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分片协作 案件审理不再“单打独斗”

四川新闻网泸州8月8日讯(倪宇珠)“我认为,刘某某、郭某某在组织审查主动交代问题,符合减轻情节,可以免予纪律处分。”

“我的意见是,刘某某、郭某某的行为系如实交代,非主动交代,只能从轻处分,不符合免予纪律处分的条件,我建议分别给予两人党内警告处分。”

……

这是2018年7月,泸州市纳溪区案件审理协作第二片区共同审理一起违纪案件时,审理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的情景。这起案件,经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对2名坐支村集体收入的村干部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纳溪区对基层纪检组织自办案件实行“片区协审”制度,“以前,在案件审理工作上都是单打独斗,时常存在人员紧缺、案件质量不高等问题,片区协作机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基层纪检监察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中,‘以案代训’不断提高自身执纪水平。”区纪委审理室主任杜学松说。

据了解,纳溪区按照“区域相近、利于工作”的原则,将全区15个镇街、53个区级部门划分为4个案件审理协作区,在区纪委的统一组织下,对基层纪检组织自办案件进行交叉审理,从而形成区纪委-案件审理协作区-基层组织上下呼应、互补共促的“三级联动”协审体系和组织网络。

协作区各成员单位日常以“驻点”为主,在开展执纪审理等阶段性任务时“联片”合作,实现审理人员的重新整合和高效调配,全区执纪力量得到了盘活运用,弥补了案件审理力量不足“短板”。

据统计,自片区协作开展以来,先后有46位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其中,共协作审查基层组织自办案件 15件,分片协作审理机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初步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