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市: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河南周口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發展產業、增加貧困戶收入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中之重,狠下功夫、做足文章,千方百計地為困難群眾謀出路、找產業、鼓腰包、添動力。通過政府多元化保障、多方位投入,實現了產業多業態發展、群眾多渠道增收,為困難群眾脫貧奔小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多渠道增收

周口市堅持因村因戶精準施策,逐步摸索出了五條較為穩定的增收渠道,根據貧困戶家庭條件、身體狀況、個人意願,基本做到每戶至少享受兩項以上增收渠道,有不少貧困戶全部都享受。

河南周口市: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土地流轉增加收入。將土地等生產要素流轉給種植大戶、致富能人、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實施規模化生產,提升經濟效益,獲得租金收入,每畝每年的租金少則幾百元,多則一千多元。如西華縣宋府園林家庭農場投資600萬建成供港蔬菜示範基地,以每畝1200元的高價,流轉以貧困戶為主的土地2200畝。項城市紅旗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為農戶提供全程土地託管服務,合作社農作物種植基地面積達4480畝,輻射帶動種植面積20萬餘畝,覆蓋15個鄉鎮,帶動貧困戶400餘戶。

入股分紅增加收入。把貧困戶的到戶增收補貼、土地流轉、小額信貸等資金入股產業扶貧基地、扶貧車間、合作社,簽訂多方合作協議,建立緊密的利益連結機制和最低利益保障機制,最大程度地保障貧困群眾利益。如太康縣實施“鍋爐企業+村富民公司+貧困戶”模式,貧困戶將小額貼息貸款放到富民公司,富民公司集中投入到鍋爐企業,貧困戶負贏不負虧,每年確保貧困戶戶均最低分紅3000元。四通鍋爐、永興鍋爐等已採用此模式帶動貧困戶1500戶。扶溝縣的河南寶樂奶業公司利用金融貸款扶貧政策,帶動貧困戶分紅。近兩年來,先後利用扶貧貸款資金1400萬元,為350戶貧困戶每年戶均分紅不少於2200元。

帶動務工增加收入。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產業扶貧基地、扶貧車間長期或季節性務工,獲得穩定的工資性收入。如鹿邑縣萬頃田農業公司,先後流轉3200畝土地,建成供港蔬菜基地,僅50畝的育苗大棚就有10座。通過打造輪茬輪作、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讓周邊800多名貧困戶及村民一年四季每天都有活幹,月平均工資可達2000元以上。

企業幫扶增加收入。種養殖大戶、合作社或企業通過給貧困戶提供幼崽、幼苗、生產器具或原材料,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回收,既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也為群眾帶來了可喜的收入。如鄲城縣天豫薯業為貧困戶免費提供每畝價值300元的苗種,定期組織統一培訓,免費提供種植管理技術。收購貧困戶種植的紅薯時,每噸高於保護價40元。去年以來,共向貧困戶免費提供薯苗13000多萬株,價值130多萬元,帶動412戶貧困戶受益。

發展集體經濟增加收入。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積極組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載體,統籌推進扶貧車間、光伏發電、種植養殖、“漁光互補”等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各項舉措,堅持把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用於扶持貧困群眾和發展村級公益事業,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與特困戶、兜底戶簽訂幫扶協議等方式,確保貧困戶每年獲得穩定性收入。目前,全市已建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達到3120個,試點縣沈丘縣全部組建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547家有貧困人口的村集體資產達到30萬元以上,每村平均帶動貧困戶20戶左右。

多業態發展

作為農業大市、貧困大市,周口市在充分分析本地資源稟賦、產業現狀的基礎上,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找準了產業項目實施與群眾受益的結合點,在大力發展種、養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加、光、遊、電”等新興業態,初步形成了獨具周口特色、群眾參與度高的產業格局。

河南周口市: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特色種植產業。堅持提升品質和擴大規模並舉,著力發展優勢突出的特色種植業。車釐子、油牡丹、杏鮑菇、秋葵等高檔珍稀型,以及蓮藕、提子、紅薯等大眾型特色蔬果糧油產品發展勢頭強勁,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河南省久酒中梁農業開發公司是沈丘縣特色種植基地之一,建有標準化日光溫室大棚200座,年畝產蔬菜3萬斤,實現年產值600多萬元。僅大棚的種植管理可給當地村民提供230多個就業崗位,務工農民月均增收1200元以上。

特色養殖產業。優化畜禽養殖結構和生產佈局,鼓勵發展特色養殖,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太康縣玉柏生物公司投資年產50億條豆丹良種苗繁育與養殖示範基地,流轉土地1955畝,實現銷售收入7000餘萬元,帶動1000戶貧困戶增收。西華縣產業扶貧示範基地河南衛奇農牧公司除了帶動100多戶貧困戶享受到戶增收補貼、小額信貸資金入股分紅外,還吸納了十幾名貧困戶進場從事賣豬、除草等雜工,更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培訓出6個銷售豬仔、飼料的貧困戶經紀人,根據他們業績每月可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資收入。

