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钧:漫话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起源

符号或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形态表现形式的表象作用,这种视觉形态体系基于感官刺激和物质世界可见结构之间的一致性。视觉传达是一个把概念(理念)转换为可视化、形象化、信息化的表达和传递的过程,通过视觉形象(符号或图形)的构成、设计来传达信息,从而刺激视觉传达的信息接受者。使信息接受者能迅速解读或产生关联思维,来认知和解读视觉形象(符号或图形)所表达的信息语言的内涵。正如中国古代学者庄子对形与色的精辟论述:u“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因此,图形和色彩是视觉传达形态语言构成的两大最基本的要素。

图形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变化,是伴随着人类进化的历程以及社会历史的进步、变化,而产生和演化的。综观漫长的世界人类进化历史,由于火的使用,促进了原始人类由生食变为熟食,这是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根本性区别;促使人类进化的里程发生根本性的转折,同时人类的大脑思维也随之发生了本质的转化。正如德国政治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在《反杜林论》的著作中所说:v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了。” 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Childe Vere Gordon,1892~1957)在《远古文化史》中也指出:w“掌握了火,人类就控制着一个强大的物质力量,控制着一个显著的化学变化。自然界是一个生物,支配着自然界一股伟大力量,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1年11月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报告中指出:x“烹饪是早期人类身材高大、体魄强壮和头脑聪明的关键之一。”上述精辟的论述指出,世界各地的原始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大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掌握对火光的使用,逐步认识宇宙世界的色彩与各种自然现象的物质形态,并逐步具备了人类初级阶段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活动能力。并用自制的石器和骨器等物件作为改造自然世界的工具。正如恩格斯在关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论文中所阐述:劳动产生了意识。通过劳动和语言交流,推动了脑髓的发展。从而y“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

依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论证分析,由于远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断增强人脑思维的开发和进步,从而对形态概念的思维有了不断扩大和增强。例如,214多万年前的“巫山人”已经具有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并且已能直立行走。他们能制作简单形态的粗糙石器,以狩猎为生,表明“巫山人”已经有了简单形态思维,从而产生了最低级的原始图形文化。五十万前的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前后共出土10万多件石制品,还有骨器制品。这些出土的石制品具有二次形态加工的痕迹。这是构成“北京人”原始图形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北京人”遗址的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多种类型。他们挑选扁圆的砂岩或石英砾石,从一面或两面打出刃口,制成尺寸较大的砍斫器。“刮削器”采用大小不同的石片加工而成,有盘状、直刃、凸刃、凹刃、多边刃等形状,是石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尖状器”和“雕刻器”数量不多,但制作比较精致,尺寸小;有的只有一节手指那么大小,制作程序和打制方法比较固定,反映出一定的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同时期原始人类的遗址中,还没有石器制作的精致程度超过“北京人”的技术水平。“北京人”用打制出的刮削器、钻具、尖状器、雕刻器和砍斫器等石器工具,用来肢解狩猎获取的动物、削制木矛、砍柴取暖、挖掘块根等用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再看距今约10万年至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起源点。在遗存物中,石器相对较少,而骨器比较多。其中不少骨器制作加工细致,最为引人注目的遗存物是,在“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遗存大量的装饰品(图1-1,图1-2,图1-3)。在许多人工制作的装饰品中,“{有呈微绿色的小砾石,是用火成岩两面对钻制成的,好似现代妇女胸前佩带的小鸡心装饰品。”钻孔的小石珠,是用白色小石灰岩块磨制而成的。还有通过齿根的两侧对挖,穿通齿腔制作完成的穿孔的狐狸、獾和鹿的犬齿小饰品。这些遗存的装饰品都带有发红的颜色,好像是用赤铁矿石粉末涂染过。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懂得简单的颜色运用。除遗存的装饰品外,遗存物中还有几块赤铁矿石,其中有呈长形状的经过摩擦加工,用来作为研磨粉末染料的工具,以及直接作为化妆用的画笔,这是远古人类原始妆饰的遗存物证。说明“山顶洞人”已具有原始艺术形态的爱美、审美观念的启蒙思维,同时表明原始图腾艺术处于萌芽阶段。

