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薌劇的簡介是什麼樣的?

十萬個知識點


薌劇就是歌仔戲,是流傳於福建以及臺灣地區比較大的一個地方劇種,在九龍江流經的漳州地區就叫薌劇。薌劇的足跡還遍及於龍溪、晉江、廈門、臺灣省以及東南亞華僑居住地區。

薌劇是福建省的藝人在閩南說唱藝術“錦歌”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個新興劇種。在民國初年形成於臺灣省,之後又迅速傳入福建。後來經過邵江海等藝人的革新,薌劇的藝術更加成熟。

民國時期是薌劇發展的巔峰時期,民國初年,薌劇異軍突起,迅速躍居福建省一線劇種的水準,與當時流傳了幾百年梨園戲、南戲、莆仙戲並列,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與追逐。

當時梨園戲、莆仙戲、高甲戲等不少戲班子,受到很嚴重的衝擊,有的班社直接改唱薌劇。從此之後,福建省各地紛紛成立薌劇班社,到了上世紀40年代初,福建省就有了兩百多個薌劇班社。

新中國成立後,推行戲改政策,龍溪專區成立劇目工作室,組織力量對傳統劇目進行發掘、記錄、整理,並積極推行薌劇的發展。根據整編,共找回傳統劇目有984個,能夠上演的大約410個。

上世紀60年代後,全區改幕表製為劇本制,建立保留劇目制,薌劇納入文學創作規範化的軌道。全區擁有一支20多人的專業創作隊伍,創作、改編和整理的一批優秀劇目,在參加省、華東區及全國會演中屢次得獎。

薌劇最初是以一男一女對唱為主,後來發展為生、旦、丑三個行當的成熟劇種。薌劇的內容以演唱民間故事為主,基本上沒有什麼固定劇本,都是根據“戲先生”講戲並且分配角色演出。

薌劇一般是唱多說少,語言是閩南語,在唱腔上均為真嗓演唱。樂器則分為文武場,文場以管絃樂器為主,武場以打擊樂器為主。這點倒是跟很多劇種比較類似。

近些年來,由於不斷地結合地方特色,又與市場等原因有關,福建薌劇與臺灣的歌仔戲已經漸漸分離。在臺灣,歌仔戲與京劇、豫劇並稱臺灣三大劇種。但是在福建,薌劇卻發展得越來越進入低潮。

其實,薌劇的興衰,有時候還關係著大陸與臺灣的牽連,畢竟歌仔戲也是臺灣的本土產物,如果臺灣的人民回大陸,發現在大陸,歌仔戲發展的也很好,也會在他們心中形成一種慰藉。


魏青衣


早期薌劇多在穀場、廟埕牽草索圈地演出,民間稱為“落地掃”。角色僅有一旦一醜,都由男性扮演;旦角頭頂繫著紅色緞綵球,雙手揮舞1米多長的飄帶。旦、醜臉部都用鉛粉、塗抹胭脂,身穿生活便裝。由於“落地掃”的演出形式過於單調,藝人們先後吸收四平戲和梨園戲、京劇的劇目和表演藝術以豐富舞臺形象,並招收女演員,逐步進入城市劇場演出。進城後的薌劇(亦稱歌仔戲)化妝搬用京劇的套式,沿用京劇臉譜。從60年代開始,生、旦改用越劇化裝方法。

服飾

服飾強調地方特色。如在《補籮記》中,農村新娘山歌妹身穿大紅大綠花料子的中式衣褲,衣褲邊緣有類似色彩的鑲邊裝飾。《茶花娶新郎》中的茶花,穿用式樣新穎的琵琶襟裝袖中式上衣,衣領和袖口鑲有黑平絨和金線滾邊;頭插一朵嬌豔的紅山茶花。

舞臺裝置

山歌戲舞臺佈景從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中吸收營養,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表現形式,誇張醒目,色彩濃豔,大都採用平面繪製,簡便輕巧。如60年代演出的《補籮記》佈景(陳忠民設計),採用剪紙的形式,舞臺中間一個形象生動的圖案式大門,緊靠大門後面豎立著一束用暗紅色緞帶綁著的高大稻穗,串串沉甸甸的穀穗覆蓋著屋頂,兩隻喜鵲昂首歡歌;湛藍色天空上飄浮著朵朵白雲,呈現一派喜慶夏收的景象。又如1980年演出的《茶花娶新郎》佈景(陳忠民設計),系一扇閩西山區常見的磚木結構的門樓,門上貼著大紅雙喜,兩側一對春聯,簷角掛著一串大鞭炮,鞭炮底部引火線飾以絲穗,表現了具有閩西鄉土氣息的迎親場景。連接門樓的圍牆很矮,牆頭蔓藤盤纏,春意盎然。透過鏤空的剪紙形式的門樓和矮牆,觀眾可清楚地看到院子裡外人物的表演。

