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明年有九成概率放开生育限制,你怎么看?

暖心人社


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生育率下降,50%率失业近在眼前

劫后余生我心飞扬

2018-08-01 11:15:10

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民众才有条件注重高质量的生活,生育率自然就会下降,这在发达国家是普遍验证的现象。中国人口接近14亿,人太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4亿才刚刚好。

所以有钱人喜欢移居到自然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由于房地产红利每3-5年就翻一翻的财富爆发的阶层跃升时代机遇,如果还是贫困的话就属于底层无用国民了,比如不求上进,混吃等死的群众演员,受周围环境影响,好吃懒做的东莞小姐。社会公务员、教师生二胎最积极,大老板也喜欢多生孩子继承遗产。

高素质人才的好基因+优越条件,培养出来的孩子多为国家栋梁,而普通工薪阶层和农民工因为生活压力多数只生一个孩子,贫困山区青年找不到老婆,没有婚配,自然就绝户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

农业需要集约化大生产才有经济效率,中国大多数山区土地不适合农业化大生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必然缺乏合理回报。农产品廉价是国际趋势,所以国家大量进口欧美玉米、大豆、水产、葡萄酒和东南亚大米、水果等农产品更划算。绝大多数农民跟随国家城市化进程,成为新市民才是正途。

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和环保要求的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深度学习AI机器人和互联网巨头抢食各行业翘楚的利润。比如电商巨头抢食商品零售的利润。阿里、京东、苏宁收购商超,抢食实体生鲜生意利润,通过村淘小店,京东便利店,苏宁电器连锁加盟店等形式向消费终端延伸,美其名曰新零售,拼多多以超低价抢食农村零售消费市场,美团滴滴20%抽佣餐饮市场。移动支付抢食银行业务,随着5G自动驾驶的应用,50%的农民工无工可打,无生意可做的现实近在眼前。国家货币货币宽松政策是必然趋势,房地产暴涨的财富效应与农民工无关,货币贬值和体力劳动力的廉价,是造成山区贫困人口无法改变的原因。

江西人很会生,一般家庭都是3-5个孩子,而且男孩喜欢做上门女婿,且喜欢多生,且等老丈人一死,就会给孩子改姓,美其名曰,管理富人家产,所以担心中国生育问题的专家是杞人忧天。











劫后余生我心飞扬


8月8日,人口与计划生育学者,何亚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明年有九成的概率,推进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自从80年代我们国家实施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了30年。不过总体来看,还是呈逐步放松的趋势。2000年,政府出台了“双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这个政策在当时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毕竟那时候人们的生育观念还没有改变。

2013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说实话,这个政策效果也真的没有多少用。

2016年,又推出了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全面二孩”政策。这个政策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人口出生数量迅速攀升至1786万人,不过到2017年再次下降为,1723万人。据专家预计,2018年可能达到这些年来的人口出生顶峰,不过也不一定可信。


目前来看,对于东部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放开生育数量限制,人口的出生数量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刺激。高物价、高房价等养育成本高,已经成了制约人们生育孩子的首要因素。另外,托育服务短缺和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也影响着人们的积极性。

目前,辽宁省等一些地区已经酝酿出台对二胎家庭的奖励政策。不过相对于养育孩子的高额金钱投入和巨大精力付出,政府的补贴能力实在有点杯水车薪。其实很多地区,对于孩子生育都通过各种方式补贴,可能很多人都感受不出来。比如,孩子的免费接种、免费的DNA检查、街道社区生育奖励等等。

毕竟我们现在已经逐步实现社会化养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4亿人,这一部分人即使没有孩子养老,一样能够过得老有所养,而且节省了养育孩子金钱和精力,或许老年生活会更加宽裕。

所以,总体来看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已经制约了人们生育孩子的积极性,即使明年放开生育限制,能够生育的人也不会太多。

其实不管怎样,一些贫困偏远地区还是有这样生育积极性的,只要养育孩子成本低,孩子有可能将一个家族的命运转变,这就是这些地区生育孩子的动力。国家应该重点推动教育资源向乡村偏远地区发展,提升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贫困家庭孩子的资助水平,保证所有有希望的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毕竟孩子越来越金贵,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


暖心人社


又是专家说,前几年你说什么生男生女都一样,只生一个好,独生子女还有奖励等等。人们思想观念刚刚接受了你的说法,如今专家你又要放开生育限制,鼓励生育,有的地方生二胎还有奖励,又开始说二胎如何如何好。

你一会说生孩子不好,一会又说生孩子好,想问专家们你这是要闹哪样?这可是生孩子,是造人,你以为养个小猫小狗那么简单吗?

