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丶柒言
只存钱不花的人,就像是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媳妇去,天天放在家里看着,什么也不做,要的是一种心里的满足感,光是看着就已经很满足了。
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只存钱不花钱的人,说白了就是缺乏安全感,不断的需要金钱的积累给自己安全感,只有看到自己银行卡的数字不断往上涨的时候,心里才会觉得踏实,才能安心的睡个觉。
这样的人太看重钱,都忘记了看重钱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此看着钱就是因为他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如今的为了钱而放弃了生活,这不是典型的买椟还珠么,这样的人搞反了生活与金钱的关系,其实特别可怜。
昭烈名臣
很多朋友总是嫌弃那些只存钱不花钱的人,认为这是小气的表现。
还有人专门跑来问我,老师,你怎么看待生活中只存钱不花钱的人?你觉得他们小气吗?
不!我不觉得这是小气。只存钱不花钱,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以后有事问人借钱。
有些朋友平时吃喝玩乐,右手挣钱、左手花钱,月月花得精光,看着是非常潇洒。但是,这样的生活压根就经不起风雨。万一哪天遇到了紧急的事,需要用钱,这些月光族就要傻眼了。
有句话叫做“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借钱,是特别难的事儿。
你需要放下自尊、面子,张嘴去求别让人借钱。而且,就算你放下了自尊去问人借钱,别人也不一定会借给你。
所以,为了避免有事来了问人借钱的尴尬,不如平时节省一点,多存点钱,少花点钱。
万一将来有事要花钱,咱自己能扛得住,不用张嘴问别人借。
第二个原因,就是穷怕了!
我有个姨外婆就是这种穷怕了的人。
以前她家里穷,又要养5个孩子,她除了努力干活挣钱,就是拼命省钱。有将近十年没吃过肉,顿顿都是吃咸菜或者青菜。这些青菜很多都是从市场上捡来的。
后来,孩子们长大了,都能挣钱了,日子也过好了,姨外婆也照样舍不得花钱。
除了必要的开销,其他一切开销她是能省就省,每块钱都存起来,就怕自己没钱用。
这都是因为以前她穷怕了,留下了心理阴影,就算现在日子好了,她也没有安全感。
第三个原因,金钱观不一样,有些人认为钱要花在刀刃上。
有些朋友只存钱不花钱,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每分钱都应该花在实处。现在房价那么高、教育开销那么高、看病吃药开销大,哪样不需要钱啊。所以,钱一定要花这些实打实的事情上,花在刀刃上,不能到处乱花。
我认为存钱、理财、少花钱挺好的,把钱用在实处比拿着钱乱消费要好。
钱是人的胆。手上有钱,心里不慌!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边的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
请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际关系前沿知识推送给您。
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发私信给我,愿意为您答疑解惑。
欢迎您点赞转发。每次点赞和转发,您都是在帮助他人。
柳柳很忙
1.穷过,所以只想拼命存钱
现在的90后,特别是城市的90后,大部分都很难体会到穷的滋味,而在80后或者70后,乃至他们的父辈,对穷真的有很深刻的体会,甚至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且老一代50后、60后,甚至部分70后,因为以前的工资收入都很低,所以他们即使有一些积蓄,但是在当下,甚至在一二十年前都感觉很紧张,毕竟物价上涨了,通货膨胀,他们手里的钱根本不值钱。在90年代,很多岗位的工资不过几十元、一百来块。对于这一代,他们骨子里都是一个字“省”,能省多少就尽量省,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尽管孩子们总是劝他,钱是挣来的,不是省来的,但是他们依然会按照几十年来惯有的模式去存钱,舍不得花钱,因为他们穷过。
2.压力大,对未来缺乏安全感
另一部分人,可能是如今的70后、80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家立业,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是80后普遍面临买房的压力,也许房子首付搞定了,也许按揭款能持续按月交,但是,接下来一大堆压力接踵而至。结婚生子了,孩子的费用,接下来的教育、学区房等等,甚至家庭的改善住房,这都让70后、80后感觉压力山大。坤鹏论一位朋友,在二线城市,每个月工资1.5万以上,但是还是舍不得花钱,问其原因才知道,这位朋友如今生了两个小孩,老大小学5年级,老二才3岁。为了这个老二,朋友的老婆辞去了工作,专门管两个孩子。朋友说,尽管自己收入还不错,在所在城市相当于工薪阶层两个人的收入,但是他自己根本乐不起来。买了一套学区房,但是名额只能用一次,也就是说只能老大读,老二再过三年就要读小学了,学区房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他的面前。前一阵网上热传的“中年男人不如狗”,朋友自嘲说,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连生病都生不起。朋友的情况很典型,因为当前的压力很大,而且对未来的担忧也很多 ,所以根本舍不得花钱。
3.抠门
当然,最后有一类人,他们不舍得花钱,是因为他们确实比较抠门,就是平时大家说的那种铁公鸡。不管是外出、就餐或者其他地方,他们总是不愿意抢着付款。而且,他对自己花费也是非常省的。即使他比较有钱了,也是如此,这种可能是来源于骨子里的节省和抠门,分布在不同的年龄段。
只存钱不花钱,可能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原因,比如有的人为了还房贷,所以拼命省钱。但是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过犹不及,或许在这里也适用吧!
