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咱們直接看半年報,上數據了:

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這是2018年的 半年報,營收同比增長19.44%,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15.98%

下面對比看一下2017年的半年報

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2017年半年報,營收同比增長30.30%,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5.13%

從這一點看,2018年的半年報交出的成績單不算很好。

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魚躍增長最開的板塊在電商平臺,但其實電商平臺是拉低毛利率的。

魚躍醫療產品眾多、覆蓋面廣。特別是2015年完成對上械集團收購,2016年完成對上海中優的收購,2017年完成對曼吉士Metrax收購和對美諾Amsino Medical的投資以及報告期內完成的對上海中優的剩餘股權收購,公司已擁有產品品類達550多種,近萬個產品規格,覆蓋家庭醫療器械、醫院設備、臨床耗材、醫院急救、中醫器械、手術器械、藥用貼膏和高分子輔料、醫院消毒與感染控制等各個方面。

營銷平臺方面的優勢

隨著魚躍的發展壯大,公司推行―強化終端、平衡渠道的營銷模式,重視營銷終端及患者管理,家用 醫療體系和臨床醫療體系營銷平臺服務和專業化凸顯。家用醫療體系,公司擁有500多人的營銷團隊, 1 個全球客戶服務中心,8個區域服務中心和100多個售後服務網點,公司在各主要電子商務平臺均設立有品 牌旗艦店,且各旗艦店營銷推廣均存於行業領先地位。報告期內,公司醫院臨床營銷平臺不斷完善融合, 護理類耗材、手術器械、中醫器械、急救器械及消毒產品幾大領域的銷售團隊共同構建魚躍的醫院臨床營銷平臺。線上線下、院內院外營銷體系的不斷完善,讓魚躍的平臺要素更加健全

下面一段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較快,整體經營穩健,經營質量穩步提升,資產、經營和財務狀況表現 良好,資產總額達66.46億元,資產負債率20.61%;在去年上半年完成了當年度三分之二業績的巨大基數上,公司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22.23億元,同比增長19.44%,營業利潤5.61億元,同比增長20.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70億元,同比增長18.04%

,由於相較於去年同期,非經常性損益的會計口徑有所變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4.47億,同比增長15.93%,如以同一口徑計算,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增長19.94%,略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速,其中上海中 優較大比例少數股東權益上半年並表比例較小是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增速略低於營業收入的原因。另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01.15%,銷售回款狀態較去年有明顯改善,截止 本報告期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13.32億元。

從這點看,魚躍的業績還是可以的,差不多與去年同期打平,主要原因還是會計結算口徑的問題。

報告期內,上海中優營業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34.24%,淨利潤0.40億元,同比增長31.38%。扣除 上海中優少數股權並表影響,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65億元,同比增長16.91%,內生性經營業績增長保持穩定,其中電商平臺業績依舊亮眼,同比增速在60%以上,核心產品製氧機、電子血壓計、 霧化器、血糖儀及試紙、中醫器械等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新品呼吸機、額溫槍等藉助電商平臺進一步放量。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毛利率為40.43%,同比下降一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公司產品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公司電商平臺銷售毛利率較傳統渠道略低,而電商銷售佔比持續增長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期間費用 3.15億元,同比增長了8.57%。

電商這塊其實是以價換量的,增速不錯,但其實是拉低了毛利率的。

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這裡面,主要還是原材料成本上漲過快導致的。

下面是分行業分產品的分析:

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其中分行業部分:

主營業務增速在約20%,增速同比去年大基數上有減緩,其中家用醫療板塊的增速在31.98%,醫用臨床在1.8%,醫用呼吸及供氧增速在20.09%,內銷部分佔比84.49%,同比增速在17.8%,外銷部分佔比14.78%,增速在29.75%,這說明外銷增長比較快。

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毛利率比較高的是醫用臨床和醫用呼吸供氧,分為為48.74%和46.31%,其次是家用醫療,毛利率在35.7%。

下面有一塊需要注意的是:

魚躍醫療2018年半年報解讀

這塊還給了一個2018年1-9月的業績預估,這裡面如果按照半年報,其實增速已經在20%(調整後),那三季度的意思是不增長,或者增長10%?

下面有必要關注一下:魚躍所在行業所面臨的風險要素:

1.國內醫療器械市場格局的不斷變化引發競爭挑戰

隨著公司綜合競爭能力日益增強,行業地位不斷鞏固,研發、生產和銷售精細化、高毛利、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器械產品是公司未來發展方向。而在中國醫療器械中高端市場中,外資企業佔據著絕對優勢,與之正面競爭不可避免;與此同時,在醫改的背景下,跨國公司為鞏固和擴張其在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份 額,正積極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本地化研發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場滲透。公司將持續不斷加大投入,健全 研發體系,增強產品力,加強品牌建設、鞏固銷售渠道優勢,不斷提高公司市場競爭能力。

2. 成本和費用不斷上漲對公司管理控制帶來壓力

勞動力成本、材料成本等營業成本不斷上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而新品的研發、營銷體系建設,醫院臨床拓展,品牌推廣與強化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撐。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和費用支出,保持公司在國內乃 至國際知名的醫療器械企業中的綜合競爭力,這對公司管理層的管控和平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將通過資源與人員的優化配置及精益化管理、精準化與平臺化銷售加大管控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充 分利用自身產品優勢、規模優勢、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並不斷開發擁有較高技術附加值的產品來化解這一 風險。

3.公司快速發展帶來的管理風險

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擴展並存的發展模式是公司―做專做強的必經之路。隨著公司自身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級管理人才持續引入,公司運營管理難度不斷提升;而通過兼併收購實現公司快速擴張更對公司管理整合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戰,雖然之前幾次的併購大多很成功,為公司收購兼併後的企業管理積累了豐富經驗,但被併購方企業文化的差異性以及人員管理的複雜性,仍將是公司管理層整合被併購資源的主要風險所在。快速增長是公司的追求,其伴生的風險不可避免,公司將建立和完善更加有針對性的激勵、約束和風控機制,在充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對子公司、分公司及各部門的科學管理,加大統一 價值觀的工作,有效減少或規避公司快速發展帶來的管理風險。

4.併購標的運營不達預期帶來的商譽減值風險

通過外延式擴張進行產業整合是國內醫療器械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公司自上市以來,通過不斷的收購兼併與資源整合,將業務範圍從家用醫療器械向臨床醫療器械和美好生活板塊滲透,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因此持續快速提升。

截止本報告期末,公司的商譽餘額為74105.26萬元,佔公司資產總額比重為11.15%。經管理層測試,報告期末不存在減值現象。但如果未來被收購的公司企業經營狀況惡化或因各種因素被註銷,則可能出現計提商譽減值的風險,導致資產減值,從而對公司當期損益造成不利影響。 公司管理層將利用多年積累的資源整合經驗,充分利用現有的平臺資源,通過戰略佈局、業務補充調整、 資源共享配置、員工眾籌激勵等多種方式積極調動員工積極性、優化配置公司整體資源,融合不同企業文 化,實現1+1>2的併購效益。

這塊的話,就是瀏覽一下,魚躍的半年報表現,算中規中矩,調整後的業績,屬於預期之中的數據。(作者:進入擊球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