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导读:上周末,疫苗问题引爆朋友圈,尤其刚爆出的百日破疫苗,更是引发了无数家长们的强烈担忧。

有人“调侃”道,这个周末很多家长最标配的动作应该是先翻孩子的疫苗本,再翻香港澳门的疫苗攻略,后翻海外移民攻略。

显然这并不是“调侃”说笑,其中的真实辛酸大家都心知肚明。有对不良商家突破道德底线的愤怒,有对孩子的担忧,有对国人和国家的失望……

据调查,在日本惩罚造假、制造伪劣产品的企业代价非常高,比如一旦发现造假伪劣产品,企业负责人被罚没得几乎倾家荡产,而且不准再进入这个行业,所以其国人们对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信任度很高。

部分内容综合自南方+、中国基金报(chinafundnews,记者 江右)、丁香医生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疫苗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真相飘在风中,讨论遍地都是。将疫苗事件推上风口浪尖的除了狂犬疫苗,便是这两日刚爆出的百白破疫苗。由于疫苗牵扯到年幼的孩子身上,所以公众讨伐声不断。

  • 白百破是一类(免费)疫苗,用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比较危重的疾病,必须接种;
  • 被查出有问题的批次高达 65 万支,数量众多,触目惊心。

疫苗事件发生后,很多家长都在担心一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整理出来,力求从科学客观的角度上进行一一解答。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问:涉事的百白破疫苗都有哪些?

答:此次被爆出的百白破疫苗事件,实际上,是去年年底的问题,具体包括两个生产企业

官方数据显示,这批百白破疫苗,长春产的主要流通到山东省,武汉产的主要销往重庆市、河北省。

出现问题的生产批号:201605014—01;201607050—2。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问:事件相关的百白破疫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答:百白破疫苗的主要问题是——效价指标不合格。

带来的后果是,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对人体没有危害。

国家药监局公告显示,百白破疫苗的主要问题,检验时发现 「效价测定」 项不符合规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河北、山东、重庆三省(市)卫生计生部门在去年 11 月已经组织专家对该情况进行评估,并承诺根据评估结果将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问:打了「问题疫苗」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是否可能有遗症?

答:这批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没有影响,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失效,导致无法预防对应的疾病。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接种问题疫苗,会带来其他后遗症。

实际上,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的红肿热痛、发热、过敏等,一般都比较轻微。而过敏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发生率很低,对大多数人来说,疫苗是安全的。

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的 24~48 小时内,后期再发,或者产生后遗症的可能性很小。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问:如何确定是否接种了不合格的疫苗?万一接种到涉事的百白破疫苗怎么办?

答:家长可以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种记录,对比疫苗生产企业和批号,也可以咨询当时的接种单位。

疫苗接种记录中,标注了疫苗批次和企业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百白破疫苗需分别于 3、4、5 月龄和 18 月龄各接种 1 剂次,共接种 4 次。

正常来说,完成 4 次接种的儿童可得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 预防典型百日咳的效力约 85%;
  • 破伤风的保护效力为 80~100%;
  • 接种 3 次以上,对白喉的保护效力约为 95%。

被爆出的两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

家长如果确定孩子接种的是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可以结合孩子接种的次数和批次情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咨询,看是否要继续补种。

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第一页

标注了孩子户口所属接种单位的电话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问:孩子还没接种百白破疫苗,能打吗?

答:能打。

百白破疫苗能有效预防三种危重疾病,目前出事的批次只有这两个批次,其他批次暂无问题。

而且,之前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已经停止接种,所以再去打的话并不会遇到,各位家长并不必太过担心。

千万不要因为担心疫苗有问题,就不给孩子注射。

如果家长实在有疑虑,可以优先接种联合疫苗,或者选择其他更加信赖的企业生产的疫苗。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疫苗打还是不打?

面临国内排位靠前的疫苗生产企业被曝出诸多问题,动摇的是人们对国产疫苗的信任。不过,是否就因此干脆不打疫苗呢?