再说你不让生的时候,谁生了就罚谁,罚的那些想生的人到处逃窜,跑到别的地方生,小品《超生游击队》里的如今长大的吐鲁番,海南岛不知道他们该哭还是该笑?跑不了的东拼西凑,借钱也得交罚款,城里人更不敢生了,生了单位要除名,各种福利待遇瞬间没有了,完全成了边缘人,他们想生不敢生啊。这几年没有专家的功劳?

现在因为各种原因,专家又开始鼓励生了,你说生就生吗?社会压力这么大,生了专家你负责养吗?负责给买奶粉吗?负责上学,负责买房吗?你别光是鼓励生,专家你得说说生了后配套设施有哪些?让人们知道生了确实好处多多,而不是专家你一句话,生,大家就开始生,没那回事。



不过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应该对很多农村地区是个福利,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农村最起码讲究一儿一女。儿女双全,他们才不会管你让不让生,不让生的时候就是罚款也要生,彻底放开生育限制后,他们再也不必因为生孩子被罚款了,也能节省一笔开支,更不会有《超生游击队》里一家人叫不同地方名字的奇葩小品了。


诗词公寓


呵呵,专家真有意思,居书斋之深,则思良策。闪光灯之兴,则放其言。

8月8日,人口与计划生育学者,何亚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明年有九成的概率,推进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如果大家说何亚福专家有什么错,是不对的,因为他也明白再不鼓励生育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还在继续的犹豫彷徨,那么最后的机会将会失去:

第一,几千万的光棍汉不要以为不是个社会问题,如果现在鼓励生育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比例将自动平衡。

第二,截止到2014年末,中国4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是45.2%。现在的数据应该超过50%了吧?20到25年以后,这些人都需要“供养”,而目前30岁以下的人口只有差不多43%,还在降低。而10岁以下的孩子有1.9亿,相当于13%,10岁到20岁为1.7亿,差不多是12%。这样算来,将来养老年人、养育孩子的主力军为:43%减去13%等于30%,相当于未来的社会是7个人要吃要喝要养病要读书要各种费用,3个人拼命干活赚钱。

当然,某些人确实“研究出来”很厉害的结论了:

他们说中国这片土地,五到六亿人比较合适。我也懒得去调查这个“研究”的来源,估计要么又是外国某机构的研究成果,要么就是国内那些接受外国资助的机构的“研究成果”。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社会3个人工作7个人消耗,是什么局面?而且由于没有能够及时振兴生育,那么这个局面将越来越严重,因为两个人生一个,那就是逐年的成倍降低生育率。到时候很多事情都难办了,今天美帝对我发起贸易战,我们暂且还有抵御的底气,因为我们有差不多有60%的年富力强的人在支撑着。


如果只剩下30%,那是一个什么光景?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现在本草民的看法不是什么“有望全面放开”,而是要鼓励优生优育。现在的情况有一点麻烦,高智商有能力者被工作、房价、生活质量所累,根本不愿意多养孩子。反而某些偏远农村的某些人,他们期望敞开肚子生,但是培养能力有限呀。

如果只是全面放开,我想有可能又会事与愿违。务实的办法是不是可以切实有效的解决一些困难,让优生优育落到实处。


老龚说势


生孩子可能是国家的事,但如果分出层次来的话,人口数量和结构是国家的事,生孩子是家庭、夫妇,甚至女性的事。所以当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摆在眼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让大家多生孩子没那么容易。

