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界第一網紅「百萬醫療險」背後的套路

作為醫療界的網紅,“百萬醫療險”以其區區幾百塊錢保費撬動百萬醫療的迷人槓桿比,瞬間戳中千萬人的痛點,飛進千家萬戶。

可是,這種“低保高賠”的健康險真的完美嗎?這類“網紅保險”的背後都有什麼套路?

歡迎進入匯全保答疑時間。

保險界第一網紅「百萬醫療險」背後的套路

“百萬醫療險”為何這麼紅?

“百萬醫療險”類產品的保障期多為1年,保費通常在幾百元之內,保額為100萬元、300萬元、600萬元不等,有的甚至高達千萬元級。“百萬醫療險”自2016年8月首推後,就在保險界掀起巨浪,多家險企相繼推出類似產品。

“每月一杯奶茶錢,就能換來百萬醫療保障。”這樣的宣傳穩穩抓住了老百姓看病的痛點:看病難看病貴。

可是這個產品不僅保費便宜,還有健康管理服務外加墊付,幾乎滿足普通老百姓對保險產品的所有想象:低保費,高保障

現在這個環境,越來越多人已經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可要達到100萬以上的保障,沒個兩三萬是拿不下的,普通老百姓幾乎可望而不可及。可是百萬醫療呢,哪怕全家都買上,也就一兩千而已,多麼接地氣。

保險界第一網紅「百萬醫療險」背後的套路

突破社保範圍,可報銷自費藥

社保外用藥和自費藥一直是老百姓看病的痛,可現在這個痛也被百萬醫療險撫平了。

這個高配醫療險不再侷限於只報銷社保範圍內的藥

對重疾尤其是癌症的額外支付

癌症動輒幾十甚至上百萬的案例總讓人焦慮不安,

但現在的百萬醫療險對重疾或癌症都有更高的限額

比如一般住院醫療保險金是200萬,確診為癌症或重疾相關的就可以翻倍,也就是400萬,可不就是讓人踏實多了。

百萬醫療險背後的“套路”

如果細究“如何保,怎麼賠”等核心問題後,“百萬醫療險”營銷噱頭背後的“套路”也就日漸顯現出來,

免賠額和續保成為主要的詬病點

1萬免賠額

由於多數短期健康險產品設置了1萬元的免賠額,如果是小病,醫保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再扣除1萬元免賠額,實際理賠金額並不大,很多人可能都達不到理賠標準

如果患大病或慢性病,第二年又會因既往症不能再保。這就造成年輕人容易投保但出險率低,中老年人需要但無法購買

續保

目前並沒有一款短期醫療險能一直保證續保,一般都是“交一年、保一年”。某款產品承諾“6年保證續保”,已是保證續保期最長的產品。

專家表示,百萬醫療險屬於短期產品,更新變化較快,隨著市場、政策及投保人健康狀況等變化,其條款或細則方面很可能產生變化,能否續保存在變數。

百萬醫療險不是神,重疾險不能省

不少人糾結投保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重疾險嗎?

答案是肯定的。

1

百萬醫療險是費用補償型保險,必須以合理且必要的醫療費用發生為前提,賠付金額不會超過治療費用。

適用補償原則,如已從其他渠道(社保、單位補充等)獲得補償,則需相應扣減,且不在約定範圍內的費用無法獲得補償。而重疾險是定額給付型保險,只要確診合同約定的重疾(或輕症)即可獲得賠付,

賠付金額根據購買時保險金額確定,與是否發生醫療費用、發生多少、是否從其他渠道獲得補償無關。因此,賠付額有可能遠遠超出實際治療費用

“比如賈先生患了甲狀腺癌,治療費用10萬元,那麼社保+醫療險賠付,最高賠付上限不可能超過10萬元。而如果他買了50萬元的重疾險,只要確診,即可一次性獲得賠付50萬元重疾保險金,部分產品可能還有癌症額外給付。”百萬醫療險可以作為社保的補充,提升保障範圍和治療品質(比方社保不管自費藥,你可以買中高端醫療險,覆蓋自費藥和私立醫院等)。

但社保報銷的部分和醫療險補充的部分,加起來最多不會超過你看病的實際花費。可是一場大病如癌症,燒錢的可不止醫療費用, 還包括許多隱形損失,如收入損失、家庭成員的投入、康復費用、護理費用、藥品營養費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重疾險來彌補或者轉嫁的。

保險界第一網紅「百萬醫療險」背後的套路

2

再者,醫療險都是一年期險種,沒有例外,你別想著拿一年期的產品,來達到保障終身的目的。而重疾險保障期可選,長期險居多,很多保至終身,一旦投保,不管什麼時候出險,都可以獲得理賠。通常保費恆定,不會隨著年齡變化而調整那是不是說,有足額的重疾險,就不需要醫療險了呢?

也不是,因為人這一輩子,總還是有那麼些非重疾類的毛病要得,所以,醫療險也還是有必要的。

聰明人的做法是,醫保+醫療險+重疾險。

這三重防禦機制,對於身患重疾的家庭而言,是相當給力的保障支持。

如果大家有任何保險相關問題,匯全保很樂意為您解決。

同城精準客戶,免費提供增員

已有10205代理人成功搶到精準客戶

你還在等嗎?點擊 ↓ ↓ 藍字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