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大唐王朝發跡於太原,故而將太原定為北都,與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為“天王三京”。

唐代的太原城,有內三城、外三城之說。內三城屬於晉陽縣,其一為大明城,其二為倉城,其三為新城;外三城,橫跨汾河兩岸,西城為晉陽縣,東城為太原縣,連接兩城、橫跨汾河之上的是中城。唐太宗李世民對晉陽最為看重,在他傳世不多的詩文中便有一首《晉祠之銘並序》,其中盛讚北都太原:“臨汾川而降祉,構仁和以棲神。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千仞,恥崑崙之非奇……”女皇帝武則天,本是幷州文水人,對故鄉更是情有獨鍾;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多次駕幸北都,他在一首《晉陽宮》的詩裡歌詠太原:“緬想封唐處,實維建國初。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餘。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在這位風流天子的眼裡,北都太原是龍騰鳳舞的城市。作為北都的太原,不僅成就了大唐王朝,而且為國家貢獻了一批棟樑之才,如溫大有、溫彥博、溫大雅、王珪、狄仁傑等等傑出的名吏,都是河東太原人。更重要的是在國家處於危亡之際,許多名將如郭子儀、李光弼、裴度等等力保太原,數次挽救了唐王朝的命運。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明代《歷代古人像贊》中的狄仁傑畫像

在今天太原小店區的狄村境內,有一處狄公花園,此外,在不遠處的東山上,還有一座白雲寺,相傳是唐代名相狄仁傑的家廟。狄仁傑是初唐時期最傑出的宰相之一。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青年時代就很有才幹,當時的大畫家閻立本驚歎:“君可謂滄海遺珠矣。”在閻立本的竭力推薦下,狄仁傑擔任了幷州的司法功曹,以後又出任了大理寺卿,在掌管審獄量刑的過程中,狄仁傑展示了不俗的政治才幹。一年處理了上萬件冤案,無一上訴,公正廉潔之名不脛而走。武則天將他破格提拔為宰相以後,剛正不阿的狄仁傑一方面與當時的酷吏作鬥爭,另一方面整頓吏治和外交,發展農業生產。狄仁傑對李唐王朝有再造之功,武則天晚年,曾經打算把帝位傳給侄兒,但經過狄仁傑反覆勸說,最終武則天將兒子李顯重新迎回了朝廷,立為太子。此外狄仁傑還舉薦了張柬之等幾位出色的人才,擔任宰相。在狄仁傑去世之後,年邁的武則天痛感朝堂空矣。由狄仁傑舉薦的張柬之等重臣,後來在武則天病危之際,發動了擁立太子李顯的政變,李唐王朝再一次重新掌握了政權。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太原白雲寺,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是有一年盛夏,身為宰相的狄仁傑回故鄉幷州省親,儘管一路上赤日炎炎、酷暑難耐,但狄仁傑的頭頂始終有一片陽光隨著他前行的方向移動,為他遮住了暴曬的烈日。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回家以後,那片隨行的陽光就停留到了離狄村很近的東山一帶。這時正好狄仁傑的母親提出來想蓋一處家廟,有人建議廟址可以選在那片白雲遮擋的東山腳下,狄仁傑同意了,這就是後來的白雲寺。白雲寺建好以後,多少年來,一直是太原地區最興旺的朝香拜佛的名剎。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白雲寺

盛唐年間,爆發了安史之亂。如果沒有郭子儀、李光弼力挽狂瀾,如果沒有太原城民的鼎力支持,恐怕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就走到歷史的盡頭了。名將郭子儀、李光弼正是在太原城民的厚擁下,建立了他們不朽的功勳。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安史之亂軍隊路線圖

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爆發,擔任朔方軍節度使的郭子儀,在官軍紛紛敗退之際,立即轉戰河東,利用太原的有利地形,力保唐王朝的根本。當時,長安、洛陽兩京已落入叛軍手中,在郭子儀、李光弼看來,只有北都太原是復興重鎮。太原,從軍事地理上來講,處在北方高原的中心位置,東下可徵洛陽,西行可取長安,佔領太原,就意味著洞開了兩京的門戶,所以,他們毫不猶豫拿下了太原。唐軍擁有了太原,隨後就收復了兩京。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郭子儀畫像

