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說的「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很多農村俗語、農業諺語都是老百姓幾千幾百年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有著一些人生哲理和為人處世的道理。

農村常說的“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一人不進廟。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以前老百姓生活的都很困難,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大有人在,正是因為這樣,人們大多相信“命運說”,緊衣縮食或者一些達官貴人捐贈香火建造寺廟、道觀等,這裡就會常年供奉一些瓜果梨桃、各種糕點,盛裝的容器也因寺廟、道觀級別高和香火旺盛有一定的價值,如果一個人進廟裡,廟裡的這些東西一旦有丟失,大家往往會將此人定為“偷盜者“,對於清白的人來說無緣無故的遭受不白之冤,非常的不值當。所以聽老人言(一人不進廟)吃飽飯。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廟裡往往威嚴且有咄咄逼人的儀式感,廟內供奉的各家神佛面露兇相,加上光線等原因,一個人進去多少會後背直冒涼風的緊迫感。所以結伴去請香供拜為妙。

農村常說的“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二人不看井。來源於類似於那種“轆轤”(那種村裡或者大宅院裡公用的井),這種井作為生命源泉(生活必需品),很被大家重視,很多人受了冤屈後選擇解決生命的方式——投井,圖財害命後也將人投入井中為防被發現。所以兩個人一起去井邊,如果其中一人落井,另外一個人即便渾身是嘴都說不清;如果就是想害你的人,那不是平白給對方增加一個害你的機會嗎?

農村常說的“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三人不抱樹。基本上和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一個道理,“猴子抬石頭卻砸腳”和它也類似,講的就是三個人幹活互相攀比,一個人動了歪心思不使勁,另外兩個抬樹的要麼多幹要麼也都這樣想,結果砸了三人的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