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錢有技術爲何不大批造殲20? 美專家總算看明白了

中國有錢有技術為何不大批造殲20? 美專家總算看明白了

據最新消息,最新一批殲-20量產戰機已經出廠進行飛行測試,很快就將配備作戰部隊,目前隨著殲-20逐步部署到各前沿部隊,標誌著中國空軍已經基本完成了對該戰機性能的挖掘和了解,並開始進入到了實際裝備應用的階段,換句話說,殲-20已經通過了中國空軍的測試,開始正式挑起了解放軍空中力量的大梁。

中國有錢有技術為何不大批造殲20? 美專家總算看明白了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空軍在整個2017年接收的殲-20數量大約為12架,這意味著成飛每個月的產能大約為1架,遠低於之前每年至少36架的預期,與F-35每天生產1架的極限速度更是差距甚遠,中國有足夠的資金和相關技術,為何殲-20的生產速度還這麼慢呢?美國軍事專家認為,這是因為殲-20之前配備的俄羅斯AL-31FM2發動機交貨速度較慢,同時性能不盡如人意,雖然能夠實現超音速巡航這個重要指標,但是超音速巡航速度相比F-22的1.5馬赫要低得多,剛剛突破音速的門檻。

美專家表示,中國目前低速生產的殲-20為換裝國產渦扇-10B型發動機的改進版本,相比之前俄製發動機的殲-20,渦扇-10B的推力要稍大一些,同時供應完全掌握在中國自己手中,不必和俄方為供貨速度和質量進行扯皮,同時早早換裝國產發動機也為未來殲-20換裝推力更大的新型發動機奠定基礎,畢竟國產發動機都有著較好的延續性。

中國有錢有技術為何不大批造殲20? 美專家總算看明白了

但是殲-20真正的目標發動機渦扇-15至少還需要五年時間才能上機測試,距離最終服役可能還要7到8年時間,在此期間,殲-20的產量肯定要大幅提升,既然無法配備渦扇-15,那麼殲-20要配備什麼發動機呢?答案並非是渦扇-10B,而是一款增加推力版本的渦扇-10IPE發動機,該發動機的推力達到了14.5噸,能讓殲-20的機動性有較大提升,等到這款發動機成熟之時,殲-20生產的第一個小高峰也將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