为了弥合个人意愿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这条缝隙,许多国家都琢磨出了连魏璎珞都想不出来的招数,就是为了让花骨朵再多一点。我们先来看看别的国家是怎样“诱惑”大家生孩子的。

让你回家生孩子的N种方法

众所周知,生个孩子需要的环节非常之多,影响因素也很多,这极大地丰富了各国鼓励生育可采用的手段

从环节来分,可以分为消灭单身狗、结婚多生娃、不用担心养这几种。从类型来分,则有

拐弯抹角型、直截了当型和奇奇怪怪型

先说点不奇怪的。

现在生育率保持得还算不错的法国,在1938年制定了家庭法,给孩子的父母提供年度津贴

1978年,他们把家庭法换成了“新家庭政策”建立了免费的公立日间托儿所。这个模式后来也被其他国家借鉴。

瑞典还考虑从爸爸身上下手,让他们也休产假而且法定的60天产假休完了,父母还可以继续休,每多休30天,就多领3000克朗奖金。

如果父母休假都很有毅力,每人休了240天,这对父母就可领取135000克朗的最高奖金。

和这些福利政策比起来,有些政策就比较直接了。

比如在新加坡,以中等家庭为例,生两个孩子可以获得相当于166,000新元的各种奖励。如果生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孩子,还能获得 额外的8,000新元婴儿奖金,并享有20,000新元的父母减税金额。

新加坡还制定了计划帮祖辈人在子孙附近找房子,方便他们帮忙带娃。为了斩断某些人想一个人住的念头,他们限制了小型单身公寓的数量。

从这里开始,事情就变得奇怪了起来。新加坡是世界生育率较低的国家之一,2010年的生育率一路跌到1.15。本着争取到一个算一个的目标,有人想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招数。

2012年国庆日,新加坡和曼妥思合作推出“国庆之夜”活动,鼓励大家过好国庆“夜”,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为国家生个娃。

当时一首歌的大意是这样的,“我是一个爱国的丈夫,你是我的爱国的妻子,让我们尽自己的义务生个孩子,出生率不会自己上涨。”

韩国政府也不甘示弱,他们制定了一个宜生娃,忌加班的“家庭日”

2010年,韩国政府决定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晚上7:30就把办公室的灯关掉。虽然不知道大家回家究竟会干啥,但只要有1%多生一个的机会,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韩国和新加坡在60年代都曾经搞过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两个孩子。

新加坡的生育率从1963年的5.01下降到1.82。韩国生育率在1995年则下降到了1.65。新加坡在80年代开始鼓励人们多生孩子,韩国则是在1996年开始对结婚、生育、养育各个环节制定奖励政策。

少子化问题很严重的日本,除了政府在忙着鼓励约会,筑波大学的学生也帮着想了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让人莫名想起农村贴的那种娃娃画。

他做了个会哭会笑机器人小孩“Yotaro”,希望这个机器人能在那些没孩子的人心里激起一丝波澜,让人们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这个就是“Yotaro”

另外奇奇怪怪的还有,西班牙某小镇每生一个宝宝就奖励一头价值300美元的伊比利亚小奶猪;莫斯科的一个公园推出了让夫妻更加亲密的特别长椅;格鲁吉亚的人口发展基金会筹备格鲁吉亚的百合珍爱网……

这些办法真的有效吗?

不得不说,这些鼓励生育的措施新颖、周到、有想象力,并且无效

或许的确有伊比利亚小奶猪爱好者为西班牙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也不能保证没有日本人最后决定养个机器人。

这当然是开玩笑,但这些奇招难挡整体生育率下降的势头却是事实

正经点儿的日间托儿所也并没有让人更愿意生孩子,瑞典的生育率依然很低,虽然2007到2010年有所增加,但从来没上过2。2011年之后还掉下去了,到2017年滑落到1.78。

相比之下,法国的数字令人羡慕,2006到2016的十年间一直维持在2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0.04。