周钧:漫话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起源

从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制作形态粗犷的石器工具到“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遗存大量的装饰品,以及原始氏族图腾形态的出现,说明远古时期的中国人为了增强彼此之间的思维沟通和交流,由此产生了标志(Sign)、符号(Symbol)和象形图(Pictogram)亦称为象形图或形图,这是远古时期人类使用图形语言来代表物体或概念的视觉形态(符号或标记)。可以说符号(形图)的起源,是远古人类表达意向和意念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次飞跃。据远古传说,古代周朝人在祭祀拜祖的宗教活动中,有戴着图腾面具频频起舞的巫舞和傩舞,“傩”本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通过这些宗教观念的视觉形态的信息传递,以乞求图腾神灵的保护,意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这就是古人原始信仰的图腾崇拜。从远古的原始象形符号演化过来的原始图腾崇拜活动,为远古氏族图腾文化的产生和象形文字的启蒙,奠定了视觉形象图形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文字语言没有起源前,色彩和象形图(包括象形符号)是人类思维意向和表象语言进行相互视觉沟通的基本信息形态。例如,距今约五万年至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懂得用赤铁矿石粉末化妆自己的形态,这是一种用色彩和图形经过形态思维的自我装饰向外界传递美感意向的表象语言,这表明在中国远古“山顶洞人”的旧石器时代,审美思维观已处于萌芽状态。又如,渊源于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西亚地区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英文为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这个名称表达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本质的外在特征,即外观形象并不像楔形,而只是一些图形符号。此外,古印度、古埃及、古玛雅等世界古老文化的文字语言都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而中国文字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了由象形符号逐步演化为现代汉语的国家。这就是中国图形语言的特征所在。

在全世界人类进化的里程中,原始部落都先后出现以崇拜观念为标志,乞求神灵保护的图腾文化。他们将“图腾”是作为整个部落保护神的象征图形,而“纹身”是代表一个团体或阶级的标志。图腾和纹身都是由简约的符号逐步演化,成为含有理念表达的象征性的标志图形。如历史文献《礼记·礼运》中记载的:“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就是中国远古氏族部落的图腾,是中国原始祖先崇拜的保护神。中国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一篇题为《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论文中明确提到:“凤是玄鸟,是殷民族的图腾;龙是夏民族的图腾”。因此图腾语言是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中,远古人类思想启蒙的具体形象思维行为之一,是原始宗教观的一种活动形式,是氏族部落原始信仰的象征,也是视觉图形传达信息的一种具象表现,是原始人类智慧的创始物。

从有阶级的社会起,图形的创造和演化就含有政治、文化、经济、哲学、宗教、情感等信息语言和意念表达。如,在远古中国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出现的中国传统图案的基础元素之一“”太极图形(图1-4),而太极图形的基点渊源于“周易——八卦”图(见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远古时期的形态思维与符号的产生)。它含有中国古代哲学理念的意境,表达了天地自然界与人类追求对立统一的和谐韵律。这正是五千年前,古代中国人认识客观世界而表达的朴素宇宙观和唯物观。正如古希腊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所说的:|“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中产生和谐”。又如,自商周至秦汉时期出现的“” 囧形图案渊源于象形文字“囧”的原形(图1-5),含有表达光明和期望的思想理念,也是中国传统图形的基础元素之一。在汉代铜镜文化中“光明镜”的图案和的汉代织锦文化中“光明织锦缎”的图形都是用“囧形”作为装饰图案创作的基本元素, 表达当时社会生活中,人民追求光明和谐的心理状态。再看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图形花纹,具有风格庄严神怪,给予肃然起敬的视觉感。以兽面纹为主体,运用云雷纹图形加以衬托,还有其他常用的图形花纹是:乳钉纹样、羊头纹样、牛头纹样和龙纹样等(图1-6,图-7)。这是因为商周时期统治阶级的思想理念对青铜器图形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由于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迅速流传和发展,佛教文化的理念迅速掺入中国传统图形语言中,成为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莲花、忍冬、飞天和缠枝等传统图形成为这一特定时期佛教文化思想的视觉表现形态。如具有吉祥如意而又有超脱于文静感的莲花纹样又被作为佛教文化“说经”的理念标志。综观敦煌莫高窟的历代壁画都是描绘佛教文化的故事,大量使用莲花、忍冬、飞天和缠枝等传统图形元素,充分展示了宗教文化对图形语言的深远影响。宋元明清时期的图形语言,逐渐摆脱了宗教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以写实为主题的图形风格。宋朝统治者强调以“文”治国的政治理念,出现以花鸟山水题材作为图形语言的基本元素,这与宋朝的统治者酷爱文学、绘画有直接关联,宋朝皇帝赵佶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花鸟画家。苏绣和宋锦的图形花纹就是宋朝时期图形文化的特征之一。元明清时期的图形文化语言,以精细、公整、繁复、严密为主要特征,图形语言的纹饰内容,题材广泛,组织结构灵活,层次变化多端,充分展示了五千年中国传统图形文化发展变化的精髓和结晶。

周钧:漫话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起源

周钧:漫话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起源

符号或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表现形态,其本身的形状就具有语言信息表达的功能特征。例如,“三角形”是锐角形态,具有好斗、顽强的活力;“六角形”既不是圆形,又不是方形,给予平稳和活力的感觉;“圆形”线条圆滑,表现出平静的情感;而“正方形”是四平八稳的形态,表现出庄重、静止的特征。因此,综上所述,图形作为视觉传达语言构成的要素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图形语言的表现性

图形或符号语言应有明确的意念和情感,使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认知或解读图形信息。如新石器时期出现的三角形符号表示岩石,平行线表示大河流。而现代交通信号中的圆形,即表达根据不同的颜色变化,传递车辆运行中停止、通行、等待等视觉信号。