面對功勳累累的郭、李二將,糊塗的唐肅宗表面上感激,實質上產生了猜忌。不久,皇帝就解除了郭子儀的兵權,命令宦官來統領河東軍隊。結果屢戰屢敗,唐王朝不僅重新丟了兩京,而且助長了敵人的氣焰。河東唐軍為此發生了兩次兵變,要求朝廷重用郭子儀、李光弼。每次危難時刻,郭子儀不記前嫌,單槍匹馬回到太原,迅速安撫了部隊,繼續開展收復失地的戰鬥。

流亡在靈武的唐肅宗,為了加強身邊部隊的戰鬥力,後來命令堅守太原的郭子儀率領河東主力到自己身邊來。只留下李光弼率領少數人馬繼續防守太原。在這樣堅苦卓絕的條件下,身為河東節度使、北都留守的李光弼,主動率師從太行山出發東征河北,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可是由於唐軍主力在關中戰場接二連三失利,李光弼萬般無奈只好退回了太原。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李光弼畫像

史思明乘機帶領十萬叛軍包圍了太原,而城裡的李光弼的部隊不過萬人,彼此力量對比極為懸殊。在這種情況下,有的部屬向李光弼建議:面對強敵,我們應當儘快加固城牆,以免發生不測。而李光弼卻胸有成竹地說:“太原城方圓四十里,敵來我修,是徒勞我方。”他不泥兵法,採取了敵變我變的防禦策略。開始,叛軍進行集團衝鋒,李光弼製造了二百人一起拉動的大石車,一炮打去,敵人死傷一大片。敵人眼見強攻無效,於是臨城建造高樓,企圖通過搭駕雲梯,突破太原城。李光弼隨機應變,從底下開掘地道,致使敵樓倒塌,史思明無可奈何……雙方僵持了好長時間,最後,李光弼採取詐降戰術,擺出一副準備投降的樣子,表面上與敵人談判,使敵人放鬆了警惕,然後出其不意襲擊敵人,是史思明的十萬大軍損失了一多半,敵人只好望城興嘆,灰溜溜撤出了太原。

太原保衛戰的勝利,鼓舞了唐軍的士氣,安史之亂髮生了轉折,唐軍漸漸在各個戰場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最終平定了這場叛亂。

郭子儀、李光弼為人嚴肅、治軍嚴謹,手下人對他們極為敬佩,在鎮守河東太原期間,一聲令下,軍容頓時煥然一新。

太原,對於唐王朝來說,不僅是其發跡祖地,而且是唐王朝的復興之地。郭子儀、李光弼正是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想方設法堅守了這座英雄的城市,保住了唐王朝的關鍵命脈,最終,起死回生般地挽救了唐王朝。英雄的太原守令郭子儀,結局非常圓滿,滿門封王封侯,貴同皇室,壽極而終。而另一位太原守令李光弼,也因為智謀出眾、以少勝多、屢創奇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的一代名將。

平定安史之亂後,唐王朝新的矛盾又凸現出來,這就是藩鎮割據。許多地方諸侯擁兵自立,直接影響到了國家的統一。尤其是太行山以東的河北諸鎮,隨時有發生叛亂的可能。為了確保國家萬無一失,唐王朝數次派當時平定淮西吳元濟叛亂的晉國公裴度擔任河東節度使兼太原尹,鎮守北方最重要的這座城市。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裴度 (輔佐憲宗開創元和中興)

“雖有逍遙志,其如磊落才,會當重入用,此去肯悠哉。”裴度節制太原以後,迫使河北山東等地的割據軍閥紛紛歸順了朝廷,唐王朝出現了"元和中興"的局面.裴度先後侍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官至中書令。裴度是唐朝後期最有作為的政治家,最後一次到太原任職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仍然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竭盡全力為太原辦了不少實事。如浚通了龍泉、晉水兩個大型的水池,不僅成為北都的一道景觀,而且造福了當地百姓。

如今,在裴度故鄉山西聞喜縣裴柏村,矗立著一塊醒目的<>,此碑由唐代文學家韓愈撰文,清代著名書法家祁寯藻書寫,碑中詳細記述了裴度平定淮西叛亂的豐功偉績,被稱為史、書、文三絕。