但这个数字并不意味着日托的效果拔群,而可能是

移民比较好使。据估计,法国人的生育率也就是1.7,移民的生育率则是2.8到5.0之间。

2012年,普京的人口计划看似奏效,但也招来了质疑

一些人口统计学家指出,这一时的出生人数增加,不过是因为80年代后期生育率上升时出生的人正处于生育年龄罢了。从近几年的数字上看,俄罗斯的生育率保持得还算不错,但依旧没达到2.1,上升的势头似乎也没有之前强了。

西方国家的情况大致如此,

他们面临这个问题比我们更久。1968年,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生育率就开始下降。到1975年,每个西方第一世界国家的生育率都低于更替水平。

人口减少最为显著的可能是日本,1974年以来,日本的出生率一直没有到过2以上。虽然这十年来生育率有轻微的增高,但这点数字远低于维持稳定人口所需的2.1。

2012年,日本1.41的生育率让国家在这年减少了25万人,当时就有人预计,到2060年,日本可能会失去1.27亿人口的三分之一。

中国人太多一直让人挠头。上班太挤,旅游看人,但人口减少并不全是好事。日本有分析师担心,

人口减少不仅会减少劳动力,还会给照顾老人的年轻人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对政府来说,挑战也不小。到2026年,日本的社会保障成本预计将从2012财年的GDP的22.8%上升至24.4%。中央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山田正弘甚至有更悲观的担忧,他认为出生率下降可能会使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崩溃

为啥生育率就是上不去

有研究指出,人口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口问题一旦出现,意味着解决人口问题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在解决出生率问题上,鼓励政策出现的时机和人口的发展规律不容忽视。

在生育率降低这件事上,欧洲人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并不是所有欧洲国家都对此上心。1976年,欧洲的生育率降低到更替水平时,80%的国家对本国的生育水平表示满意。慢热的意大利政府,在生育率达到超低生育率后十多年才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1996年,整个欧洲生育率跌到1.5左右,出台政策促进生育的政府比例却不足40%。但随着极低生育率的不断出现,2013年,这个比例上涨到了73%。

然而,21世纪初,欧洲人口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惯性现象。这就是说,在有限的一堆人里,如果人口持续减少,即使生育率提到了更替水平以上,在减到某一水平之前,人口仍会有一段时间是在缩减趋势。

而在生育率降低的时候,过去的很多国家要么“表示满意”,要么担心生育政策改变后会出现反弹,会有一个中立的观望时期,最终他们都没能扭转颓势

另外,每个国家也有自己的情况。比如,对鼓励生育效果并不显著的日本而言,过去二十几年萎靡不振的经济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且,作为传统道德依然强势的国家,日本的非婚生子女特别少,只有2%,美国的比例是41%。甚至有人指出,哪怕立即移民也救不了日本,因为这种方案对较难接纳广泛的文化多样性的日本来说并不适合。

不过从普通人的切身体会来看,生育率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一方面大家普遍都结婚晚,另一方面是抚养孩子的成本也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育龄妇女资源们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女孩儿们都愿意去追求自己的事业,而婚姻生孩子的事可以推迟。

美国有报道称,2017年几乎所有40岁以下女性的出生率都下降了,出生率上升的唯一年龄组是40岁出头的女性。


视知TV


对于大部分城镇居民来说意义不大,对于民族传承和社会经济来说,可能会有点有限的意义。生育二胎以上的家庭主要应该还是会集中在农村和地方富人区,即使放开生育限制,对于大众城镇小区居民多生的可能性不大,房价不便宜,对于大部分人,可能能或者也会选择承受两卧和三卧的房贷,再大的话就有承受难度了,商品房也大多是两卧和三卧,这种条件只能承受一胎的扶养能力,即使四卧也最多能承受个二胎,再放开限制也不会生三胎。农村的话人多了建房还能住下,相对于购房来说,建房还是要便宜不少,但是这样一来可能就失去了进城的可能,可能农村二胎也很少,估计偏远地区和本来就没有生育限制的少数民族会生二胎以上,但是这些是本来就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的,放不放开限制对于他们来说没意义,也不会为国家提升生育率,对经济也没影响。最后还是只有有钱人有精力和实力生多胎,房子不够就买,养育不差钱,这个政策对于富人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但是就我国国情来看,贫富差距很大,而且富人毕竟只有少数,估计对生育率的贡献也不会大。


