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口误了?特朗普开始把“双普会”的锅甩给美国媒体

7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大吐苦水:“我被那些报道假新闻的媒体严厉批评,说我对普京太友好了。但在过去,他们称这样的表现为‘外交手法’。如果我说话大声表现严酷,他们又会批评我太粗暴。你们还记得他们以前批评我对金太粗暴吗?伪君子!”

美俄首脑赫尔辛基峰会之后,特朗普因为自己的糟糕表现受到了美国政治圈和媒体圈的“群嘲”攻击。一周来特朗普可以说用尽手段为自己辩护,一会儿说自己在赫尔辛基是口误,死不认账;一会儿又邀普京访问华盛顿,转移视线;现在特朗普干脆说自己在赫尔辛基峰会上表现的很好,只是美国媒体的双重标准,才引发民众的争议。

又不是口误了?特朗普开始把“双普会”的锅甩给美国媒体

特朗普在峰会前后都干了啥?

美国国内反特朗普势力当然没有放过特朗普与普京举行会晤之机,炒作他的“通俄门”传闻。美俄首脑会谈前,美国司法部宣布起诉12名俄罗斯格鲁乌军情机构人员,指控他们通过网络攻击手段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议员立即呼吁特朗普取消16日与普京的首脑会晤。此时的特朗普正在欧洲,怒怼北约和英国领导人忙的不亦乐乎。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物议汹汹之时,不仅拒绝取消峰会,还对媒体表示与普京的会晤将是访欧行程中最轻松的一场

7月16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一对一会谈”,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小范围会谈。据路透社等国外媒体报道“特朗普并未就造成美俄关系恶化的任何事件当众指责俄方”,“连一个贬义词都没有说”。这些私下会晤和闭门会谈到底说了啥,外界都无法准确获知,但是在会谈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特朗普公开表示俄罗斯没有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公开否定了美国情报机构的调查结论,并把美俄关系跌至谷底归因于双方“都有错”。特朗普的这一言论引起美国政坛和舆论的强烈不满。

7月17日,特朗普返回美国立即开始救火,他自称是对俄罗斯最强硬的美国总统,强调自己支持情报部门的结论,在赫尔辛基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只是口误,为自己辩护。特朗普大言不惭、公开说谎的做法,引发美国舆论的强烈愤慨,美国媒体纷纷以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说谎进行对比,要求发动对特朗普的弹劾

7月18日,特朗普又掉转枪口,强调俄罗斯并未对美国的安全造成威胁。7月19日,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又公开宣布,特朗普有意邀请普京今秋访问华盛顿。很明显特朗普在灭火无效的情况下,准备以暴制暴,打算利用共和党议员担心中期选举结果必须与他站在一起的契机,不再顾及美国媒体和民主党对他的攻击,强行推行他俄罗斯和解的政策,准备用与俄罗斯和解的具体步骤和实际效果让反对的声音闭嘴。可以说,特朗普公开在推特上攻击美国媒体“双重标准”也是他强硬应对方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接下来,特朗普与美国媒体之间的冲突可能会更加激烈

又不是口误了?特朗普开始把“双普会”的锅甩给美国媒体

特朗普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民众和舆论早有看法

真的是媒体双重标准吗?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说舆论对他的攻击是双重标准,此前在应对媒体对他“骨肉分离”的移民政策的抨击时,特朗普也在攻击媒体的双重标准。为什么美国媒体总是对特朗普双重标准呢?难道他自身真像自己说的那样是一个“稳定的天才”没有任何错误吗?事实上,特朗普更像是在混淆视听。政治家针对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环境之下,必须有完全不同的行为风格和语言逻辑。媒体之所以攻击特朗普在新加坡峰会上过于强硬,在赫尔辛基峰会上过于软弱,正是基于这一点做出的判断。新加坡峰会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与一个小国之间的对话,特朗普过于强硬,让美国的霸权主义彰显无遗,当然会损害美国在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形象。

而赫尔辛基峰会,美国面对的却是俄罗斯这样一个一流强国,双方实力相当。在这个时候特朗普表现得过于谄媚,媒体当然会作另一番解读。特朗普是否通俄?是否有不为人知的证据被普京掌握?特朗普姿态过低,在新加坡峰会可以理解为谦逊,在美俄峰会就会被理解为有损国格,这是非常正常的舆论反映。

特朗普把对待俄罗斯和东亚小国混淆在一起,还想证明是媒体的双重标准,不是彰显自己的无知,就是在贬损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又不是口误了?特朗普开始把“双普会”的锅甩给美国媒体

赫尔辛基峰会之后,特朗普陷入美国政坛和民众的一致攻击之中,方寸已乱。最近这个阶段,特朗普可谓是四处出击,不断寻找各种有利于自己的细节,以攻代守。“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对待特朗普这种胡乱撕咬的“疯狗”,不要跟随他的节奏起舞,只要抓住他通俄和说谎这两条关键问题一直猛打,就可以让特朗普彻底哑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