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是压箱底的投资品

那天和一个资深投行界的人士,在梧桐山下的寒舍,一杯清茶,聊天。

这位投行界的朋友,对投资有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没有的资讯和研究团队,所以也会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人也很nice。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对于中小投资者,没有这么强的信息渠道,我是建议一定要以消费股作为投资的股池,忽略市场上90%以上的标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别人都说消费医药,而我是品牌消费。我是不碰医药股的。这里有几个原因,

首先我是中医,对于现代的化学药,我是天生的不信,我认为他们不能治病,而于事无补;

其次化学药的不良反应都很多,如果是国外,一定会赔的倾家荡产的,国内迟早也会向国外接轨,而$ST长生(SZ002680)$ 注定短命。

中国值得投资的,比如同仁堂,现在增速也一般。所以并不考虑。

所以到最后,就是品牌消费。

在最早做投资的时候,我也喜欢净利润倍增的,最好50%,100%,甚至1000%。但是现在做投资,我对增速的要求不会那么苛刻。最起码,我得看懂增长的逻辑。它的哪怕是20%的增速,是如何取得的,未来能不能一如既往地取得,甚至超预期。

很多公司,净利润增速看着可以,但是营收增速跟不上,风险;营收增速可以,应收账款激增,风险;应收账款可以,负债率极高,风险;净利润营收营收负债看着都可以,但是增长逻辑说不清楚,风险……

在做股票这么多年,真的有个观念一定要有,那就是一波巨幅下跌之后,你有信心能涨回去的,才买。这么多年,巨幅下跌之后能涨回去的,绝大多数都是消费股。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填平巨幅的下跌,才最后走出长牛的走势。

所以我最后说,做投资一定要有慈悲心肠,如果一个公司最近会涨,半年后下跌,那半年后的人就被害惨了;如果半年会涨,一年后下跌,一年后的人就被害惨了;一年内会涨,三年后会下跌,三年后的人就被害惨了。

这样说起来,其实公司到最后真的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少数公司能穿越牛熊,就真的只有那些极品的品种,他们一直涨,一直涨。$贵州茅台(SH600519)$ 就是典范。没准接下来它会跌掉三分之二,但是它还会涨回去(这么说其实是为了不让人随便接受推荐,我没有荐股,只是举例,普通投资者是无法承受本金损失三分之二的。只是举例。)。

我的意思是,说消费股,不等于就是推荐格力电器或者什么美的电器,或者什么苏布尔。包括格力电器,在这么低增速的空调市场,又已经是龙头企业,它的增量在哪呢?我其实是怀疑的。我喜欢消费股,不等于喜欢大众意义上的消费股,我要看到增量,健康的增量。

中国经济,特别是很多高负债的企业,增量有,但是负债和应收账款增加更快。买到那样的企业赚到钱,真的是运气。你要相信运气一直伴随着你才可以,否则下一个雷未必躲得过去。

刚说慈悲心好像是为了拯救未来的接盘侠,其实慈悲心反而会救了自己: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刚好买在下跌段呢?在下跌段,你如何损失本金的时候还有初心,能得到始终。

回过头来,是不是看得懂,又有前景的消费股,让人放心。(作者:望气占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