坤鹏论
很羡慕这种人,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现在我就是反的。
从去年七月份到上个月三十号为止,整整一年,我税后收入有七万左右,但我一分钱也没攒下。大致而言房租花了两万,旅游花了一万,日常生活花了三万二,更换手机电器等花了六千。以致于我到了这个城市的时候手里只有四千块钱。
(一年攒了四千块钱)
我现在就在租房,一个月得1400,网费、水电煤气、电话费得200,这都是我没有空调;吃饭买衣服朋友聚餐得1500,我没时间洗衣服,计划买个洗衣机,得六百。冰箱就先不买了。
这么算下来房租一年是21000.(有2800押金,1400中介费),生活费得20400.加上冰箱我这一年开支得42000元。
我现在的工资是三千三,算了一下,勉强够但也撑不住。愁死我了,刚和我妈要了五千,先活过这个月。
(多想成为房奴)
我有个同学人家毕业后,考进一个单位,他们有宿舍,而且单位有食堂,平时没啥开支。四年时间,攒了十二万元,公积金有七万。轻轻松松把首付就付了。
现在在找女朋友准备结婚,多么让人羡慕的生活。
而我没现在就不敢想有房子,继续打工,羡慕好单位的同学。
(愁,多想成为房奴)
我也想攒钱,攒不下来怎么办?人生不容易哈。
总结:
打工几年来形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也习惯了漂泊。没攒下钱,羡慕成为房奴的朋友们。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只存钱不花钱的人,其实不少见,大部分都是从底层奋斗起来的人。他们一方面收入不是很高,赚点钱不容易,在生活中尽量节约,将所有的钱都节约起来,能存多少就存多少,为了以后娶媳妇、买房子、养育下一代等大事做准备。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信心不是很足,安全感也是很差,但有没有好的理财手法,就是不断存钱,带给自己对于未来的某一种安全感。
还有一种人是单纯的抠门。由性格决定的行为,这是一种守财奴的性格特征。一分一厘都要抠出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享受那种不花钱的快感,以及存折上持续增加的数字带来的快感。
对于这两种人,动机不同,看法也是迥异的。
对于节约的人来说,那种勤俭到极致的生活方式,真的不值得提倡。人生在世就是为享受美好而来,在需要花钱的时候还是要花钱,但这种其实还在于观念的改变。这种观念的改变还是取决于他们对于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生存能力提高有直接关系,以及对趋势发展的一种洞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种人就会一直在存钱、贬值中,持续维持在困窘的生活局面。因为货币贬值是一个大趋势,存钱就是让自己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对未来的安全感,其实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上,而不是依靠银行里冰冷的一点儿数字增加。这样的生活有啥意思?
而对于抠门的人来说,这种人性格决定行为,实在没有办法。虽然医学上没有定论,但过度的抠门,有可能也是一种心理疾病。这个还是要看医生才能解决。
波士财经
人家都说艰苦朴素是一种美德。可是,我现在多想拥有这样的美德。我大概说说从2015一2018年的花销和收入情况吧。
2015年9月,我入学开始硕士生涯。学校每个月有600元补助,老师一年有1200元研究生津贴,再加上三年的奖助学金和在学校做助管等额外收入,乱七八糟加起来,学校总共有4.5万元。
三年来兼职也有一些收入。2015年11月一2016年5月,从事了一份家教工作,大概赚了1.5万。平时写一些通俗稿和论文的稿费,至今为止大概有1万收入。家里一些收入是我在拿着,三年来大概有3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头条悟空的其他收入,一年多的积累,加了一下,大概是4万左右。这些总共大约有9.5万。也就是说,硕士三年时间,自己手上的现金流大概有15万。那么,我花了多少钱呢?手机等电子产品花了约1万。买书复印资料等消费花了约1万。学校三年住宿费等花了大概5000。平时吃饭买衣服等日常消费,三年大约7万。
2016年期间,谈过一次恋爱,喜欢诗和远方,去了很多地方,交通旅游了大概7个省,总共约花了3万。还有就是,随礼请客买礼物等人情往来,花了1.5万。
三年的花费加起来,约有13万支出。我现在手里乱七八糟的加起来,还不到3万。而且过几天打算去山东玩一周,估计得5000的预算。
以后的收入,目前还处于没有稳定的状态。其实,在学生群体中,我已经算是赚的比较多了。但是仍然没有攒下什么钱一一本来可以不至于这么少的,为什么呢?
