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E自宫200亿美元资产引发全球争夺 神秘买家会有中企吗?

美国GE自宫200亿美元资产引发全球争夺 神秘买家会有中企吗?

若评选2018年最值得收购的资产,或许美国工业巨头GE公司是唯一的答案。

近日,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通用电气(GE)正准备出售七年前花重金设立的数字化中心。GE时任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招募了数百位软件工程师,为的是将GE变成“全球十大软件公司之一”。

一旦出售,意味着包括工业互联网头牌Predix、GE悠久的MES软件Proficy、资产管理APM软件如ServiceMax和Meridium,以及从加拿大并购的数据安全软件,都要被打包出售。

这些闪闪发亮的资产,曾经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根基。还有将近100万个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和几十个工业APP,尚不知去向。

换句话说,谁拿到这些资产也就等于拿到了全球工业互联网的根基。据估算,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将创造82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达到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美国GE自宫200亿美元资产引发全球争夺 神秘买家会有中企吗?

GE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大规模变卖资产是近两年的主旋律。自2017年6月起陆续剥离的照明、工业解决方案、水处理、机车、工业燃气发电机业务。

去年8月1日,约翰·弗兰纳里(John Flannery)从杰夫•伊梅尔特接过GE大权后,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业务调整,展开近200亿美元的资产剥离行动,数字化战略从此发生变化。

今年6月26日,GE在被移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当天宣布,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剥离医疗健康部门,并在2-3年内出售其在贝克•休斯石油公司中全部62.5%的股份。再加上GE已剥离了金融和媒体资产,“变身”后的GE只剩航空、发电和可再生能源三大产业。

GE大规模变卖资产简单点说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GE为数字化战略投入了多少资金并无确数。但伊梅尔特在2016年提到,GE为分析软件和智能化已投入了40亿美元。圣拉蒙数字化中心在2016年雇员达到1600名,去年夏天则达到2000名。

去年11月,弗兰纳里告诉投资者,今年计划减少GE数字部门的支出,这个幅度将同比超过25%,大约为4亿美元。至今年4月,圣拉蒙数字化中心的雇员已减至约1800名。

当然,几家欢喜几家愁。要知道,2012年,GE率先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先锋,并掀起了工业互联网浪潮。

美国GE自宫200亿美元资产引发全球争夺 神秘买家会有中企吗?

如今,GE出售这些资产无疑给其他国家和雄心勃勃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通过收购,一步进入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前沿并且拿到相应的市场。

据悉,在2017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GE称Predix平台上的工业App已超过了250个,合作伙伴有400多个。目前数字化集团在全球已拥有1000家客户,并达成100%的年增长率,为非GE的垂直工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那么,对于雄心勃勃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GE的资产吸引力到底有没有吸引力呢?

答案显而易见。先不说工业互联网,单单GE此前的资产对中企来说就充满了诱惑力。2016年6月,海尔就整合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交易签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支付总额约为55.8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通用家电在美国5个州拥有9家工厂,在美家电市场占有率近20%,是全美第二大家电品牌。而海尔是中国白电三巨头之一。

此外,中国电信在2017年也与GE联手实现工业云的战略合作。

必须要清楚的是,工业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兴一波三折事件之后,很多人都已经清醒,虽然这是个扁平化的时代,通过购买零部件就能组装一台精致的产品,但那也等于把自己的大门永远向人打开,永远只能赚一些微薄利润。

比如,每组装一台iPhone手机,富士康的流水线只有不到4.5美元微薄利润,iPhone风靡全球的同时,也带走了几十万中国工人的青春。

美国GE自宫200亿美元资产引发全球争夺 神秘买家会有中企吗?

富士康在国内有大量的工厂,这也基本反映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现实差距。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平台综合能力不强,标准体系不完善,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都有待提高,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人才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都不足。

具体来看,在网络方面,一是现有的网络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高可靠的需求。二是缺乏统一的标准接口,互通性差。安全方面,当前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存在着管理和防护不到位、产业核心技术薄弱,还有工业信息安全的人才匮乏,工业信息安全的意识不足等等问题。

美国GE自宫200亿美元资产引发全球争夺 神秘买家会有中企吗?

也就是说,GE这200亿美元资产对中国企业来说绝对是个香饽饽。现在就要看,在现在的贸易大环境下,有无一些聪明的中国企业合理运用规则,拿下这些资产并系统消化。


(为方便读者交流和提供新闻线索,财经杂坛将成立读者微信群,不定期大咖群内分享观点,不定期红包砸来。有意者请头条私信。【财经杂坛】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