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建立养老金调剂制度,是不是现在养老金不够发了?

中央调剂制度,

对我们的养老金有什么影响?

点开上方音频,开始收听。

前段时间,黑龙江哈尔滨7月份养老金“推迟”发放的新闻,引发了人们关注甚至是恐慌。

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退休后的“养命钱”能否按时并且足额发放有着一定的忧虑。

中央建立养老金调剂制度,是不是现在养老金不够发了?

这样的忧虑客观存在,那么有没有专门的制度措施来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呢?

好消息是,一项事关平衡地区间养老基金负担、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重要制度改革,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并且将在第三季度启动资金拨缴工作。

什么是中央调剂金制度

中央建立养老金调剂制度,是不是现在养老金不够发了?

中央调剂金制度,通俗来说,就是各省按照一定的基数和比例,将部分养老保险上交中央,建立一个“资金池”,然后中央再把“资金池”中的钱,按照确定方式又发给各省。

这一收一发是不是多此一举呢?显然不是的。

因为有的省份会交的多但拿得少,等于是做了贡献;有的省份会交的少却拿得多,等于是得到了好处。

这样,客观上就形成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效果,这就是制度中“调剂”的本意了。

为什么要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

中央建立养老金调剂制度,是不是现在养老金不够发了?

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是养老金现在不够发吗?

首先,这种恐慌是不必要的。我们看一个数字:截至2017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43885亿元,可以支持16个月的养老金发放。

其次,在实际运行中,省与省之间的养老金发放压力轻重不一。

我们不妨看一个直观比较:

东部发达省份的基金结余大约占到全国结余的2/3,例如广东省的累计结余就超过了一千亿;同时,黑龙江、辽宁等省份已经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甚至累计结余已经用完,出现基金穿底的局面,需要财政来专门补贴。

中央建立养老金调剂制度,是不是现在养老金不够发了?

此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形象来说,就是各省自己形成一个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池”,每个“资金池”互相隔离,有的池子水满,有的池子已经见底,形成了养老金发放压力畸轻畸重的问题。

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影响到某些省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因此,我们就需要一个制度安排,解决省与省之间基金不平衡问题,把各省的养老保险基金“资金池”联通起来,从全国层面做到“抽肥补瘦”、调剂余缺的效果,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养老金发放压力较大的省份。

这样,从全国来看,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就更有保障了。

中央建立养老金调剂制度,是不是现在养老金不够发了?

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在职人员是不是要多缴费

当然不是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仍旧按照现行政策,不需要也不会再额外缴费,所以,个人负担并不会增加。

通俗来说,缴费负担没有增加,汇集到每个省的“资金池”里还是那么多水,中央调剂金制度就像一个舀勺,把比较满的池子里的水舀一部分到比较浅的池子里。

待遇会不会受影响

中央建立养老金调剂制度,是不是现在养老金不够发了?

同样的道理,中央调剂金制度没有改变现行的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办法和待遇的调整办法,自然也就不影响我们的养老金待遇。待遇不仅不会降低,实际上还增强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能力。

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就够了吗

中央调剂金制度只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第一步。

未来,各省的养老保险“资金池”将不仅仅用中央调剂这样一个“舀勺”来联通,而是打破省与省的界限,汇聚成海,实现真正意义上统收统支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将更有保障。

作者陈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服务等领域的研究。

主播杨扬: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2004年入职从事播音主持工作,2014年开始从事新闻评述工作至今。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亚广联奖等奖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