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哈佛心理学家提出六点建议

父母希望孩子成功,无非是为了孩子能够生活幸福。可是,就在大人用尽各种方法逼孩子学习上进,付出所有人力和财力让孩子提高孩子的特长时,孩子的心理健康总是被忽略。 现在都喜欢追捧“成功教育学”, 强调“精英教育”,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任何时候,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永远是极少数的人,而大部分人在中间,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在金字塔的底端。

当然,努力并非坏事,人的一生必须要努力活出自我,才不枉费此生。但努力的方向并非一定要成为顶端的星星,还可以成为底部快乐的基石。 追求是一件好事,但追求的心态要好,若一生纠结,焦虑,则得不偿失。换句话说,孩子应当有拼搏的精神,更要有在平常生活中享受快乐的心态。现实是,大部分的人都将平平常常渡过一生,如何赋予这份平常以充实和幸福,也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哈佛心理学家提出六点建议

所以,家长在鼓励孩子上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在平凡生活中提高幸福感的能力。对此,哈佛心理学家给出六点建议:

1. 用心多陪伴孩子

一个幸福的家庭会滋生一个幸福的孩子,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哪怕是工作再忙,下班后也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下当天的生活,哪怕只是聊聊天,问问孩子学校的事情,讲讲自己的心情。人需要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亲人之间更要懂得打开心灵话匣。这不仅会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让他学会交流与倾听。

2. 心里有话就说出来

人生大部分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之间的烦恼大多由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引发。哪怕是亲密关系,仇恨,猜疑,误解大都起因于“不会说话“。人有时候有话不直说,不好意思说,不敢说,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会引起很多误解。因此,从孩子小时候,就在家里建立更加公开的沟通环境,让孩子明白:只要心里有话,就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之后,才知道问题需要怎么解决。

3. 给孩子示范:如何解决问题

生活中总是大事小事,问题不断,人就是在处理一个个问题中渡过。回避问题永远不会让自己轻松,反而会让问题成为压在心头上的重石。所以解决问题之前最重要的是面对问题,而不是转身走开。孩子也会面对一个个问题,他们要学会处理,而如何处理,大人就是最好的老师。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这时大人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去化解矛盾,与孩子进一步沟通,必要时要联系对方父母,双方一起坐下来把事情谈开。或重归于好,或从此不相往来,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和孩子梳理这个问题,如果心里觉得它是一个疙瘩,就把它解开。

如何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哈佛心理学家提出六点建议

4. 让孩子养成感恩的习惯

记得别人的好会增加自己的幸福感,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成理所应该,世上没有人理所应当对你好。因此,要感谢别人的善意、善举和帮助。 哪怕是很微小的帮助,都要懂得感谢。记住对自己好的人,忽略不好的,毕竟,生命太短,不要在对自己不好的人身上浪费时间、积累回忆。

5. 注意孩子的“破坏性”情绪

这些情绪包括生气,羞耻,嫉妒等,这些情绪长期在心中积累,对健康不利,也会大大影响自己的生活幸福感。观察到孩子有这些情绪时,要帮助孩子认识它们,并告诉他们这很正常,先学会与情绪相处,然后再慢慢把它们疏解掉。

6. 给孩子描绘更大蓝图

大人总跟孩子说未来,说以后。可在孩子眼里未来就是下星期,以后就是第二天。在他们眼里,过年都是遥遥无期的。他们不知道多年以后,可能会忘记让自己产生烦恼的小学女同学;他们也不明白,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还可以遇到很多人,还可以走很多路,也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甚至,会去火星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家长要给他们这幅图画,放到宇宙中,一切都是渺小的,因此烦恼都不是烦恼了;但探索的空间,却还是那么大。

想要孩子幸福,大人首先就要过得幸福,一个愁眉苦脸的妈妈养不出爱笑的孩子,一对满心焦虑的父母不可能让孩子活得轻松。因此,大人也要时常问问自己:你幸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