我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前景规划和金钱管理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也淡然了。现在尽管穷,但依旧不知克制,花钱没有一个数,属于比较随性的状态。未来的博士生涯,希望能够自我克制,形成一个稳定的目标和金钱管理思维,为结婚买房等目标而作出努力。随着年龄渐长,愈发觉得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习惯,理性的财富积累和明确的消费目标多么重要。长路漫漫,大家加油💪。不做一个享乐主义者,但也不要抠门,这样最好。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我刚刚本科毕业,大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1小时50块,每天2小时,每周上5次课,算下来每周500块的收入,一个月2200块。后来又接了一个,辅导成人军考,一天600块,每周上一天课,一个月4周就是2400,照这么个算法我一个月能挣4600。
家长人很好,每周我都按时拿到了工资,冬天约朋友去商场买了一件冬天穿的大衣,一向节俭的我决定对自己大方一次,买了一件杰克琼斯的,1100块。后来我发现那件大衣简直奇丑无比,我基本上不怎么穿,见人的时候绝对不穿,泥马那是我身上最贵的一件衣服。
我还有个朋友也做家教,他问我手里有多少money,我说2000左右吧,他吓一跳:你怎么这么厉害?我挣的钱差不多都花了,你怎么能攒住?
鬼都不知道我那一年是怎么过来的。我是大二开始做家教,大一升大二的时候我转系了,因此大二上补两门课,大二下补四门课,再加上家教,周一到周五吃完晚饭出发,学校在郊区,回到宿舍就11点了,每天累得跟狗一样。好在那个考军校的后来调走了,我只带了他三个星期,即使如此,我还是忙得焦头烂额。
我对生活品质没有特别的追求,一日三餐在食堂吃,很少有社交活动,也就无所谓聚餐什么的,穿衣服什么的也很普通,直男怎么穿我就怎么穿。做不做兼职对我的生活品质并无太大的影响,也就晚上回去的时候饿了加个餐。
那些只存钱不花钱的人,无非就是三种:第一,穷,太穷了根本没钱可花,有一点存一点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扣,手里有钱不知道花,沦为钱的奴隶;第三,深知挣钱不易,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想我就是第三种。我挣起钱来还算能吃苦,平时也不怎么乱买东西。就在做家教的那个学期我用工资买了单反,第二个学期结束,我用攒的钱,带上单反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一路经过湖北、湖南、四川、青海、西藏等地,不得不说那一趟玩得真是痛快。
我也见过只花钱不存钱的人,从来不知道存钱为何物,有一分就要花一分,买的都是没用的东西,蚂蚁花呗和白条借了再还还了又借,从来没用还清过。自从我有了女朋友之后,我就跟随女票成为了这样的人,其实我们收入不低,做兼职每月能挣4000块,再加上生活费也不少了,但是从来都是不够花。我们还认识一对,男生一直在攒钱,女生想买什么男生都劝她不要乱买,毕业了男生送女生一条价值不菲的项链,两人结伴去西北旅行,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所以,过分抠门肯定是不行的,闭着眼睛乱花钱也是不行的,都得有个度。
考古班二愣子
我有个朋友就是个只存钱不花钱的人。夫妻二人早年做生意就赚了上千万元,现在身家有多少,外人已不知道了。二个人守口如瓶,绝不提及家中财产,因为担心被别人谋财害命。
于是我提议他们雇个保镖,没想到我朋友的回答是:“被保镖害了怎么办?”
一下就把我搞的无语了。。。。
他们夫妻二人穿着非常普素,吃的也一般。二个人年轻时就辞职做生意,没有办养老保险,最终他们只办了个最低档的个人医保。
据我所知二十年前他们的资产就有别墅、海景房、门市房、住房若干套、股票。。。
可是他们一谈到未来就忧心忡忡,不敢买贵重的东西和衣物,他媳妇还总想着出去为家打工赚钱。。。。大有担心以后会被饿死的感觉。他们总和我谈做生意是多么的辛苦,没有正式的工作,以后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并说他们自己是穷人。。。。
都把我聊无语了。。。。。在我看来他们根本就不用出去做什么生意,只要把门市房租出去几个或吃银行利息就足以月入数万,衣食无忧。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财务自由的境界。
这真是我这样的平常人不能理解的心理世界。在我看来,他们两口子可能有轻度的抑郁症。也许他们有攀比心理——他的哥哥20年前就已家产数亿。也许他们是不满足现状,并不认为他们现在已经很成功。
在我们东北寒冷地区,许多普通工薪阶层家中都有一二件貂皮大衣,可是他家居然家中一件貂皮大衣都没有。他们的家中伙食简单,要不是男主人爱吃肉,估计家中就会天天吃素食。男主人虽然常年做生意,身上没有任何一件超过一百元的衣物。若不是为了做生意才迫不得以买了辆雪弗兰撑点门面。。。。
总之,他们如此节俭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对未来的安全感的缺失,当然也有从小家庭环境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头脑中的金钱观与众不同吧。
孟可的思想空间
那些只存钱不花钱的人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疑惑——钱不用来花,存着有什么用呢?
