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竹乡随记

天柱山竹乡随记

每年暑假回山里老家小住是最惬意的日子。

这里是天柱山的后花园,层峦叠翠,溪流遍绕,毛竹覆盖率达95%以上,有“万亩竹海”之称。空气清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天柱山竹乡随记

天柱山竹乡随记

竹色溪下绿

这里民风淳朴,记忆中曾经是青瓦白墙的屋子散落在山的每一处,乡亲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听不见汽车的轰鸣,曾是一片的单调的绿色。而如今是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水泥公路纵横交错,茂林修竹间也不缺网络信号,山不再寂寞,水也不再寂寞了。

天柱山竹乡随记

这里是避暑胜地,家家户户看不见一台空调,连电风扇都是偶尔用之。最近持续的高温,到处都是热浪滚滚,而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清凉。

远看青山连绵,远山如黛,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天柱奇石更加壮美,不禁让人浮想连翩。那成片的翠竹心无杂念,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尽管有百般柔情却不哗众取宠,只为绝世独立,暑去寒来,翠绿依旧!

天柱山竹乡随记

在这里你能真正体会到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心境。走进竹林,感受到的是满心的清爽,那种沁透心脾的绿,让人心旌摇荡。竹林间潺潺的溪水从石缝间流出,纵然千回百转,依旧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潭水清澈见底,似乎每一颗鹅卵石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天柱山竹乡随记

天柱山竹乡随记

涧影见松竹

山林间能做的事情很多,奔进竹林,似乎都成了孩子。在这里,可以光着脚随心所欲地在溪边玩水,不必担心路人看见你的不雅。渴了就直接喝一口甘甜的山泉水。还可以闻一闻溪边的野花香,摘着这里的野果子,那种味道比市场上买的任何水果都好吃。不过我还是喜欢找观音叶做观音豆腐吃,那一块块绿如翡翠的豆腐是儿时最美的记忆。

天柱山竹乡随记

天柱山竹乡随记

天柱山竹乡随记

苍苍竹林寺

深山藏古寺—齐云寺,这座百年古刹背倚天柱山,寺前绿水长流,红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翠竹之中,这座佛门圣地虽藏在深山中,但长年香火不断。寺里的住持师傅在这里已有十余年了,多年来都在为传扬佛教文化而奔波努力,现在寺庙经过不断扩建,规模越来越大。我想像

不出他曾经有过怎样的过往,能了断红尘,远离尘世繁华,伴着青灯古佛一直潜心修行,弘扬佛法,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

天柱山竹乡随记

白天的竹林是妩媚的,而夜晚的竹林更具魅力。落日的余晖渐渐退下去,也带走了白天的火热,送来了丝丝清凉的山风。曾记儿时傍晚小院里的纳凉,那时没有手机网络,大人们在月光星光里谈天说地,孩子们去捉萤火虫,捕知了……

天柱山竹乡随记

天柱山竹乡随记

绿竹入幽径

夜色微凉,明亮的路灯伴着清幽的月光,绕着新修的水泥公路上漫步,看着竹影摇曳,感受那山风吹过竹林的清凉,听枝头悦耳的蝉鸣,还有蟋蟀在草丛里吟唱,看星星快活的眨眼,我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在这里时间就像停止了流动,让人忘却了尘世,忘却了烦恼……

天柱山竹乡随记

年年岁岁竹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恍惚间人已到中年,已然不再如年少的热切奔放,在青山绿水间心灵也得到沉淀。在岁月的洗礼中父母渐渐老去,孩子也渐渐长大,曾经梦幻的童话也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但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唯有珍惜当下,方不负这大自然的良辰美景。

近年来因琐事回山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那连绵的青山,那条条山间的溪流就像一幅水墨画定格在心灵深处,我会用余生去守护珍惜心底的那份纯真和美好!(作者 方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