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偏激不合群,造成孩子缺少“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你该知道

儿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奶奶接送他上学、放学。经常听到奶奶说到班里的一个男孩,爸爸妈妈是做生意的,家里经济条件很好,请了保姆,平时都是由保姆接送上幼儿园。从儿子的日常分享中,也了解到这个孩子平时也会经常向同学炫耀他的名牌衣服、运动鞋以及家里开的好车,住的别墅。唯一很少提到的就是他的父母。

后来听一个家长说,这个男孩的家里确实很有钱,但是父母很忙,几乎没有时间陪他。平时除了保姆,家里就是爷爷奶奶了,看着条件很好,但是娃也可怜,父母的关注太少了。而且这个孩子的性格也有点偏激,容易和同学产生矛盾,小朋友都不太喜欢和他玩。

乍一听,我们会觉得这个男孩的生活条件真好,他太幸福了。可是细一想,这个孩子真的幸福吗?缺少了父母的陪伴,缺乏亲情的滋润,想必孩子的内心也是一片贫瘠的。哪怕他有最新的IPAD,可以享受豪华大餐,也弥补不了他在亲情上的缺憾。

一、家长的哪些行为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的幸福指数降低,往往是家长的这些行为造成的:

1.穷养孩子

现在很多父母为子锻炼孩子能吃苦,都奉行穷养男孩的教育法则,这种做法真的好吗?其实不然,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条件,受父母能力的局限。父母做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也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两者并不冲突,而不必一味追求穷养。否则孩子长期缺乏物质滋养,容易上当受骗,而且羡慕嫉妒别人所拥有的物质条件,自己的幸福感也会降低。

2.对孩子过于冷漠

如今很多年轻的父母过于依赖网络,平时手机不离手,对孩子只有物质的给予,而缺乏亲子陪伴,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幸福指数也会降低。

性格偏激不合群,造成孩子缺少“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你该知道

3.父母爱争吵

父母之间有矛盾,如果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孩子看不到父母之间的和睦关系,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本身也缺乏安全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不会感觉到幸福的。

4.父母过于唠叨

父母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唠叨的话,孩子会比较厌烦,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长期下来,孩子的幸福指数也会降低。

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在快乐的环境中幸福的成长。而当下很多人都会因工作、家庭的各种琐事影响心情,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孩子,孩子的幸福感降低,这就需要家长反省了。

二、孩子缺乏“幸福感”的表现:

缺乏幸福感的孩子也会有一些异常的行为,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害羞

缺乏幸福感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的过于害羞,比较敏感,容易自卑,爱哭,其实通常也是不自信的表现。

2.有暴力倾向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好,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情绪,孩子的性格会比较暴躁,而通常的发泄办法,可能除了吼叫之外,也会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其实,这也是孩子内心脆弱的表现,缺乏幸福和安全感。

3.爱咬手指头

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经常缺乏交流,父母不懂孩子的想法,会造成孩子情感的缺失,形成焦虑的情绪,而孩子紧张起来的表现,就是爱咬手指头。

4.经受不起挫折

父母的关爱度不够,孩子的情绪化比较严重,对自己的信心不足,面对挫折也很难接受,容易产生不安、焦躁的情绪。

性格偏激不合群,造成孩子缺少“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你该知道

孩子缺乏幸福感的表现还有很多,这需要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感觉到幸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有益的。当然,孩子的幸福感并不仅仅来自于父母,也有一些自身的因素影响。

三、孩子的“幸福感”源自于什么?

孩子的幸福感源自于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对感情和谐的父母,有父母的优质陪伴,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幸福源泉。

1.幸福的家庭

不管孩子的家庭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有亲情的温暖,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幸福。这得益于家庭成员互相之间的关爱和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而这是物质的满足所无法赋予的。

2.感情和谐的父母

父母之间有很好的感情,家庭自然幸福和谐。孩子感觉到父母之间的爱以及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会感觉到幸福。

3.父母的优质陪伴

父母有品质的陪伴,可以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也更易产生幸福感。

孩子的幸福感建立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上,而幸福的家庭则来源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爱和责任。特别是父母对孩子有尊重,有关爱,有陪伴,有交流,让孩子感觉到爱的温馨,当然也会幸福感满满。

四、给孩子建立“幸福感”,家长可以怎样做?

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并不是物质的满足,而一种精神的富有。家长做到这几点,可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数。

1.尊重和鼓励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较优秀,因此也会对孩子比较严厉,孩子一旦犯了错,也会严加指责和批评。优秀的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励孩子改正错误,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更好的进步。

性格偏激不合群,造成孩子缺少“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你该知道

2.严肃之余不忘关心孩子

很多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之后,往往会冷漠对待孩子,这也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暴力表现,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所以,在批评孩子之后,也要学会关心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适当给予安慰。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同时,也会感觉到父母的温暖和不放弃。

3.给孩子爱的拥抱

孩子也会缺少安全感,如果父母经常给孩子以爱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孩子自然也会感觉到幸福。

4.给孩子温暖的笑容

孩子是比较敏感的,父母细微的表情变化,也会让孩子惴惴不安,会产生各种猜测,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情。无论你的情绪多么糟糕,都不要忘了给孩子以微笑,孩子看到父母笑了,心里踏实了,这也是一种鼓励,也能表现父母对孩子的认可,孩子也会感觉到幸福。

5.要做讲道理的家长

在孩子的问题上,要做到有商有量,遇到问题,大家做下来认真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做讲道理的家长。这样孩子感受到尊重,也会相信父母。

家庭和父母是孩子幸福感的来源,而父母就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在幸福快乐中健康的成长,相信孩子也会更加的优秀!

今日互动话题:你知道孩子的幸福感来自哪里了吗?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幸福吗?你为孩子做到了哪些呢?如果你有更多更好的分享,欢迎留言讨论!

-----------------------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皮球儿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