1987年,在福建省第17屆戲劇會演中,山歌戲《故人》的舞美設計抽象空靈,別開生面,它採用裸露骨架的多功能平臺組合不同的演出空間,立面主體造型只用幾束富於彈性的白色鬆緊帶配合演員動作,通過纏繞、絞合、垂懸、斜拉等形式特徵傳遞人物內心複雜的情感波動。設計者著力於全劇心理空間的開拓,同時,也使現實空間與歷史空間的轉換過程更為自由流暢。[

本段表演藝術

摺疊角色行當

薌劇的行當,早期只有生、旦、醜幾個角色,後來吸收京劇的分行,角色增加。薌劇音樂的特點是唱多

薌劇

旁白少,曲調自由,旋律優美,節奏強烈,富有較強的表現力和鄉土情調。薌劇的傳統曲調有一百多處。歌仔戲時期以錦歌、臺灣調和民歌為主,改良戲時期則以內地雜碎調和若干改良調為主,適當吸收京劇、潮劇、漢調等部分曲牌,夾雜些電影歌曲和流行歌曲,呈現複雜狀態。

身段科介

薌劇吸收外來劇種(四平戲、漢劇、亂彈、京劇等)的表演藝術,創造發展了自己的表演程式,其基本功有指法、步法、水袖、扇功、傘功和麈尾功等方面。凡演員都要參加的基本功訓練是步法、趟馬、跳臺、四角槍和“三十二刀”。分行練功,文行練指法、步法、水袖、扇功等。

指法有鷹爪指、蘭花手、雙鷹爪、雙陽手、雙陰手、雙搖指、整眉指、抽閂指、託閂指、揉目指、波浪指、遮羞指、誇耀指、卑劣指、劍指、雙推指、尋思指、枕指、雙枕指、招手指等。

步法有貼步、碎步、磨步、滑步、墊步、疊步、蹉步、上樓步、邁步、顛步、八字步、弓步、勾步、踢步、矮步等。

水袖、扇、傘、和麈尾(拂塵)也各有整套的表演程式。

特色技藝

矮樁步:丑角表演滑稽風趣,詼諧幽默。一出場便揹著舞臺走矮步,稱為:“矮樁形”,然後轉身跳步亮相,在表演時不斷地舞花扇,或舞煙管,或舞腰帶。“矮樁形”分為高樁、中樁和短樁三種,視劇情變化手勢而變化。動作多模仿動物形象,如“猴子洗臉”、“懶貓抓癢”、“烏龜爬沙”、“雞公啄米”、“畫眉跳梁”等。

小生頭戴羅帽,身穿短衣,腰繫白堂裙,下穿燈籠褲,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長袖筒”,載歌載舞,輕鬆自如。具體表演動作視所扮人物身份而定。扮農民扛小鋤,扮鞋匠背工具箱,扮貨郎挑擔子,扮牧童揮牛鞭,手勢動作配合高步、矮步,體現生活情形。

旦角臺步技巧豐富多姿,有一字步、十字步、交叉步、蹀步、雲步、蹉步、碎步等。手勢以耍花巾為最獨特,其它技巧有摘茶、採桑、納鞋、撐船、推磨、縫補、繡花、耍傘、打豬草等,表演細膩,生活氣息濃郁。

旦角手不離帕與扇,尤其扇子的表演形式較為多樣,有單手打扇花;也有以一扇,左、右手交換打扇花;還有雙比手兩扇打扇花,式樣變化優美。此外還有耍傘子、花帕拋高旋轉功等技巧。

藝術特點

薌劇唱腔特點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旋律優美,節奏強烈,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主要曲調有七字仔調、雜念調、大調、倍思及其他民歌、時曲。伴奏樂器有殼子弦、大廣弦、臺灣笛、月琴等。唱詞通俗,多用生動的民間語彙,鄉土氣息濃厚。


運營小白的進階之路


漳州薌劇(歌仔戲):薌劇是用閩南語演唱的地方劇種,又名歌仔戲,為福建省五大劇種之一。曲調優美,長於抒情,音樂極具特色,民歌色彩濃郁,說唱特點明顯

薌劇的傳統劇目大約有五百多個。最初多用歌仔戲的唱本,進入城市後,增加了歷史題材的劇目,多是從其他劇種或小說改編來的連臺本戲。當時多是幕表戲,沒有固定臺詞和唱詞。1939年後,藝人邵江海首先廢除幕表制,編定本劇種的第一個文學劇本《六月飛霜》(又名《六月雪》),以後又編演了《白蛇傳》、《白扇記》、《山伯英臺》、《陳三五娘》、《安安尋母》等三十多出戲,初步奠定了薌劇傳統劇目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