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能再走「經濟房地產化」老路!

“限價、限購等政策正成為困擾發展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不同城有不同的策略

,我們上半年在蘇州、無錫等城市,成功拿到了合理的預售價格。但是在北京、上海則不能,那裡調控較嚴格。所以上半年我們主要的銷售來源是二線城市。”

“公司不會長期地去等,但實際上也注意到一些放鬆的跡象

從這位香港地產商的話裡,我們看到了目前大家最擔心的問題正在發生。看來在出現新的挑戰和問題的時候,地方又打起了房地產的主意。

就在今天,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兩大官媒同日刊登文章喊話房地產,上週中國證券報頭版也刊文關注。三篇文章觀點幾乎是一模一樣。

中國不能再走“經濟房地產化”老路!

中國不能再走“經濟房地產化”老路!

“地方政府對房地產依賴太大”。

“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

“靠房地產拉動經濟萬萬不可”

下面是三篇官媒評論,連著看很有意思:

經濟日報: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

在房地產市場滾石上山的關鍵時刻,歇一歇、停一停的後果,就是前一階段的調控成果付之東流 在當前宏觀槓桿率偏高的情況下,寄望於房地產市場再度擔起穩增長重任,無異於飲鴆止渴。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特別是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很多地方又打起了房地產的主意。有人認為,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執行了一段時間,泡沫都擠得差不多了,可以歇一歇、停一停了;還有人覺得,緩解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立竿見影的方法還是得靠房地產“出馬”。這些說法,要麼沒有看清房地產市場隱藏的泡沫與風險,要麼依然沉浸在對房地產市場的迷信與依賴之中,任其擴散將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事實上,與部分人“房地產市場調控可以歇歇腳”的錯覺相反,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監管部門,對樓市調控節奏在加快,力度在加大。

8月7日,住建部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5月份以來,住建部已就房地產調控問題約談了成都、太原、西安、海口、三亞等12個城市的負責同志。至於那些涉及哄抬房價、捂盤惜售、虛假宣傳等“下三路”企業或“黑中介”,今年以來也一直被嚴厲打擊,喘不過氣,抬不起頭。

同時,在因城施策的基調下,部分城市不斷就政策漏洞推出“補丁”,炒房的路基本上被堵住了。比如,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調控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內容涵蓋企業限購、商務公寓限售、個人限售、抑制離婚炒房等。深圳調控再升級,被市場普遍看作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事件。

最清晰、明確的信息,還是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提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等一系列重要表述,表明了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的堅定態度和明確立場,對穩定預期,促進下一步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態度鮮明的表態,地方密集跟進的調控,指向性和針對性已十分明確。從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來看,房價總體平穩。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基本遏制。但也要看到,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較快的苗頭仍不可小視,部分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在這個房地產市場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歇一歇、停一停的後果,就是前一階段的調控成果付之東流,各地樓市又可能再度面臨過熱的局面。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房地產市場涉及行業多、鏈條長、拉動力強,部分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和部分銀行對其十分青睞。經濟發展一有風吹草動,就又想回到依賴房地產刺激經濟的老路。應該看到,房地產市場過度依賴的後遺症已經十分明顯:不利群眾實現安居夢想、擠壓實體經濟生存空間、影響新動能形成培育、攪動社會浮躁風氣。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宏觀槓桿率偏高的情況下,寄望於房地產市場再度擔起穩增長重任,無異於飲鴆止渴。

中國經濟要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發展

,一方面要破除對房地產市場拉動經濟發展作用的迷信,真正把發展的動能放到依靠技術進步、人才培養、自主創新的路徑上來;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驅動房地產市場走上正軌,從根本上消除不時湧現出來的依賴症。

經濟參考報:房地產調控須促進長效機制加速落地

最近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明確,要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隨後住建部要求完善地方房地產調控工作的評價考核機制,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

從“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到“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充分彰顯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堅持調控的決心和力度。

在“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地產“緊調控”基調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再走也不可以再走“經濟房地產化”老路。

2018年上半年,在一二線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背景下,一些缺乏產業或人口支撐的三四線城市吸引了投資和投機人群的目光,甚至將周邊一些五六線城市的樓市行情帶動起來,致使一些被稱為“小地方”的城市房價都要接近萬元。

