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新三板公司IPO上会,一喜一忧,顶固集创6000万利润闯关成功

两家新三板公司IPO上会,一喜一忧,顶固集创6000万利润闯关成功

大发审委2018年第98次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两家新三板公司创业板IPO申请同时上会。结果,有人欢喜有人愁,顶固集创(833958.OC)成功过会,结束了近期新三板"转板"连败的颓势,而国安达(835486.OC)则惨遭被否,无缘A股。

说起来,两家新三板公司缘分还不小,都是在2015年申请新三板挂牌,又都在2017年申报IPO,今天更是有幸同日上会。只不过,从今日起,两家公司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

家庭装饰行业的顶固集创过会,工业机械行业的国安达被否,原因究竟何在?三胖哥来和各位老板简单聊聊。

一、顶固集创:报告期内净利润增长三倍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业从事定制衣柜及配套家具、精品五金、智能五金、定制生态门和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旗下拥有衣柜、门业、五金三大家居建材品类及广东中山、江苏昆山、北京东燕郊、四川成都四大生产基地,每年为数百万家庭提供一站式家居整体解决方案。

在索菲亚、尚品宅配、志邦股份等多家定制家具企业纷纷上市的形势下,顶固集创同样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募资寻求更大发展。于是,公司在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并在2016年成功融资1112万元。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顶固集创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约6.69亿元,其中5000万元投向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其余将投向中山年产30万套定制家具建设项目、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一体化信息系统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和品牌及销售渠道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顶固集创在挂牌新三板的这三年,也即IPO报告期内,业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15-2017年,顶固集创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7.25亿元和8.08亿元,净利润为1887.62万元、4042.12万元和7429.5万元。

两家新三板公司IPO上会,一喜一忧,顶固集创6000万利润闯关成功

顶固集创2014-2017年利润表摘要

公司2017年税后净利润"奇迹般"地同比增长了83.8%,不过,这包括了1347.56万元的投资收益。实际上公司2017年税后净利润只有6000万元出头,刚刚跨过"创业板上市红线"。

三胖哥注意到,顶固集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业绩的"逆袭",必须要感谢的,是恒大地产。

2016年和2017年,恒大均是顶固集创的第一大客户,并且公司在2017年放宽了对恒大的信用政策,由2016年的"对账当月付款100%"改为了2017年的"对账当月付60%,对账后2个月内付40%"。正是由于信用政策的变化,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双双出现同比暴涨。

从公司2017年年报来看,8.08亿元营业收入中,4.7亿元来自于"定制衣柜及其配套家居",2.9亿元来自于"精品五金",定制生态门仅有4275万元,占比仅5%。虽然定制家具业务收入占比较高,但增长已经比较有限,2017年同比增速只有10%。

未来,随着公司成功IPO,大笔募集资金后,或许也能在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产品研发设计、定制服务、信息化应用及智慧制造等方面迅速及时地进行足够的投入,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及市场地位。

总体来说,顶固集创行业虽然并不高大上,但业绩稳定增长,现金流相对健康,经营上也比较规范,硬伤不大,再加上利润达标,过会的结果并不算意外。

二、国安达:被否无悬念

相比于顶固集创不算意外的过会,国安达的被否,几乎毫无悬念。

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这家公司。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从事自动灭火装置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最大客户是宇通客车,2017年对其销售达3835万元。

说起国安达,还要提一下它那让然匪夷所思的资本运作"套路"。就在1年前,已经IPO排队9个月的国安达,突然宣布终止上市计划。而就在拿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后的第8天,公司却再次宣布重启IPO。

主动喊停IPO排队,实际上是要向儿子、妹夫转让股份。2017年5-6月,撤回IPO申请后,国安达在股转系统发生多笔协议转让,包括:

1)2017年5月17日,正亦奇投资将持有的公司22.5万股股份转让给吴重茂;

2)2017年5月22日,洪伟艺分别将持有的公司17.3万股、30万股、10万股、10万股、10万股、10万股股份转让给极安咨询、许燕青、连剑生、常世伟、王正、李秀好;

3)2017年5月25日,洪伟艺分别将持有的公司30万股、20万股、20万股、20万股、10万股、10万股股份转让给朱贵阳、许燕青、李秀好、常世伟、连剑生、王正;

4)2017年6月1日,洪伟艺将持有的公司216万股股份转让给洪清泉。

上述承让方之一洪清泉系国安达实际控制人洪伟艺的儿子,许燕青系洪伟艺之妹妹之配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了转让股份给"自家人",不惜推翻公司进行1年多时间的IPO进程,重新来过?至于其中具体的缘由,不得而知。

除了这些看不懂的操作,国安达的经营业绩也不怎么样。2015-2017年,国安达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1.69亿元和1.9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62.89万元、4310.81万元和4357.26万元(最近一期净利润未达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2.18万元、5235.36万元和5036.81万元。

两家新三板公司IPO上会,一喜一忧,顶固集创6000万利润闯关成功

国安达2014-2017年利润表摘要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公司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的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套12138.85元、10547.2万元和9986.7元,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国安达还存在销售客户相对集中等特征,2015-2017年,公司来自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4.37%、60.02%和47.74%。

另外,公司的应收账款也不低,2015-201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510.02万元、6239.55万元和6472.4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54%、36.98%和33.72%,都比较高。

4000多万的净利润,放在过去申报创业板可能绰绰有余,但国安达却错过了一年前最好的上市窗口期,遇到史上最严发审委,如今的结果,也算是为自己的"神操作"在买单了。一句话概括便是,"No Zuo No D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