但是有心理学研究发现,金钱有着非常直观地降低人们痛苦的作用。
当人们感受到被人排斥时,会产生痛苦、不快等负面情绪。而实验发现,“金钱”的出现(仅仅是数钱的动作)就能够减轻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不仅如此,钱的出现、数钱的动作也会影响人们对生理疼痛感的评估,钱会缓解人们生理上的痛苦感。
因此,不难想象,那些只存钱不花钱的人仅仅是看到银行卡上的余额,或是钱包里的纸币,或许就能感到满足和幸福。
除了过度节约,还有另外一种极端——过度消费。这样的人可能会囤货、过度购买。 他们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学到,钱可以解决暂时的焦虑。当他们想要掌控自己的快乐感时,他们就会去消费。
其实,花钱和节约原本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被接受。但是,如果过度节俭严重影响到了你的生活质量,或者,过度消费已经让你出现了财务危机,你或许可以尝试以下建议:
给过度节约者的建议:
1. 提前为那些值得享受的东西做好预算,提前把那部分现金准备出来,比如假期。
2. 当你想买一个东西的时候,也要告诉一个朋友,告诉他们你会在什么日期前把它买下。尽管这听起来有点无聊,但他们会督促你做必要的消费。
3. 想想你过去是否有因为节约,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体验?再想想未来你还要经常重复这样的遗憾吗?
给过度消费者的建议:
1. 暂停使用信用卡,尽量使用现金消费。
2. 当你需要用现金时,去银行卡里取钱,并及时看到自己账户数字的减少。
3. 停止提前消费,只购买目前需要的东西。
4. 当你达到了存款目标时,给自己奖励,但奖励额度要适量。
5. 买任何东西之前,停一停认真问问自己你是否真的需要。
6. 思考未来可能的开销。算一算你孩子上学要花多少钱,你到退休会需要多少钱。你要对自己一生的储蓄有所规划,建立长远的理财目标。
最后想说一句,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不妨数数钱开心一下?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6).The psychologicalconsequences of money. science, 314(5802), 1154-1156.
知我心理学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弟弟。家里条件勉强能算小康,在花钱方面父母也还算开明,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弟弟从小特别节省,入了他手里的钱我从没见出来过。据他所说,他是因为从小看到父母批评我花钱大手大脚,有了心里阴影,认为我们家所有的钱已经被我花完了。。。
上小学的时候,弟弟每周有一些零花钱,具体多少没有定额,花完了问父母要,然而弟弟基本上没有开口要过钱,一直到小学五年级,身上带了五毛钱去学校,这五毛钱在他口袋里装了一周。他从小的压岁钱都是他自己存着,奶奶帮他开了户,存折里的额度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我估计这么十几年下来,几万块钱应该是有的。
除了存折,他还有自己的小金库,平时大家给他的钱他都攒起来,放在他小学低年级废弃的笔袋里,然后装在鞋盒里藏到他的床底下。然而这个秘密被我表妹发现了。那时候我刚上大学,弟弟上小学。金库里总共有多少钱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应该在1500左右,我和表妹怀着恶作剧的心情在他的小金库里一人拿了十块钱。三天后,他并没有发现,于是我和表妹在一天吃饭的时候告诉了他,想看看他的反应,他果然当场就抓狂了,爬到他的床底下数完钱后嚎啕大哭。后来他长大后,这件事情成为我和表妹黑了他十多年的黑点。
弟弟上了高中时,偷偷透露给我他有喜欢的女生,作为姐姐,被他这么信任,这种秘密都告诉我,我当然特别开心。偶尔给他点钱。想让他给女生买小礼物,逛个街买零食什么的。事实上,我发现那些钱依然被他存了起来,并且他把我上学时男生送给我的很多没拆封礼物拿去废物再利用送给女孩子。。。
有这么一个只进不出的弟弟,持续为我的生活提供十多年的槽点,在姐姐眼里还是很可爱的。他刚高考完,我只殷切的期盼他到了大学后,一定要学着花点钱,不然会没有女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