樓市價格上漲的原因,則是購房“需求”被無限放大。有人說,如果一二線樓市在十年間見證了中國房價快速上漲的過程,如今有的城市在更短的時間內見證了中國房地產市場需求爆發的猛烈程度。

買房人不挑戶型、不選樓層、新房“秒殺”,“炒而不住”成為部分購房者的目標。房價高企下,“有房者”的資產額翻了不止一倍。但也必須認識到,隨著資產總額的上升,資產差額卻不斷拉大,中國有創新力的一代正在被高房價束縛手腳。

的確,房地產發展會帶來經濟的增長,但一個國家的經濟不是房地產獨大就可以發展的,一味地推高房價,擴張房地產業,只會增加房地產泡沫,降低中國經濟的發展潛能。有報告顯示,在房地產市場熱度高企的2016年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佔新增境內貸款比例達56%,已經接近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同時,截至2017年末,房地產貸款餘額達到32.25萬億元,同比增長20.9%,房地產貸款餘額在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中佔比達到26.8%,比上年同期上升1.8個百分點。

高房價和高槓杆蘊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從市場來看,房地產是買漲不買跌的,近年來雖然調控頻繁,但依然難以抑制購房熱情。其原因在於,經過過去調控的反覆,近20年的房價不斷上漲,致使一些人認為房價神話不會被打破。同時,地方政府對房地產業的高度依賴,讓投機者相信地方政府會容忍房價“只漲不跌”。

房地產去槓桿需要打消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如果大部分人都認為未來房價將橫盤或者回調,那麼加槓桿的動力才會減弱。

加速長效機制落地,釋放投資者、投機者持有成本增加信號,讓投資人群有所畏忌,促使房地產真正迴歸只住不炒已時不我待。

中國經濟不能再走“老路”,房地產調控也不能再走“回頭路”。降低地方對房地產的依賴,同時有效調整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落地成為房地產調控的關鍵所在。

中國證券報:防範房地產風險增厚經濟轉型“安全墊”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宏觀調控政策優化調整引發市場對樓市調控放鬆的猜想。這種猜測既不符合樓市調控持續從緊的現狀,更不利於經濟轉型升級的中長期追求。在宏調優化的同時,堅持樓市調控不放鬆旨在引導金融活水流向更需資金灌溉的實體領域,防範房地產泡沫被再次吹大,為經濟結構轉型打造更厚“安全墊”。目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外部不確定性風險有所增加,內部結構調整矛盾仍待解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在此背景下,宏觀調控政策更加重視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並要具體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工作。

與此同時,房地產調控不是放鬆而是要繼續從緊。此中深意在於:

一是確保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邊際寬鬆的貨幣政策所釋放的資金能最大限度地用在刀刃上。

長期以來,“只漲不跌”的房價使房地產企業成為社會資金的最大、最安全的使用方,產生了房地產與其他實體經濟部門失衡的結構性矛盾。而且,

中國經濟一直盛行“房地產工具論”,即經濟過熱時,嚴控房地產;經濟趨冷時,刺激房地產。時至今日,倘若再走老路,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內部各產業部門失衡矛盾,也會使優化調整的宏觀調控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防範樓市泡沫再次吹大。

近年來,樓市調控取得一定成效,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態勢得到初步遏制,投機投資性需求得到一定控制,但這些成績來之不易。以限售、限購、限價、限貸為核心的調控政策被稱為“史上最嚴”。

在從緊調控下,熱點城市房價絕對值仍處高位,部分需求向三四線城市轉移引發當地房價過快上漲。高房價已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倘若此時放鬆調控,不僅之前調控成績付諸東流,而且房價報復性反彈會引發難以估量的社會效應。

三是著力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可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更厚實的“安全墊”。

經濟轉型升級內涵之一就是擺脫房地產依賴症和土地財政模式。

這需降低房地產部門社會資源佔有率,理清房地產金融體系,有效實現房地產市場“軟著陸”。可以預期,樓市調控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保持從緊態勢。短期在於維持政策剛性,長期在於推動長效機制建設。後者仍待制度改革深化,包括且不限於戶籍制度與土地供應模式改革;租售並舉制度可操作性落實;金融信貸政策差異化實施;房地產稅改革系統性考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