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914天,海容冷链携200多名“集邮党”成功过会

历时914天,海容冷链携200多名“集邮党”成功过会

提到青岛海容冷链这家公司,或许人们联想到最多的,便是“三类股东”这四个字。

没错,它就是传说中的“三类股东第一股”

海容冷链2014年7月挂牌新三板,早在2015年11月,新三板挂牌公司海容冷链(830822.OC)便向证监会递交了IPO申请材料,公司拟申请在上交所上市。随后,新三板被爆出“三类股东”问题,而海容冷链正是不幸的倒霉蛋之一。

从申报到过会,一转眼已经过去两年半,晚于海容冷链申报的几百家公司都早已通过IPO审核,拿到了A股的入场券。而海容,却在始终被三类股东的问题困扰,直到今天才得以过会,足足耗时914天。

一、海容冷链:五年利润增长10倍

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专注于商用冷链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商用展示柜为核心产品,为客户在销售终端提供低温储存、商品展示和企业形象展示等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及专业化服务,属于食品冷链物流行业中的“销售终端”环节。

历时914天,海容冷链携200多名“集邮党”成功过会

蒙牛、伊利等国内知名乳制品生产商以及联合利华、雀巢等快消品企业,均是海容冷链的主要客户。

三胖哥翻开海容冷链历史上的财务报表发现,在挂牌新三板以前,公司的业绩情况只能说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多亮点。2012年和2013年,尽管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达到46,923.35万元,但两年净利润合计也只有4000万元,产品毛利率也只有20%出头。

如果说新三板在这几年里成就了一批民营企业,那么海容冷链就是个代表。

随着挂牌新三板,公司行业知名度提高,依靠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快速做大产值。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公司先后完成两轮融资,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55亿元,招商基金、鼎锋资产、九泰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成为公司股东。

申报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海容冷链的估值达到了13.2亿元。

随着资金实力的增加,海容冷链产品毛利率提高了超过10个百分点,净利润也由2012年的1552.13万元增长至2016年的12,596.41万元。2017年半年报,公司净利润就达到了8,854.58万元。

历时914天,海容冷链携200多名“集邮党”成功过会

短短五年时间,海容冷链净利润翻了近10倍。

二、陷入困局的“三类股东”

正所谓“成也新三板,烦也新三板”。

所处朝阳行业、盈利能力突出,在2014年年底变更为做市转让方式后,海容冷链受到了二级市场的追捧,交易活跃,股东人数迅速增加,多支资产管理计划、契约型基金、集合信托计划正是在这个时候被引入。

到2015年11月公司申报IPO之时,海容冷链股东户数已由挂牌时的18户增加到了276户。

在去年底海容冷链披露的更新版招股说明书中,国寿安保基金-银河证券-国寿安保-国保新三板2号资产管理计划持有138.5万股,位列第十大股东。九泰基金-新三板分级2号资产管理计划、鼎锋明道新三板汇泰基金、中建投-新三板投资基金集合信托计划1号等其他三类股东的持股也均未处置。

随后的过程,已经被讲了无数遍。鉴于“三类股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存在层层嵌套和高杠杆,以及股东身份不透明、无法穿透等问题,证监会在IPO发行审核过程中,对此进行了重点关注。

于是,包括海容冷链在内的多家新三板公司,成了被三类股东问题困扰的倒霉蛋。

清理还是不清理?以什么价格回购?谁来出回购的钱?不清理如何核查?层层穿透是否可行?……

这些问题一个个迎刃而来。

三、孤注一掷,告别新三板

眼看排位在自己身后的公司一家家登陆A股,创始人一个个变身亿万富翁。海容冷链终于坐不住了,三类股东的问题不能坐以待毙,继续等待政策。

今年3月,海容冷链宣布终止在新三板挂牌。

历时914天,海容冷链携200多名“集邮党”成功过会

不需要多想,停牌两年半后决定告别新三板,只有一个原因,

海容冷链必须清理掉那些阻碍公司IPO的三类股东。

为什么海容冷链不能像文灿股份那样,在不清理三类股东的情况下继续自己的IPO审核?

文灿股份的案例中,只有7名股东属于资产管理计划和4 名股东属于契约型私募基金,管理人就7家,就算层层穿透,核查难度并不算大。可海容冷链和明德生物就不同了,经历过做市交易,股东人数众多,三类股东核查难度巨大。

所以,与其核查,不如摘牌、清理干净。

原来一直等待监管部门放行的海容冷链,终于认为企业根本无法完成三类股东的穿透核查,只能寄希望通过摘牌来完成三类股东的清理。

至于三类股东是否全部清理、回购价格如何确定等问题,我们还无法从现有资料中找到答案。

四、200多名集邮党胜利大逃亡

除了无法穿透核查的三类股东,对于其他200多名中小投资者而言,今天注定是个幸福的日子。等待两年半,终于换来过会的喜悦。

这其中,就包括了中信证券、国金证券和兴业证券三家做市商,《招股说明书》显示,三家做市商持有股份分别为69.5万股、8.1万股和26.6万股。

海容冷链本次IPO拟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9,899.25万元,用于“年产50万台冷链终端设备项目”等项目,预计海容冷链的发行价格和公司在新三板摘牌前29.5元/股的股价基本一致。

那么,海容冷链上市后的股价会达到多少?

和海容冷链业务产品最为类似的,是另一家冷链装备制造企业,2016年5月上市的四方冷链(603339.SH)。

历时914天,海容冷链携200多名“集邮党”成功过会

四方冷链2017年营业收入10.09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和海容也基本不相上下。按照四方冷链目前42.14亿市值、26.3市盈率的估值测算,预计海容冷链上市后市值应该不低于40亿元,50元/股。

所以,目测200名集邮党们还有35%-40%的盈利空间。

结语:

海容冷链成功过会,算得上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尽管等待时间略长,但结果是满意的。在此,也希望有友食品、龙磁科技、波斯科技这些第一批申报IPO的新三板公司能早日摆脱三类股东的困扰,成功突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