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疑案:《凉州词》首句究竟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历史疑案:《凉州词》首句究竟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诗的首句究竟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历代名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60年代,我国学术界继续就此展开了激烈,争论。两派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历史疑案:《凉州词》首句究竟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第一点,从地理位置看。黄沙派认为:唐代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有1000公里。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应该写入一幅图画之中。而“黄沙”确实玉门关突出的景物。大风起时,黄沙滚滚,直上云霄。所以不应该是黄河而是黄沙。而黄河派列举种种事例反驳:黄河与玉门关虽远,但是可以虚指泛写。如江文通。《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峰》诗云“日落长沙港,层云万里生”。长沙离泸州2000余里,在香炉峰何以得见?再如孟浩然《下赣石》诗云“暝帆何处泊,遥指落星湾”落星在南康府,离赣州也有1000余里,虽顺流成风,也非一日可达。虽然虚指泛写千余里,但也可以将两地联系在一起。
历史疑案:《凉州词》首句究竟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第二点。从诗的意境上看。黄沙派认为:首句写塞外之景,但见满地黄沙。直上云霄,与白云相连。一句就将边塞风光的典型特征概括出来。这已使人产生人生荒远之感。在与下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辽阔相连,更使人难堪。着此一笔,使玉门关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黄沙孤城互相贯穿,并未第三句“怨”蓄势张本。为出塞感情埋下伏线。黄河派认为:“黄河远上”莽莽苍苍,浩浩瀚瀚,这种境界正好可以和“一片孤城万仞山”这种壮阔的气象相连相配。给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美感觉,把人的思想感情引导辽远高阔的境界。而与下两句远征士兵的荒凉境遇形成鲜明的对照,又为后两句刻画人物,心理状态做准备。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所创造的两种不同的意境,都有妙处,即使包公再世,也难了此案。

历史疑案:《凉州词》首句究竟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第三点。从艺术美感上看。黄河派认为:“黄河远上”,山川气势磅礴,无限壮观,十分雄奇,给人高远辽阔之美感。而“黄沙直上”固然也是罕见的朔漠景象,但从诗的独特美感上来衡量不如“黄河远上”。黄沙派则认为:“黄沙直上”气势猛烈,上天下地,囊括包举,给人壮观粗旷之美感。一个强调辽阔,一个强调壮观粗旷。这一对比美感究竟谁比谁美,难以定夺。辽阔高远使人心旷神往,壮观粗旷使人奋发抗争。孰是孰非,尚待进一步的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