当然,不能因为某些公司某些批次疫苗出现问题,而“因噎废食”,这样伤害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历史上,在英国就曾发生过大范围的“疫苗抵制”,结果无一例外地导致疫情的爆发。

2000年,我国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2014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32%。2017年,甲肝报告发病率由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的5.98/10万降至1.37/10万,降幅为77.1%。多种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和食品一样,疫苗也存在一定制备风险,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问题疫苗”。

疫苗需要打,但是疫苗事件发生之后,如何打,怎么打,变成了很多人忧愁、担心的问题了。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破碎的信心如何拾起?

这几天,公众都沉浸在各种问号加感叹号中。

显然疫苗事件已经严重伤害了国人信任的心,疾控专家们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在朋友圈,很多朋友都晒出了询问进口疫苗的情况,在一些社交网络上,也有些人也在质疑接种疫苗的必要性了。

有朋友评论说,多年来,国产疫苗积攒的一点点信任正在被摧毁。在山东疫苗案后,多位专家表示,国产疫苗的发展历程并不容易,对于监管也是非常严格,批签发都有一套正规的流程,包括后续对运输过程中的严格监管。事实上,疫苗对于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如因为乙肝疫苗的接种,使得中国乙肝患者大为减少。

但是,问题还是又出来了。

有人做出了对比,与国外的药企尤其是生产疫苗的企业做出了对比,他们相关此类的报道非常少,即便是报道出来了,也会看到随之而来的重重的惩罚。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国外对于故意造假药的惩罚力度

在美国,对于假药的打击更是毫不留情: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美国法律规定其每包药品都能通过其包装追溯到其原产地。

英国则更加严格。以著名的辉瑞制药公司为例,只因涉嫌高价出售癫痫药物,辉瑞公司在2016年收到英国市场竞争监管局(CMA)的巨额罚单,处罚金额整整高达8420万英镑(约人民币7.33亿元)!

2018年1月份,菲律宾卫生部部长杜凯提到:“根据流行病学部门1月10日发布的登革热观测报告写道,有17个案例中,其中有4人是因登革热休克而死。” 赛诺菲登革热疫苗不得不退还未使用的疫苗货款,并退还第四季度收取的8700万欧元的费用。2月5日菲律宾众议院举行了关于登革热疫苗事件的第四次听证会,期间有议员询问菲卫生部官员,赛诺菲公司是否负有刑事责任。

而在日本,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其造假、制造伪劣产品的企业代价非常高,比如一旦发现造假伪劣产品,企业负责人被罚没得几乎倾家荡产,而且不准再进入这个行业,所以其国人们对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信任度很高。

与药物不同的是,因为疫苗是起着预防的作用,是否起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有的信任只能建立在疫苗本身合格上,所以这道关卡如何把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此次即将破碎的信心该将如何拾起?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2010年,山西交口县高长宏一家成了媒体笔下的 “中国最倒霉家庭”。一家人的遭遇用短短的几十个字就能概括:2006年,4岁的大儿子注射乙脑疫苗后,得了乙脑。2008年,1岁的小儿子喝了三鹿奶粉后,患上结石。如今,十年光阴流过,一家人的生活好像重回平静,然而挥之不去的隐痛和恐惧仍然不时冒出头来。

真的很痛心,不得而知,这样的家庭还有多少?

而令国人真正寒心的又何止被曝光的这些问题,假奶粉、假疫苗……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伤害,我们孩子的未来还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健康长大?

据统计,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按照官方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从大数据来看,也许这个数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个不幸的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苦难。

我们不批判我们生活的有多忐忑,但我们可以多做些选择,选择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给孩子提供更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空间。

疫苗背后,担惊受怕后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作为发展中国家,也许我们还存在许多需要成长进步的地方,对发达国家好的监管措施我们借鉴,不好的我们摒弃,真诚的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移民评估系统,免费测试你最适合的移民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