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非:霍金T恤衫理论的哲学思考

于晓非:霍金T恤衫理论的哲学思考

于晓非:霍金T恤衫理论的哲学思考

编按:史蒂芬·霍金为什么伟大?就是因为他对世界的普遍性问题做出了勇敢的探索。(此篇文字摘自于晓非先生2017年2月份在广州演讲的录音稿)

爱因斯坦都没完成,所以大家都不敢碰这事儿【编按:指统一场理论】。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先生,在剑桥大学就任物理学教授了,直到了这位霍金先生,可以讲是当今人类绝顶聪明的脑壳,也就到了霍金,他在剑桥大学就任物理学教授,在就任仪式上,他有个著名演讲,他说人类窥透上帝脑袋的时日,已经不远了,人类要把上帝脑壳看透了,当然了,谁去看啊?他代表人类去看,不是咱们看。重要的是,他说,一旦我们把上帝的脑袋看透了之后,我们所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理论,第一,能够无有遗漏地描述这个世界,普遍性;第二,这个理论极其简单,简单到这篇论文我将可以打印在一件T恤衫上,所以大家也戏称叫“T恤衫”理论,这个理论是什么呢?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关于每一件事儿的理论,“万有理论”。

但是各位,到了2002年,特别是2004年,霍金先生郑重其事地向人类宣告,我的物理学工作告诉我们,人类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一套完备系统,无有遗漏地描述这个世界【注】。这时候他提到一个人,叫作哥德尔。在上个世纪1930年的时候,当时人类的数学泰斗是Hilbert(希尔伯特),1930年他发表一篇论文,他说当今人类数学工作的最最紧迫的工作是什么?最紧迫的工作就是我们要努力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形式的数学体系,对这个世界进行无有遗漏地描述。各位,普遍性,大家看到没有?整个西方哲学就是在追求普遍性啊。数学家也找普遍性,科学家也在那找普遍性,对吧?这是Hilbert 1930年宣布的。可是1931年,第二年,一个叫哥德尔的,发表了一篇文章,论文,这篇论文就叫作“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这篇文章划时代啊!Hilbert刚发表声明,说我们人类数学的最紧迫工作就是建立一套形式数学体系,对世界进行无有遗漏进行描述,对吧?哥德尔转年说,我证明了一件事,人类压根就不可能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数学体系对人类进行无有遗漏的描述,普遍性,数学做不到,这事儿,我证明了。那么霍金在2004年的时候宣告,哥德尔在数学当中证明的不完备性,在物理学中我证明了同样适用,这问题严重了。所以大家注意,从古希腊开始,人类寻找世界的普遍性,后来把这责任交给科学家,科学家找到20世纪,找到今天,科学家宣布,这普遍性建立不起来,找不到,严重啊!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吧?普遍性到今天被哥德尔跟霍金先生宣布,人类不可能建立完备的无有遗漏的理论体系,描述这个世界,注意这西方哲学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注:为什么寻求对世界普遍性认知的责任落到了科学家身上?请参考以下文字(摘自于晓非先生2017年2月份在广州演讲的录音稿):

科学从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开始,异军突起,成为人类的主流文明,而且对整个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的现代文明的建立,科学起到了巨大作用。你想近代什么学问能够超过科学的作用?现在几乎找不着。所以科学的异军突起,以及科学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影响,导致了人类对科学的巨大依赖,以至于导致了人类对科学的内心的巨大崇拜。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崇不崇拜科学?现在大家都崇拜科学,什么都要找科学道理。我是讲佛教的,经常有人问我:佛教有科学道理吗?这是大家经常问的,对吧,非要找佛教的科学道理,好像佛教找到了科学的道理,这佛教就可信,佛教找不到科学的道理,佛教就不可信。我说这问题就很糟糕了,如果佛教真的找到了科学道理,就是佛教的理论完全能够让科学解释了,也就是佛教讲的跟科学是一样的了,那就意味着信仰科学跟信佛教是一样了,那你直接就信科学就完了,拐一弯儿信佛干吗呀?所以你要知道,佛教一旦被科学完全解释了,那一天就是佛教的消亡日。大家理解吧?可是在今天这个强势的科学底下,我们什么都要找科学道理,注意,科学的这种貌似的伟大的成功,其实湮没了休谟问题。科学是经验主义归纳逻辑的产物,在归纳逻辑在经验主义之下诞生的科学如此得辉煌,对人类寻找世界的普遍性跟必然性,人类把这个责任从过去的哲学家那里,就推给了谁啦?科学家。有科学家,我们就放心啦!科学家担负起来寻找普遍性跟必然性的这个重要使命啦,所以科学的异军突起,导致了休谟问题的消失,大家觉得休谟这问题,科学解释了,康德跟科学的诞生,就把休谟湮没了。

于晓非:霍金T恤衫理论的哲学思考

那么,科学真的解决这个世界普遍性跟必然性的问题了吗?其实我要讨论的就是,没有。而科学,实际上,与其说它在引领着人们寻求世界的普遍性跟必然性的道路上取得多大成就,不如说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而显现出它貌似成就伟大。我们中国人科学跟技术部分,西方人是“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和技术”,我们翻译成汉语就叫“科学技术”,把“和”字删了,进而又简化成“科技”,“科学”和“技术”好像是一回事儿,其实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这是全然两个范畴的事儿,科学其实就是最近这几百年的事儿,要说技术,历史要比科学悠久得多;但是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我们要“科技”连着说,我们不否认科学跟现代的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盟。这个联盟体现在哪儿?体现在:第一,科学要实验,这个实验后来要借助于技术,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对科学有着一次巨大的推动;反过来,科学跟哲学不一样,在于科学的结论是数学化,科学能算,能算的学问,往往反过来能推动技术的发展。哲学家的一个观念的提出,对技术的发展往往没什么影响,但是一个科学结论的诞生,技术专家马上就把科学的结论运用于技术,因为科学的这种数学化的特点导致了科学这样的功用。因此我们不否认科学跟技术在现代社会他们俩结成了一对联盟,这也是我们习惯把科学跟技术放一起说的原因。但是,虽然它们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科学是要引领着我们对世界的普遍性跟必然性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