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心学管窥:古之人事,今之经典

邵子心学管窥:古之人事,今之经典

【纲】

学非空言,实徵人事。经典,纪人事也。徵古,即以训今。

【目】

学非空言,实徵人事。经典,纪人事也。徵古,即以训今。

【管窥】

邵康节指出,求学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现在的经典,都是古人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经验。

黄畿认为,学习不是空口白话,应该能够真实地印证如何做人做事。经典,就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经验。印证古代的经典,就是用古人的经验来指导今天的实践。

这个问题,我本人也常说。很多人奇怪,经典是古人的东西,还适用于现代社会吗?

类似的问题,老庄也曾质疑。老子对孔子说,你推行尧、舜、文、武、周公,但这些人骨头都烂掉了,只剩下一些言论,可靠吗?庄子则借轮扁之口,定义圣人之言为古之糟粕。

诚然,时代是发展的,很多东西不适用了。假设有一本书,是燧人氏流传下来,教你如何钻木取火,这就几乎没用了,除非你要学习野外求生。

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我有一位老师曾说,人类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发现发明,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钻木取火的意义大。因为,钻木取火让古类人猿最终摆脱了动物界,进化为智人。接下来,都只有量变,没有质变,我们并没有继续进化为仙人或者太空人,是不是?

既然还没有进化为仙人或太空人,很多东西依然适用,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夫妻、朋友、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级等关系,如果面对和处理这些关系,古人的经验,现在依然适用。

当然,徵古训今,关键还要激浊扬清。要用辨证的眼光,分析哪些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应该放下和舍弃的。比如「郭巨埋儿」,用现在的三观括之,不但有违孝道,而且构成违法,应该毫不留情地丢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