河南周口市: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特色加工產業。打造產業發展平臺,服務全市帶貧產業發展,與河南巧媳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利用東西部產業轉移的契機,發展沿海訂單客商1350家,內地鄉鎮工廠9600家,連接沿海和內地企業,使企業有錢賺、貧困戶有活幹。創新用工模式和生產方式,依託勞動密集型企業提供來料加工,發展服裝服飾、無紡布製品、漁網編織等產業,在鄉村設立加工廠房,促進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商水縣在全縣建立50人以上規模的“巧媳婦”加工基地186個,10人以上的規模的“巧媳婦”加工站點406個,實現脫貧2萬餘人。

新能源產業。通過發展光伏產業,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特困戶採取光伏兜底扶貧。沈丘縣已建成併網發電293個村級光伏電站,每個電站年收益7萬元左右,可帶動特困戶20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太康縣、西華縣、淮陽縣等縣先試先行,大膽創新,改造貧困村廢舊坑塘,將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在魚塘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陣列,光伏板下方水域進行漁業養殖,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漁光互補”新興業態,已建成首批近60個行政村“漁光互補”項目。既破解了用地困局,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貧困戶穩定脫貧,還發展了清潔能源,優化了人居環境。今年1月1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還對這一做法進行了報道。

生態旅遊產業。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促進貧困戶就業。淮陽縣深入挖掘旅遊資源,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新路徑,利用朝祖會持續時間長、客流量大和旅遊商品需求旺盛的契機,為旅遊扶貧村提供一批“旅遊扶貧攤位”。僅今年廟會期間,扶貧攤位累計實現銷售總收入70萬元,盈利19.62萬元,其中最高收入者達12000多元,最低收入者4000多元。

電子商務產業。依託電商產業發展,實施技術帶動和就業帶動,讓貧困戶通過學習網絡營銷技術自主創業,或在電商生產基地從事勞動生產。鄲城縣復旦大學畢業生王文一創辦的萬豐源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電子商務模式與浙江、上海等地600多家大賣場建立了供銷合作。該基地對貧困戶實行土地流轉分紅和到戶資金分紅“兩分紅”、技術帶動和就業帶動“兩帶動”,與300家貧困戶簽訂了到戶增收協議,農忙季節會有100-200個貧困戶在基地務工,每個貧困戶每年收入1.2萬元左右。

多元化保障

群眾的增收、產業的發展,背後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周口市委、市政府狠抓產業扶貧制度機制建設,堅持以制度機制約權、管人、理事,切實提高服務水平,為推動產業有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出臺文件指導到位。市委、市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提升產業扶貧基地建設管理水平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著力構建產業扶貧基地與貧困戶之間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合同期滿後,在政策引導下續簽帶貧協議。對新籤的貧困戶,協議至少要一次性簽訂到2020年,為貧困戶依託產業基地持續增收提供保證。

壓實責任領導到位。實行“包、保、掛”制度,每個基地明確一名縣處級領導分包,建立一套班子,及時指導、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為各鄉(鎮)配備一名專職副書記,專抓脫貧攻堅和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工作。

組建團隊服務到位。聯合農業、林業、畜牧、科技、工商、金融等部門,組建60人的產業扶貧基地服務團,開展相關培訓180場次,直接受益7.2萬人次。市扶貧辦設立產業扶貧服務電話,協調解決相關問題3800多個。

明確獎懲兌現到位。按照產業扶貧考核體系綜合考評,對帶貧效果顯著的基地,市財政以獎代補10萬元,並傾斜項目、資金培育其做大做強,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多方位投入

政府加大投入。自去年以來,市級和各縣(市、區)切實加大了脫貧攻堅財政投入和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全市共發展產業類項目940個,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4.29億元。

撬動金融資本。深化與省國開行合作,採取政銀保“三位一體”融資模式,共同建立管理平臺、統貸平臺、擔保平臺、公示平臺和信用協會“四臺一會”運作機制,實行“市統貸、縣分採、市財政增信”金融模式,從根本上解決產業扶貧基地因缺乏有效抵押、質押或其他方式擔保而導致的貸款貴、融資難等問題,為320家市縣兩級產業扶貧基地融資5億元。截止7月底,依託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政策,通過企貸企用模式,充分調動涉農經營主體社會責任感,今年新增發放貸款10.94億元,用於企業擴大經營規模,更好地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覆蓋貧困戶3.06萬戶。

增大保險投入。依託中原農險等保險公司,開發系列保險產品,為貧困人口設計種植、養殖、意外傷害等一攬子承保方案,為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提供保障。所有保費均由縣級政府全額出資,統一買單,保險公司簡化理賠條件,優化理賠服務,確保做到貧困戶零負擔、零風險,快受益、多受益。特別是種植、養殖保險,主要解決貧困戶種植、養殖遭受自然災害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等,已累計為8萬戶貧困戶託底提供生產風險保障1.6億元,先後向農戶支付賠款1300多萬元。

據統計,兩年多來,全市共發展各類產業項目1500多個,其中,培育市級產業扶貧示範基地213個,帶動貧困戶3.77萬戶、12.06萬人;認定市級標準化產業扶貧車間320個,縣級產業扶貧車間156個,帶動貧困戶0.94萬戶、2.62萬人;建成存量電站545個,總容量4.45兆瓦,關聯受益貧困人口1.09萬戶、3.49萬人。(通訊員 鄧昌鋒 劉超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