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马拉松的口碑为什么会更好?也许从一条毛巾可以看得出来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年底前的马拉松热潮即将开启。一些周末,出现几十场马拉松比赛,已是常态。作为跑者,多了选择的权利,那么哪个比赛办得好,口碑佳,无疑会吸引更多人参与。而赛事质量,取决于背后的赛事运营商。

特别是随着今年以来杭马、广马诸多赛事新一期的公开招标,马拉松赛事运营这一话题,也成为跑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阶段,到底由谁运营马拉松会更好?这里以深圳的四个马拉松为例,粗浅地探讨下这一话题。

13日,深圳南山半马召开新闻发布会,14日启动团体报名。这是目前深圳四个马拉松中率先行动的,因为南山半马也是举办时间最早的,11月25日。之后12月1日有宝安马拉松,12月16日有深马,2019年1月1日有大鹏马拉松。

有些马拉松的口碑为什么会更好?也许从一条毛巾可以看得出来

南山半马和深马的完赛毛巾,大小基本一样,厚度上差别较大。

大企业VS专业公司

深圳这四个马拉松,背后的运营商分属两个类型。南山半马是由华润运营的,鹏马是由万科运营的,宝安马拉松和深马是由智美运营的,区别是一个深圳智美,一个智美总公司。

南山半马只有半马一项,16000人的规模,在国内的半马赛事中,仅次于国际金标扬州半马(20000人),也是连续两年的中国田协银牌赛事,由华润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运营。华润在南山区“优势”很大,“春茧”就是由华润运营,因此每年的南山半马,春茧都是起终点大本营。

今年南山半马的线路,较去年有了很大调整,就是跑上了深南大道。这在以前,是深马的“专利”。南山半马并不是象征性地在深南大道上跑一小段,而是一多半的赛道都选择了深南大道,抢了深马的“风头”。

鹏马则只做全马,每年元旦举行,以前是3000个名额,今年增至3500个。鹏马的运营属于万科,万科并没有像华润那样,有专门的公司去做,而是选择与深圳一家运营公司合作。比赛筹备期间,万科抽调部分员工,加入赛事运营,赛事一完,该干嘛还干嘛。

有些马拉松的口碑为什么会更好?也许从一条毛巾可以看得出来

深马是智美在2016年经过竞标获得运营权的,当时签了三年合同,今年是最后一年。宝安马拉松是2016年创办,当年宝安方面考察了智美运营的东莞马拉松后,决定将赛事运营权交由智美。宝安马拉松设项跟深马完全一致,有小深马之称。

宝安马拉松主打的是一带一路系列赛的名头,今年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一个区级马拉松赛想要出人头地,肯定需要一些响亮的口号,喊什么惊天动地的口号都没问题,只要你能做到。

宝安马拉松刚诞生时,宣传时很爱用“小深马”的概念,并称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这种跟深马重合的定位,让人难以琢磨。从影响力和规格上来说,宝安马拉松都无法与深马相比,赛道也缺乏亮点,跟在深马屁股后面,缺乏个性与特色。

深马已经在智美手中运营两年,差强人意。若以一个普通马拉松的标准审视,深马还可以。但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马拉松,深马就差些意思了。差在参赛体验上,跑完深马,你不可能沉浸在一系列口号、标语当中啊,深马能留给你的记忆中的,到底是什么?我每年都跑,的确说不上来。或许是作为深圳人,对深马期望值太高,反倒是一肚子意见(此处不展开了,容日后深马启动报名时“长篇大论”)。

有些马拉松的口碑为什么会更好?也许从一条毛巾可以看得出来

没有比较没有伤害

更重要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深圳不是只有智美运营的深马和宝安马拉松,还有南山半马和鹏马。

南山半马和鹏马在深圳跑友中,都有着良好的口碑,主要体现在赛事服务好,赛事物资品质好。宝安马拉松和深马在领导眼中,都是不错的,因为有央视直播啊,至于说赛事服务以及很多细节上,远远不能与另外两个赛事相比。

这也在情理当中。无论华润还是万科,都与深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承办赛事,更多的目的是一种企业形象的展示。他们当然也希望多招商,进入商业运营模式。如果招不来商,有兜底的,这就保证了赛事的品质。

于是,你就会发现,南山半马和鹏马在赛事物资上,品质明显高于深马和宝安马拉松。这就是一种姿态,作为大企业,想传递与品牌价值相当的价值观,而不是在办赛过程中尽量省钱,追逐利润。

以完赛毛巾为例,记得以前智美一个高层说,完赛毛巾是智美赛事的特点,跑者都关心智美会发什么样的毛巾。现在大家完赛后都有毛巾,那就比拼毛巾的质量了。

去年南山半马完赛后,组委会发的是条黄色的大浴巾,完赛后一过终点就发放,大多数完赛跑友都将毛巾披在身上,放眼望去,就像是进入浴场一样。这充分证明了这条大浴巾发放得及时,不是放在参赛包里的,这样的服务才是想跑者所想。

深马的毛巾其实也相当不错,但与南山半马的放在一起一比,高下立判。更不用说去年深马跑得慢的参赛者们,大约545以后完赛的,连一条毛巾也没领到——发完了!

有些马拉松的口碑为什么会更好?也许从一条毛巾可以看得出来

让深马接点地气吧

智美作为一个专业的马拉松运营企业,首要目的是利润。在赛事物资上,少花一分钱,那这个项目的利润就多一分钱。宝安马拉松连续两届都有冠名,加之宝安方面有部分补贴,可能智美运营起来,比深马更舒服些。深马的运营中规中矩,像去年深马,标语口号一大堆,可能上面领导很满意,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没什么意思。

去年深马还是奔跑中国收官战,奔跑中国这个智美全力打造的IP,落实在央视直播和讲故事上,我倒是希望,能有点什么实际“福利”,落实到普通跑者身上,让奔跑中国也接点地气。

目前深圳这四个比赛,两种运营模式,奉献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宝安马拉松和深马基本类似,除了赛道有区别外,其他方面重合度很高。南山半马和鹏马,均选择了差异化,一个专做半马,一个打造全马的精品赛事。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一件事,说起深圳的马拉松(指全马),外地跑者更多地讲起的是鹏马,而非深马。

至于半马,就不用说了,南山半马自然好于深马和宝安马拉松的半马。深马半马的终点也选在了春茧,不过是在春茧外,无法像南山半马那样,大家完赛涌进春茧内“撒野”,一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样子。

有些马拉松的口碑为什么会更好?也许从一条毛巾可以看得出来

图说:去年南山半马的奖牌摆放很有仪式感

像万科、华润这样的大企业办赛,存在一个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南山半马和鹏马来讲,并没有完全进入市场,还要靠华润和万科“输血”。现在万科是董事长郁亮喜欢跑步,乐跑赛搞得风生水起,待郁亮时代成为过去时,新领导上台后,鹏马的走向并不清晰。

鹏马曾在2017年与中国田协合办了一次,因此也就只有这一届的成绩可以在一些数据平台上能查到,不知何故,2018年鹏马又取消了与田协的合办。鹏马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在以跑者为中心这一点上,做得很充分,并不介意外部发展空间。

南山半马是华润自己承办,但手中只有这一个赛事,组建一个稳定的高水平赛事运营团队不是件易事,这决定着赛事品质。再者,因为规模较大,且属于社会公众活动,若能“淡化”华润因素,包括在赛道的选择上,更体现南山特色,才会使赛事更具活力,更有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