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創刊25周年,澎湃新聞牽手《世紀》簽戰略合作協議

7月27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世紀迴響——《世紀》雜誌創刊25週年座談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會上,上海市文史館編研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世紀》雜誌副主編崖麗娟與澎湃新聞總裁、總編輯劉永鋼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世紀》雜誌入駐澎湃新聞的“湃客”頻道,共同探索優質內容共享與深度開發推廣模式,開拓新媒體發展新格局。

《世纪》创刊25周年,澎湃新闻牵手《世纪》签战略合作协议

澎湃新聞總裁、總編輯劉永鋼(左)與上海市文史館編研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世紀》雜誌副主編崖麗娟(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

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王仲偉,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海市宋慶齡研究會會長薛潮,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珏及其他有關單位領導,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史、新聞出版界的專家學者,作者與讀者代表等八十餘人出席了本次會議,座談會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館長郝鐵川主持。

《世紀》雜誌創刊於1993年7月,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的一份綜合性文史期刊。二十五年來,《世紀》依託全國文史研究館人才薈萃的資源優勢,鑑往知今,以“三親”(親歷、親見、親聞)為一貫特色,致力於披露百年中國風雲激盪的歷史變遷,發掘歷史真相,搶救積累史料,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發揮存史資政、以史育人的社會功能。雜誌曾先後兩次入選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已成為在全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文史類品牌期刊。

座談會上,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黨組成員、副館長、《世紀》雜誌主編沈飛德回顧了雜誌創刊以來走過的歷程,介紹了雜誌在新媒體時代的轉型思路。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市歷史學會會長熊月之,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曹旭,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市作家協會主席王安憶,市檔案館副館長、《檔案春秋》雜誌原總編輯邢建榕,市期刊協會會長王興康等先後在會上發言。

《世纪》创刊25周年,澎湃新闻牵手《世纪》签战略合作协议

《世紀》雜誌主編沈飛德(左)做主題發言。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王安憶認為,歷史是附著在時間之上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很難固定下來,而保留歷史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字。我們的歷史往往關注大人物和重要事件,而《世紀》雜誌會關注一些重大事件的褶皺,不為我們重視的小人物的生活。此外,《世紀》雜誌對歷史的劃分也不是那麼機械,它是一本開放的雜誌,我們可以靠近它,提供我們的材料。任何一個人哪怕地位不是那麼高,社會身份也不是那麼重要,甚至於他長時間被遮蔽,但是依然可以在這本雜誌上發表他的認識,他的以往。

近年來,《世紀》雜誌不斷開拓視野,與時俱進,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階段,積極與新媒體融合,互補優勢,合作共贏。自2017年開始,《世紀》雜誌就與澎湃新聞展開合作,開闢“澎湃《世紀》專稿”,收穫了較好的傳播效果。2018年7月新上線的“湃客”頻道是澎湃新聞旗下的全球專業創作者平臺,以成為中國新媒體發展創新基地、全球創作者交流平臺為目標,集納並展示外部優秀作品,倡導自我表達,捕捉時代命脈。現有核心板塊為非虛構寫作、紀實影像、數據新聞。此次戰略合作將緊密雙方聯繫,開拓新媒體發展的新格局。

澎湃新聞創辦於2014年7月,是由上海報業集團推出的、專注於時政與思想的媒體開放平臺,從問世之初就擔當著國內媒體融合先行者的角色。作為第一個直接切入移動互聯網的新聞轉型產品,澎湃新聞實現了網頁版、Wap版、客戶端、微博、微信的全覆蓋,目前移動用戶數已經達到10100萬,日活躍用戶近860萬,用戶主要集中於一二線城市。澎湃新聞傳播力和影響力穩居國內新媒體第一陣營,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雜誌發佈的中國新聞網站移動傳播力總榜上,澎湃新聞在2017年有6個月位列第一, 同時微博、微信等傳播終端影響力均位列前位。

據瞭解,《世紀》雜誌今後將在堅持“獨家、原創、權威”品牌定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視野,在原有的反映近百年來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基礎上,繼續關注社會議題,加強選題策劃,為社會奉獻更具史料價值、更高文化品位的上乘之作。同時在新媒體轉型方面加快腳步,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閱讀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