二两


前两年放开二胎,还是有少数人响应号召,效果肯定没有达到国家和"砖家”的预期目标,所以现在国家又提出全面放开,本人估计,即使全面放开,结果估计够\b呛,理由有三点:

一 国家计划生育四五十年,现在在世的大多数老年人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生儿土女一个样”,传宗接代的思想也没有那么迫切,许多家庭生了一个小孩也就不想再生了,充分理解和尊重年轻人的选择。

二 现在的女人确实顶起了半边天,有充分的话语权和决定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女人不会为了生小孩毁了容貌,毁了三围,去闯鬼门关,何况是多次!

三 最主要的一点是生小孩成本高,现在提倡优生优养,但中国的富裕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中国家庭,有几许是靠男人单独做事养家的?为了生计许多成家了的妇女不是在外打拼!生了孩子,家庭收入减少,开支猛增,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肚里要加强营养养胎保胎,胎教,胎检,生了后要坐月子,奶粉、尿不湿、衣服、鞋子、玩具……。更不说孩子大了以后天价的教育费,成家费……。一个孩子没有几十百把万能对付得了!

综合以上三点,在中国即使全面放开生养政策,效果会不尽人意!





平常心2753


简单放开也不成了。

现在人们的生育意愿太低。尤其是在城市,二胎都不会考虑的。农村也就想个二胎,还不是全部都想,还有几千万光棍,想生孩子,没有配偶啊。

人们普遍认为:养孩子成本太高,无法承受。

国家当务之急是鼓励生育。

我提一个生育奖励方案,你们看行吗?

一胎奖励五万。

二胎奖励十万。

三胎奖励二十万,

四胎奖励四十万。

生第五胎,奖励八十万。

依次类推,五个孩子,就是155万奖金。

生5个孩子,女人就成了百万富翁,女人们,你们会不会有很大的生育动力呢?

只有调动起年轻人生孩子的热情,国家未来才有戏。

不然的话,我们这群即将老去的中年人,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没有足够的年轻人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怕是我们去看病,没人照看,没人运送,没人看病,没人护理,甚至,我们储蓄的钱,拿出来也购买不起,购买不到劳动力了,那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还有很多头条朋友说,

应该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减少老百姓的生活压力,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育意愿的问题,这是真知灼见。

年轻人太少了,我们怎么办?


烛光一点



放开生育是个大趋势,面对老龄化到来、劳动力短缺、居民生育欲望不高的现状,仅仅放开生育二胎,实践证明是不够的。

但是,政策的设计规划,应既考虑到国情的现实需要,又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经得起历史检验。8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据相关专家透露,当时的初衷设计是20年。结果执行了30多年才作出调整,耽误了一代人的最佳生育期。历史经验值得借鉴,教训更当汲取。




这次,如果要对‘’放开二胎‘’政策进行修订调整,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妥善处理好原有的遗留问题。至少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原独生子女家庭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待遇,是否已经兑现落实到位?

2、原违计超生应缴纳的社会抚养费,是否应继续追缴(网报不少地方仍在继续追缴)?

3、原私下偷生(指隐瞒私落户口小孩)的人员,还要不要清理清查?

这些问题,起码要给出合理的解释,以消除公众疑虑和原独生子女家庭的失衡心理。‘’生孩子是家事,更是国事‘’,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是能体谅国家大局的,也有这样的觉悟和胸襟。


wyc2018001


坐标山东青岛李沧区(老家山东临沂沂水人)

二胎请谨慎

原来也有和我一样的,俺生二宝完全是个意外,我一月6000左右(没生二宝老婆上班也4000多),老婆不上班看俩孩子(大宝女孩11岁,小宝男孩三个月),房子前些年买的没房贷,俩人的社保1900元,吃喝拉撒一月3000左右,再去去人情世故也不剩钱了,双方父母都是老农民也给俺帮不上忙,自从生了二胎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用俺闺女问我的一句话做总结吧“爸爸,咱家今年怎么不吃西瓜了” ,心酸呀,

二胎请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