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市場周報(2018年8月6-10日)

本週,國內棉價上漲,國際棉價下跌;國內棉紗價格穩中有漲,國際棉紗價格繼續走弱;滌綸短纖價格持續走高。

一、國內棉價上漲

本週,農產品走強帶動鄭棉持續走高,下游棉紗價格回暖,推動國內皮棉現貨價格小幅上漲。8月6-10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6254元/噸,較上週上漲41元/噸,漲幅0.25%;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7233元/噸,較上週上漲255元/噸,漲幅1.5%,儲備棉成交量加權平均價15076元/噸,較上週上漲169元/噸,漲幅1.13%。

二、國際棉價下跌

本週,美國對土耳其的制裁引發全球股市下跌,美元指數上漲,疊加美國農業部上調全球棉花產量,國際棉價隨之走低。8月6-10日,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87.19美分/磅,較上週下跌1.62美分/磅,跌幅1.83%;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為96.56美分/磅,較上週下跌0.87美分/磅,跌幅0.89%,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6225元/噸,較上週上漲80元/噸,漲幅0.5%。內外棉價差25元/噸,較上週縮小43元/噸。(詳見附件1)

三、國內棉紗價格回暖,國際棉紗持續走弱

本週,國內紡織淡季逐漸消退,純棉紗價格回暖;外紗量價格持續走低,折人民幣進口成本持續增加;外紗均價高於國產紗價格728元/噸;國內坯布市場銷勢稍有回暖,純棉布價格止跌企穩;受原料支撐,滌綸短纖價格持續走高。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8月6-10日)

注:主要進口來源國C32S普梳紗折人民幣成本為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C32S普梳紗按計徵匯率折人民幣進口成本均價。

四、後市展望

市場動盪頻繁,國際棉價維持高位振盪格局近期中美貿易的進一步加碼,美國對伊朗重啟制裁,與土耳其、俄羅斯外交關係惡化,全球貿易爭端和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引起外匯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憂慮增強,ICE棉價隨國際市場波動加劇。隨著北半球新棉生長進入最後衝刺期,全球高溫持續,不利於包括棉花在內的農產品生長,美國得州缺乏降雨,中國新疆高溫,澳大利亞正遭遇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乾旱,易推升棉價。雖然美國農業部8月實地測產得出,2018/19年度全球產量較7月份預測有所增加,但仍較2017/18年度減產91萬噸,2018/19年度全球庫存消費比降至60.42%,較上年度下降8.43個百分點,基本面一定程度上支撐國際棉價。不過美國挑起的貿易及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引起市場反應劇烈,不時波及國際棉價動盪。

國內棉價平穩運行。

近日銀保監會公告提出加大信貸投放,落實無還本續貸等一系列保障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近期貸款投放明顯加快,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同比多增6237億元,《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傳遞進一步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加強與市場溝通。國內棉花市場方面,2017/18年度儲備棉輪出延期至9月底,有效銜接新舊年度棉花供應,國內皮棉現貨價格維穩,新疆地區3128級新疆棉主流報價在16500-16800元/噸,內地3128級新疆棉報價在16700-16900元/噸,整體走貨一般。下游棉紗價格穩中有漲,紡織淡季有所消退,滌棉混紡紗隨滌短價格上調500元/噸以上,對替代品棉花形成一定支撐,人民幣貶值導致棉紗進口成本增加,進口紗延期裝運、取消合同現象增多,國產紗需求有望提升,國內皮棉現貨價格有望保持堅挺,鄭棉期貨價格隨外圍市場振盪幅度加大。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8月6-10日)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8月6-10日)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8月6-10日)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8月6-10日)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8月6-10日)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8月6-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