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动作曝光银行不可告人的动机!真相:要出大事了!

一连串的动作说明,银行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这个问题不敢往下想。因为再往下推演,结论恐怕只有一个:要出大事了!

【3个无耻动作】

动作一:利息超5%!门槛1万!银行理财"变脸"!

一直以来,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面向中老年客户,但是7月20日银保监会一纸批文下达,目标直指年轻人:

3大动作曝光银行不可告人的动机!真相:要出大事了!

3大动作曝光银行不可告人的动机!真相:要出大事了!

《办法》详细内容在此不一一截图。

这里面的亮点是: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从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

而根据各大银行提供的消息,这些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远超过5%!

而且,这些募集的资金可以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

什么意思?

用人话讲,就是3点:

1、门槛降低;

2、收益提高;

3、理财产品筹来的钱,可以投资证券基金,也就是"炒股"!

买过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银行理财筹集的资金,向来都是很保守的。它面向中老年人群,风险低、收益低(稳定)。

然而现在开始变脸!怎么解释?

坊间有种解释:P2P爆雷后,银行借此吸引有理财意愿的年轻人,从而拓展自己的业务、占领年轻人的心智、提前争取未来的"中坚阶层"!

这么来看,是战略布局咯?

问题没这么简单和光鲜!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肮脏的举动!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根本见不得人!

为什么?先往下看。

动作二:借信用贷凑首付:每人可筹200万!

3大动作曝光银行不可告人的动机!真相:要出大事了!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办法帮你贷到200万的买房钱,你信吗?

事实上,确有其事!

最近,多个自称是银行下属贷款机构(实为贷款服务公司)的客服人员通过电话等方式"推销"其贷款产品,申请人可以通过多家银行组合的贷款设计,累计可获批约200万元的信用贷款!

拿着这200万,你可以去任何地方买房!

信用贷摇身一变,成首付贷!

国家为了打压房价,堵塞各种投机炒房渠道。然而现在看来,无济于事:不让我贷款买房,那我贷款投资创业你总可以批吧?

信用不够不要紧,有很多银行的员工私底下帮你"疏通"!

一个人可借到200万,一对夫妻就是400万。而且月利息只有0.515%!

通过这种办法,钱还是流到房市,房价怎么降?

没人查吗?

自己人都睁只眼闭只眼,怎么查?

动作还没结束,继续往下看!

动作三:苏州四大行官方确认:房贷不满5年,提前还款将收取违约金!

看下图:

3大动作曝光银行不可告人的动机!真相:要出大事了!

真是奇葩,我买了房,提前还完房贷,你还不允许,还要收我违约金!

违约金=提前还款金额×月利率×6

即提前还10万,违约金2940,提前还100万违约金29400元。

官方解释:防止炒房!谁想借款炒房,就用上面这种办法套你八年十年,看你还敢炒!

义正言辞吧?

错!

真有实力炒房的,难道没钱全款买房吗?

再者说,不是有2-5年限售吗?这个防治炒房作用不比你的"提前还款惩罚"更有效?

有人说,这是银行想吃你的利息。

这个不错,但不是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你的"本金"要在银行放更长的时间!

也就是在利息未还完之前,你的"本金"动不了。一旦你提前还款,银行账面上的那块"资产"就消失了!

【分析】

突破点在动作二和动作三: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其实是对"矛盾体":一边叫嚣打压房市,一边暗地贷款助人买房。

怎么解释?

动作三我们上面分析了,是银行冻结"本金",让账面更好看。

所以,动作二就绝对不是贷款那么简单。

它实际上是通过助人贷款买房,来帮助房企"去库存"!

帮助房企去库存,是为了让房企还贷款,否则,一堆烂账!

所以,动作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坏账、烂账问题!

那么动作一呢?

吸引年轻人投资绝对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占据年轻人的金融资源。

而金融的本质,是将未来的价值,通过"信用"这个渠道贴现到现在,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

这说明,银行现在开始透支90后的未来。

但问题是:既然可以透支未来,那为什么不是中年、老年,而是年轻人呢?

答案只有一个:其他人已经被透支了!没油水了!

银行没办法,只能向年龄更小、信用更差、财富更少的年轻人伸手了!

这说明,银行"缺钱"了!

前期银行疯狂放贷,现在国家打压房市,银行账面上的坏账正在极速增加,它需要钱进来"填窟窿"!

所以,他才不希望买房人过早还完贷款,才会向年轻人伸手!

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是同一个不可告人的动机:填窟窿!

而且,银行是金融系统的核心,一旦它出了问题,证券、保险行业会独善其身吗?

这种可能性,很小!

明眼人看到此处,相信会跟我感觉一样:要出事了!

没错。

就在笔者写下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上证指数一根打破2800点的放量大阴烛,已经赫然现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