白雲寺

太原白雲寺位於太原市東南,俗稱南十方院。始建於唐,原為名相狄仁傑為母還願所建之觀音堂。歷代多次增修,明崇禎十三年(1640)建淨業庵,後更名清涼寺,清康熙二年(1663)天澤和尚建大雄寶殿,落成後取名“白雲寺”,命名乃取自飄浮在狄仁傑頭上的白雲停在紅土溝上空的傳說。現為太原市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太原市規模較大的佛教道場。

白雲寺四周古木環抱,濃蔭四蔽,景色幽邃。該寺利用紅土溝高低地勢鑿修磴道,拾級而上是山門殿,殿額高懸“白雲寺”三個貼金大字,左右門的門楣上書“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獅一對,給人一種幽深肅穆之感。殿內四角塑四大天王,大肚彌勒佛端坐殿中央,彌勒佛背後是韋馱。韋馱身穿鎧甲,手執金剛杵。韋馱的塑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另一種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韋馱手執金剛杵的姿勢很有講究,據佛門規定,凡是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的寺院,是接待寺。反之韋馱杵拄地、右手叉腰的寺院,即為不是接待寺,遊方僧尼一望便知。此寺的韋馱雙手合十,橫寶杵於兩腕上,顯然是接待寺,所謂接待寺,是招待十方遊方僧,故此寺又名“十方寺院”,簡稱“十方院”。由於此寺位於城南,又稱“南十方院”。與城北有“北十方院、”之稱的千壽寺相對應。

後院正中是大雄寶殿,東廂為大士殿,西廂為地藏殿。院內古木參天,環境清幽。其中的白皮松,高約30米,是珍稀樹種。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雙目微睜,面相慈祥,踟趺坐在蓮花上,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山西通志》又載:“雍正九年(1731年)僧瞭然重修建毗盧閣。”此閣在大雄寶殿的後面,分為兩層,由於上層供毗盧佛而得名。《山西通志》載:“康熙丙寅二十五年(1686年),都司(官名)陸君興建藏經閣五楹,四十六年(康熙)僧平山重修。”此閣也是兩層,於1959年1月毀於火。

平淮西碑

平淮西碑,又名韓碑,由唐代文學家韓愈撰文,記述了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裴度平定淮西(今河南省東南部)藩鎮吳元濟的戰事。韓愈的《平淮西碑》寫得古意盎然,桐城派大家張裕釗贊為“此文自秦後,殆無能為之者,……殆欲度越盛漢,與周人並席矣。”

此碑寫的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平定淮西(今河南省東南部)藩鎮吳元濟的戰事。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陷入了中央與藩鎮的長期苦鬥之中,王朝已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當時邊疆內地,藩鎮四起。其中,從公元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唐開始,“蔡州之不廷授,於今五十年,傳三姓四將,其樹本堅,兵利卒頑,不與他等”。也就是說,從李希烈到吳元濟,這些叛唐之將佔據蔡州已經50年了,事實上形成了國中之國。當時吳元濟手握重兵,據地千里,對大唐威脅甚重。為了平定淮西,唐憲宗下令討伐叛賊。由於用兵不利,平淮之戰雖連打幾年,卻收穫甚微。最後,才在朝中重臣裴度統領下,由部將李愬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10月乘敵不備,採用掏心戰術,以三千兵勇,借風雪一夜,突襲吳元濟老巢,在蔡州活捉敵魁吳元濟。此一戰不僅結束了長達5年之久的平叛,結束了蔡州長達52年的割據局面,穩定了大唐基業,也讓裴度、李愬一戰成名,為萬民仰望。這就是史稱“李愬雪夜入蔡州”的由來。作為歷史上的著名戰例,這段歷史自然被載入史冊(直至後來被選入中學生的課本當中),足見其深遠的影響。而《平淮西碑》正是在這場戰鬥之後,為了表彰這些人的功績,由皇帝授意撰文立碑,以示後人。在今天看來,這本是一樁文壇佳話,在當時卻引發了一場驚動朝野的麻煩官司。

名都自古并州——大唐北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