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令狐楚:李商隱的「駢文老師」,憑一篇文章平息了兵變

令狐楚與初唐十八學士令狐德棻同族,五歲就能寫文章。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與狀元尹樞同榜進士及第。

當時李說、嚴綬、鄭儋相繼任河東節度使,都尊重令狐楚的才華和品行,召引他在幕府任職,從掌書記直到判官。德宗愛好文學,每次察看從太原府來的奏章,必然能認出令狐楚的手筆,多次讚美不已。

唐朝宰相令狐楚:李商隱的“駢文老師”,憑一篇文章平息了兵變

令狐楚才思俊麗,以古文大家聞名,尤善四六駢文,被譽為庾信之後的古文文宗。他常與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詩“宏毅闊遠”,尤長於絕句,在天平軍節度使任上舉薦李商隱,並傳授其駢文技巧,為一時傳為佳話。

認識令狐楚是李商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後來的生活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令狐楚幫助李商隱進入士大夫的社會階層,同時也使他捲入了黨爭的旋渦。

唐朝宰相令狐楚:李商隱的“駢文老師”,憑一篇文章平息了兵變

從太和三年(829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開成二年(837年)令狐楚去世,他們一直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係。李商隱以謙卑誠懇的態度贏得了令狐楚的信任,有一件事可以表現這種信任的程度:令狐楚在病危之際召喚李商隱來到身邊,要求他代為撰寫遺表——這並非普通的遺書,而是要上呈給皇帝的政治遺言。令狐楚本人就是這種文體的高手,而他寧願讓李商隱幫助完成自己一生的總結。

唐朝宰相令狐楚:李商隱的“駢文老師”,憑一篇文章平息了兵變

令狐楚的文章有多好?據《舊唐書》記載,鄭儋死後,軍中一片混亂,眼看就要發生兵變。情急之下,。果然一天子夜,一些士兵手持大刀將令狐楚抓了出來,並強迫令狐楚馬上起草遺表。令狐楚臨危不懼,在白刃環立之中,在眾將士虎視眈眈之下,他淡定地拿起筆寫遺表,寫完以後還大聲的念給他們聽。

唐朝宰相令狐楚:李商隱的“駢文老師”,憑一篇文章平息了兵變

結果,將士們聽了竟感動的痛哭流涕。令狐楚只憑借一篇文章就令軍中將士們信服於他,令軍心大定,制止了兵變的發生,無形中平息了一場災禍。自此以後,令狐楚名聲大震。

唐朝宰相令狐楚:李商隱的“駢文老師”,憑一篇文章平息了兵變

除了文采出眾,在為官方面令狐楚也是治政有方。在鎮守袞州時,正值州中大旱,一時米價飛漲。

令狐楚召來衙吏問道:“現在米價多少?”“袞州有多少倉?”“每倉可存放多少米糧?”然後數著手指自言自語說:“現在米價甚高,如果把州中所有倉庫中的米按舊價賣出,就可以對付這次大旱的缺糧了。”

唐朝宰相令狐楚:李商隱的“駢文老師”,憑一篇文章平息了兵變

這番“自言自語”被一旁的隨員聽到,不久就傳遍州內,百姓都知道官府將出售倉米,富商於是爭相把所有屯積的米低價賣出,米價迅速跌回合理的價位。

歡迎大家閱讀“上馬擊狂胡”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歷史,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