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丿Seduce-希丶


作为一个本土的在读博士生,我对目前国内博士生的就业前景稍微有一些了解。下面就根据我自己了解的情况,简要说一下。当然,我自己是经济学专业,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可能差异比较大,因此我说的只适合于经济学专业,供大家参考。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来说,就业方向大体有三个:一是去高校当老师,将来以教学和科研为自己的主业;二是去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所谓的“业界”;三是去考公务员,尤其是选调生。


去高校当老师,可以说是博士生首要的就业去向,也是绝大多数硕士生选择读博的原因,事实上,博士生中的大多数最终也确实去了高校。进入高校之后,可能只有极少数会成为学术圈中的顶尖人才,绝大多数人还是过着平庸的生活,为了事业和家庭而操劳。我目前所在的学校是南方某“双一流”大学,在国内的综合排名大约为20多名。从历年就业的情况来看,只能说有好有坏,这和个人的学术能力密切相关。


若干年之前,我们学校经济学博士毕业之后,有去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例子,那时候的就业可以说相当不错。近些年,随着博士人数的增多,海归回国的冲击,以及高校岗位的饱合,博士的就业状况在逐步恶化。从这几年来看,能去985大学谋得教职的博士越来越少了,两三年前有一个师兄毕业后有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和厦门大学三个选择,可以说是相当不错,最后他选择了厦门大学。今年有一个女生去了湖南大学。除此之外,没有听到过其他能去985大学的例子。不过普通211大学的例子倒是不少,其中,西南财经大学几乎每年都有人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有两个同学过去。前面举的都是就业去向比较好的例子(对于博士来说,就职高校的层次,往往是评判工作好坏最为重要的指标),其他较为普通的高校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厦门会计学院等。当然,我这里评价就业好坏的标准,基本就是就业高校的档次,没有考虑收入。事实上,许多看似比较普通的高校,往往会开出非常诱人的待遇,包括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以及对配偶、子女的优惠待遇等,这可能也是许多博士生毕业之后选择普通高校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其他就业方向,今年有一个女生去了深圳的平安保险(好像,不是很确定),据说实习期结束之后,工资大约在1万左右。还有一个同学,听说想去工商银行之类的单位做博士后。有一个男生,考了老家(西部某省份)的选调生,将要去当地的国资委任职。我硕士时的一个同学,也是男生,博士毕业之后去北京大学做博士后,听说现在考上了GWY发展研究中心的公务员,听起来相当不错。


我上面说的,都是我自己身边的例子,而且全部是经济学专业的情况,不同专业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关于其他专业博士就业的情况,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常四荒学经济


从就业率来说,博士可以说几乎是100%就业,毕竟一年全国也就招七八万博士,与六十多万的研究生,九百多万的高考人数相比,占比非常小,是尖端吧。

但就业也有好坏之分啊,博士有几个等级吧,海外一流大学的,比清华北大厉害高校的博士,清华北大中科院的博士,其他985博士,211博士,双非本科博士,当然学校越好就业越好,但是博士还有就是看你的学术成果,这个有时候比学校还重要。

博士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三个,一,去高校教书,二,研究所,三企业。高校一般都有安家费,科研启动金等,研究所和企业则是以工资高吸引人才。三者无所谓优劣,想搞学术去高校研究所,想搞应用去企业或研究所(企业下属)。

总的来说,就业前景不错,在目前没有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本科研究生都扩招了),就业不错,尤其这几年,高校开出的待遇都非常不错。


卓别勋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博士生总体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尤其是最近两年,好多高校为了升博(申请博士点),大规模的招聘博士,而且都是给编制,一般少的都招三四个,多年甚至十几个,仅此而言进高校的路径非常宽敞。我之前分析过,进不了211、985,可以去普通的二本院校,进不了一流、二流,可以去三流、四流高校,实在不行,还有民办高校和职高,总有一款适合博士的学校可以去。无论你是海归,还是985高校,还是211,纵然是普通高校的博士,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进高校只是博士就业路径之一,理工科的去企业做研发的也比较多,社科类和理工类也有去企业,包括国企也私企都很多,而且我发现很多企业在招聘博士的时候,是不设门槛的,只要有博士学历,甚至不限专业,譬如碧桂园、连我们社会学这么冷门的专业都招。这些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的理工科博士去华为和阿里的也比较多,因为其丰厚的薪资福利待遇,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加入。文科、经济和管理的还可以去银行,做博后或者直接进入战略部门。各明企争先恐后对博士抛出橄榄枝,一方面是由于学历高,有利于提升人才队伍档次,对外宣传的时候好看,博士可以装点门面,但是更重要的在于经过严谨、高效的博士培养机制,博士人才不仅高起点,知识准备丰厚,更具有前瞻性和国际性的思维,能够与世界接轨,能洞悉和觉察国内的政策风向标,能够把握大局,也能掌握细节。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博士进入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其相关事业单位。进入政府部门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考公务员,中央的各部位有针对名校博士的内部特招名额,也可以自己参加国考。二是通过选调生的方式直接进入组织干部的考核系列,有很多直升提拔的途径,选调生到地方,直接享受副处级待遇,一年后有机会挂职副县级的实职,为博士从政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道路。还可以进入研究中心,研发中心走研究员系列的,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

总之,只要你肯读、愿意读,并读出来,顺利毕业,不怕没有出路。但是读傻了,中途而退,读抑郁了,那也是不划算的,所以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