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我不是藥神》一家獨大,與《阿修羅》上演冰與火之歌

這個暑期的內地電影市場有點躁動,從一開始《我不是藥神》的上映,一度刷爆了所有人的朋友圈,幾乎在同一時間很多不知情的人都很懵的發問,《藥神》是什麼鬼啊?怎麼都在耍,結果宣傳效應不斷擴散,口碑也因此傳開,直接超越去年同期的票房冠軍《戰狼2》,徹底點燃了各大影院,截至此時,票房更是一度斬獲26億直逼30億大關。

暑期檔《我不是藥神》一家獨大,與《阿修羅》上演冰與火之歌

然而我們反觀的話,其他同期上映的電影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了,一方面受到來自《我不是藥神》的壓力,另一方面自身的製作與受眾程度也有著直接關係。比如之前炒的特別火熱的姜文電影《邪不壓正》上映6天截至目前4個億票房剛剛,原本以為其會與《藥神》正面火熱的PK一下,結果僅僅上映第一天票房超過《藥神》,第二天就開始下滑,觀影人群更是稱道這次姜文,可能讓大家失望了點。不過也正常。畢竟前面已經有了《藥神》這種深度現實的電影,後者想超過基本很難。另外,受眾程度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

暑期檔《我不是藥神》一家獨大,與《阿修羅》上演冰與火之歌

然而這些其實都還不是最搶眼的,最搶眼震撼到觀眾的想必還是那部號稱7.5億的製作費,全球排行前40畫家請了20位做特效的《阿修羅》。更是請來劉嘉玲、梁家輝協助吳磊出演,然而上映3天票房才幾千萬的數字,這著實讓觀眾大跌眼鏡。有網友預測道,7.5億的投資,基本要到20億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然而片方不知何其原因在短短上映幾日後悍然決定退檔停映。多方面來看片方的壓力應該是蠻大的。從口碑到票房直面衝擊著片方的神經。

暑期檔《我不是藥神》一家獨大,與《阿修羅》上演冰與火之歌

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看的話,《藥神》的製作成本遠沒有後者《阿修羅》高,甚至不及其十分之一。但是獲得的回報與市場的反應卻是天差地別。更是有甚者導演稱《藥神》口碑有注水,阿修羅在他看來至少9分。並因此抨擊豆瓣評分有偏執。

此時此刻旁觀的小編不得不客觀的評價一句,現在是2018年,早已經不是十年前那個大家很少看過電影的時代了,一個《阿凡達》就直接衝擊所有人的眼球奪取口碑與票房。現在每年所公映的電影也好還是網絡的也罷,數字早已非同一般,觀眾對觀影的需求也早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花點錢做個特效什麼的了。

暑期檔《我不是藥神》一家獨大,與《阿修羅》上演冰與火之歌

而在目前,更多的拼的是內容,而特效只不過是為內容所服務罷了。你去看近幾年大火特火的影片,哪一部是沒有優質的內容純靠特效火的?如果論起特效,《變形金剛5》的特效與市場遠非其可比,但《變形金剛5》失敗了,為什麼?因為內容。而前者《藥神》僅僅6000萬左右的投資,就能收穫近30億的票房,靠的是什麼,不是各種炫酷的道具,也不是什麼精緻的畫面,是內容,是直擊人心引起共鳴的內容。

在當下,做電影是無法發靠特效哄騙觀眾的,唯有堅實的內容基礎,才能築起票房的高樓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