2、 图形语言的功能性

图形语言应充分刺激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的联想能力和视觉经验。图形语言的创作设计过程,就是视觉形象再思维的过程。要让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完全理解所传达的信息语言。如远古时期的彩陶器上呈现的折线图形,表现水流或山形。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兽面纹装饰,则传递出统治者治国理念的图形信息。

3、 图形语言的象征性

图形语言的象征性具有具象性和抽象性的两大特征,应将图形的象征性作为构成要素进行思维。图形的象征特性非常容易使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感知信息语言的目的和效应。如中国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云”、“雨”、“雷”、“气”,就充分表现了图形语言的具象性和抽象性(图1-5)。而汉朝瓦当的鸟兽纹图形,则以“四神”(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形为主要特征(图1-6至图1-9),传递与“阴阳五行说”中五方观念,五方兽神象征有密切的关联思维,因此汉朝瓦当“四神”(四灵)鸟兽纹图形是完全符合董仲舒所倡导的“土德”的政治理念,即“五行说”中“四兽神”代表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及“北斗”据中央的思维观念(图1-10)。

周钧:漫话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起源

周钧:漫话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起源

周钧:漫话中国传统图形语言的起源

因此,图形语言构成要素是整个图形产生的基础,只有准确运用图形构成要素,才能创造视觉传达图形的艺术性、表现性、功能性和象征性的相互统一;同时获得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认知和反馈。在视觉传达的图形语言中;色彩、图形、字符三者是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构成,以及相呼衬托的紧密关联。在人类视觉语言传达的过程中,色彩和字符语言也是图形语言构成的基础要素,字符又是由象形符号演化而来的,色彩与字符是相互相存的紧密体。在视觉传达信息的行为过程中,字符形态语言的视觉传达信息更为直接和明确。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经验的积累。古代中国人对表达形象思想、记录语言有着强烈的需求,于是——象形符号(文字画)就产生了。远古时期象形文字的起源,刺激着华夏民族对形象思维和表现力创造的追求。因此,在文字出现之前,远古时期人类记录、传递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应用色彩来描绘象形图或符号。从中国远古文化遗址发掘的悬崖岩画、彩陶器皿表面描绘的各种图形和象形符号,可以清晰看到,古代中国人在在绘制岩画、装饰器皿的同时,运用图形传达各种信息语言,记录着历史的进程。因此,色彩与象形符号是首先被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并承担起视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中国人表达思维的手段和形式。因此,字符起源的初级阶段——象形符号,也是图形语言成因的基本点。

自中国远古时期象形符号的起源,逐步演化为两类图形语言,即一类为:象形文字的萌芽到甲骨文字的演化产生;另一类是象形图演化发展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文化。再看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形文化,商周时期的青铜图形文化,到秦汉时期形成的瓦当图形文化、铜镜图形文化,至唐宋元明清时期已形成完整的中国传统装饰图形体系。充分地说明,图形、字符与色彩一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图形语言至今还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思维理念和日常的文化生活。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图形语言的视觉传达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宗教等各个领域。人们时刻接受到视觉传达形态的刺激或诱惑;例如,各种时尚的专销店,展示各种各样流行服饰图形,时尚的T字秀台上充满各种具有个性的流动时式图形语言;商场里铺满了五光十色、精美绚丽的礼品包装、大街上闪烁着鲜艳夺目的大型广告灯箱、各种招商会摆满了印制精美的招商指南手册、书报亭展示各种整版彩印的报刊杂志、居家的客厅中播放着艳丽多彩的视频画面、飞机场、高铁车站公共社会环境的大型装饰壁画的等场所。此外,我们每天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四种图形信息渠道——报纸媒体、视频媒体、网络媒体、广播媒体,其中通过视觉传达形态感知的信息有三种形式:报刊、视频、网络。再如,我们需要获得日常生活的社会信息,主要依赖广告媒体的图形信息传达,而且绝大部分的广告信息是也通过视觉传达的图形形态来认知的,如:色彩分类单页广告、广告牌、广告灯箱、车身广告、产品样本、视频广告、报刊广告等等。随着现代网络通讯传递高速发展,人们间的视觉传达信息交流已进入无纸化的视频、网络信息传递和反馈。图形语言和色彩语言一样,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因此,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表现形态,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漫长的社会发展进步而演变发展。图形的创造和出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 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记录器。它记录了从远古的石器文化时代、陶器文化时代、史前的青铜器文化时代,到封建时代的铁器文化;以及从近代社会历史文化到现代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一部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图形发展史。

参考书目:

u 庄子,《中国美术史资料选编》“庄子–外物”,[M]中华书局,1980年9月

v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0卷 [M],人民出版社

w 戈登·柴尔德《远古文化史》[M],群联出版社出版,1954

x Christopher Wanjek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health-science/sorry-vegans-eating-meat-and-cooking-f

y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文第1版第20卷 [M],人民出版社,2015年

z{ 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一编”[M],中华书局,1962年,170

|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