路上有什么挫折,过程有多艰辛。家长是知道的。”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梦想有了,但路还没有铺开。某种程度上,跨越围绳计划的一个意义,就是给孩子们提前预告,职业不是娱乐,不是累了就能坐上车回到空调房,你得撑得住压力,顶得住太阳,走得了6小时,这就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4

其实,跨越围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还是孩子们自己说了算。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写的关于活动感想的作文,作文是手写的,字体不是很好,“韦伯网”、“球的效果”、“握杆有些强势”还有修改过错别字的痕迹。

“上周,我参加了美巡系列赛中国烟台锦标赛的跨越围绳计划,这是一个刚提出不久的青少年计划。活动日程包括青少年-职业配对赛日、职业球员教学日、赛后周一打球日和最有意义的围绳内荣誉观察员跟组日。”

“在青少年-职业配对赛日,我同组与职业球员张进打球,我发现他的水平不错,经常能打出精彩的击球,但有时推杆会出现失误。”

“在职业球员教学日,我完整并准确地回答了赛事工作人员提出的关于美巡中国赛,韦伯网巡回赛以及美巡赛的相关问题。使赛事工作人员对我感到十分惊叹,赞不绝口。”

“跨越围绳计划就是想让青少年近距离观察职业球员。而我因为懂礼仪,知道哪些会影响球员所以被选中跟冠军组。”

“这次围绳计划让我如此接近的看到了冠军的产生,见证了高尔夫的魅力。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我们很开心看到,现在的高尔夫少年们,有梦想,有毅力,有思考。但底子有了,剩下的,是如何让他们梦想照进现实。毕竟,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归根结底还是他们说了算。

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得这些人说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