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农业设施嬗变 水旱从人无忧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庄稼而言,浇水比施肥更重要。多则涝,少则旱,农业用水必须讲究平衡,这就需要河、渠、沟、堰塘和水库等农业基础设施来调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改革开放40年来,双流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不遗余力,使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早被“水旱从人”取代。日前,记者来到河边塘旁、田间地头,走访相关人士,聆听他们的讲述……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农业设施嬗变 水旱从人无忧

镜头:确保灌区农业生产用水足

7月6日上午,区水务局水利科科长曾逸与工作人员何杨聪一道驱车10多公里,来到温江区金马镇,查看金马河大朗堰渠道实际情况。

指着汛期“一池”上涨急流的金马河水,曾逸告诉记者,大朗堰渠道担负着双流区金桥、黄水等镇和新津县花源等镇30000多亩农田的灌溉和1000余亩鱼塘的用水。

2015年以来,金马河(大朗堰段)河道河床下切,加之今年入汛后,紫坪铺下泄流量加大,对大朗堰引水渠的冲刷力度增强,导致该渠堤埂去年多次垮塌。曾逸说:“去年,我区与温江区多次对堤埂垮塌段进行临时抢险修复。但眼下,由于大朗堰堤埂被冲毁数百米,形成倒滩水,大朗堰无法进水。今天,我们来就是为下步整治‘摸底’的。只有在金马河大朗堰段堤防二平台建设砼板涵,才能保证大朗堰渠道正常进水,确保灌区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接下来,他们将着手编制大朗堰引水渠永久恢复方案并报区、市政府审批实施。

60后何杨聪、80后曾逸他们是两代人,也是我区农业水利建设管理战线的一员。

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普通一兵一茬接着一茬干,默默无闻奉献青春,历经东风渠、永安水库、杨柳河和白河等重大建设改造治理工程,才使得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迁,双流农业由以前的“靠天吃饭”,发展到新世纪基本实现“水旱从人”。

故事:齐心合力彻底改造杨柳河

夏日炎炎。东升街道三里坝社区一处绿树成荫的农家院里,72岁的农民剪纸艺术家陈世云悠然坐在“农耕堂”前,一边弹古筝,一边回忆着“双流农业基础设施变迁”那些事。

“收成好不好,全靠水来保……”他打开了话匣子,杨柳河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温江、双流、新津3区县的排、灌兼用河道。上世纪70年代,由于其两岸地势低洼,农田长期渍水,下湿田集中,一遇区间暴雨,大片田地遭受涝灾,严重影响沿岸农业生产。为了便利灌溉,增强排涝能力,1976年至1978年,温江对杨柳河进行了彻底改造。当年秋,双流接着改造杨柳河。

“现在,杨柳河已从过去的宽、乱、弯、浅的自然河,变成沟端道直、两岸绿树成荫的人工河道。”抚今追昔,陈世云感慨良多。

1978年秋,陈世云作为团结公社(东升街道前身)民兵团的政治宣传员参与并见证了那场轰轰烈烈的杨柳河改造工程。至今,他还保留着一份已经泛黄、报道该事件的《成都日报》,上有其创作的农民兴修水利的现场速写作品。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农业设施嬗变 水旱从人无忧

后来,他凭着记忆创作了一幅《战柳河》剪纸作品,其题记上写:“1978年秋,双流县对杨柳河进行了彻底整治,调集17个公社3万民工,组成17个民兵团,自带口粮、被盖、锄头、箢篼、扁担,借宿在工地附近农民家中或房前屋后,完成土石方140余万立方米,投工近200万个,人工开挖出一条近30里的新杨柳河,是双流县数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水利建设工程。”

1979完成的杨柳河改造工程(双流段13公里)只是上世纪70、80年代双流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实施的大型农业水利建设工程之一。

变化:加大投入灌溉条件大改善

在胜利镇刘家碾提灌站,在黄水镇真武堰斗渠,在永安镇山湾塘……连日来,记者踏访了我区一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点位。

以前,用砖石砌筑的一条条进水渠道、一座座塘堰历经岁月“洗礼”,曾经老迈“失能”。近年来,它们都已被水利施工队改造整治成为结实的“三面光”。记者所到之处,村民无不对水利建设者们及其辛苦工作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在黄水镇楠柳社区,60多岁的村民刘汉福乐呵呵地说:“前些年,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渠、塘堰经常被淤泥堵塞或洪水冲毁,每到农忙前就得清理掏淤、到处引渠找水,费时费力;现在,政府部门投资把它们用砖石混凝土砌筑一遍,既‘光鲜’又结实,农业用水便捷多了。”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农业设施嬗变 水旱从人无忧

村民“水到渠成”的直观感受得到相关数据详实印证——

近年来,我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满足农业灌溉需要。全区现有小(一)型水库1座(永安水库)、山平塘2365口、水闸198座、微水治旱工程1459处;牧马山电力提灌站泵站10座,小型提灌站293座;干渠2条26公里,支渠28条372.9公里,斗渠258条409.39公里,农毛渠约2781公里;另有牧马山电力提灌站渠道64.5公里,可供农业用水总量约1.436亿立方米。

“十二五”期间,我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强化惠农减负措施,实现了农业水费财政转移支付,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区293座小型提灌站运行管理进行补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减负增收。

截至2017年底,我区共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约7.3亿元,整治渠道1674公里、塘堰1750口、提灌站517座、微水池566口、水库2座、石河堰15处、水闸34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18平方公里,全面完成我区全域灌溉目标任务。在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成立了农业灌溉合作协会,制定和出台了《成都市双流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暂行)办法》《成都市双流区村级水务员管理制度》。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双流之变|农业设施嬗变 水旱从人无忧

“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截至2017年底,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87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83.5%。也就是说,农业灌溉基本有保证,实现了‘丰衣足食’。”水利科工作人员、50多岁的何杨聪还有个身份——双流区农业灌溉合作协会秘书长,随着双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网,农业用水实现“水旱从人”(能排能灌),其管理维护必须依靠群众,因此双流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农业灌溉合作协会,下辖41个分会,覆盖到每个涉农村(社区)。

“我区近几年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使我区农业灌溉条件大大改善,灌溉保证率不断提高。”何杨聪说,按照省级有关水管部门的测算,都江堰的水开发利用率已近95%,开源的空间已经很小,节水潜力只能向节流发展。“这意味着,大家必须居安思危、增强节水意识,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后协会将在团结农民、服务农业基础上,注重引导农村群众提高节水意识,持续有效地改善农业灌溉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