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解析金刚鹦鹉起源之谜

科学家解析金刚鹦鹉起源之谜

图片来源:TIM FITZHARRIS

绯红金刚鹦鹉能飞越墨西哥热带地区、中美洲和亚马逊流域。但是它们的骨骼为何会出现在美国西南部沙漠的考古遗址中?那里至少在其生活区域以北2000公里,并且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

为破解这一谜题,研究人员对14只金刚鹦鹉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在细胞能量工厂中发现并且只能从母系一方被遗传的DNA)进行了测序。这些鹦鹉曾生活在新墨西哥州查科峡谷和明布雷斯地区的5个考古遗址内。公元900年~1200年,人们在那里种植庄稼、进行贸易并且建造了城市。研究发现,71%的金刚鹦鹉拥有完全相同的线粒体基因组,其他的仅略有不同。这使其全部成为一个单一种群,即单倍群的成员。该团队在日前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了这一发现。

这个单倍群似乎在金刚鹦鹉的野生种群中相对罕见。在研究人员测试的来自热带地区的84个绯红金刚鹦鹉博物馆样本中,只有3个属于它。因此,很有可能美国西南部的金刚鹦鹉均是一个从野外捕获的极小雌性种群的后代,甚至仅仅是一只雌性鹦鹉的后代。

这表明,西南部金刚鹦鹉出生在出于宗教和仪式目的向当地供应羽毛和鸟类的饲养中心,而非被单独捕获并且远距离运输至此。虽然考古学家知道附近仅有一个金刚鹦鹉饲养中心——位于墨西哥北部奇瓦瓦州的沙漠中,但它存在于公元1250年~1450年,而大多数鹦鹉生活的年代要早于这个时间。因此,这些金刚鹦鹉在哪里出生和长大仍是个谜。(徐徐)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126/science.aav0905

《中国科学报》 (2018-08-15 第2版 国际)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