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怎麼了?北半球北極現罕見高溫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火災,北極圈氣溫甚至超過30℃。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半球出現持續高溫?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氣象專家。

今年是怎麼了?北半球北極現罕見高溫

8月初的北極地區。

氣候變暖導致高溫風險加劇

從氣候背景來看,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高溫風險加劇,是今年高溫熱浪異常的大背景。艾婉秀表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並不意味著每個地區的增暖速度都一樣。全球氣溫上升速度呈不對稱性,呈現出一是北方升溫速率高於南方,這表現在今年夏天就是北極地區高溫的極端性要高於低緯度地區;二是最低溫度的上升速率高於最高溫度的上升速率。雖然今年中國的高溫日數是1961年以來的第三位,但最低溫度卻是1961年以來最高的,最低溫度高意味著夜間溫度不返涼,加重了炎熱程度。

今年是怎麼了?北半球北極現罕見高溫

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

呂俊梅表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北極地區氣溫的上升速度高於其他地區,大概是其他地區的兩倍,這種現象叫做極地放大效應。

今年夏天發生在北極地區的罕見極端高溫,主要是由於今年冬末春初開始北極地區就已經出現了氣溫異常偏高的現象。下圖是今年3月份位於北極地區的薩瓦爾巴德島上的黃河站(78.9°N,11.9°E)觀測的氣溫數據。

今年是怎麼了?北半球北極現罕見高溫

2018年1-3月黃河站氣溫,黑色實線代表多年觀測氣候平均,紅色實線代表今年觀測的逐日氣溫。

今年1月開始,黃河站的氣溫就已經出現高於0℃的天數,氣溫比常年氣候平均偏高10℃左右。到3月份北極地區氣溫偏高的趨勢更明顯。而且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夏季,導致冷空氣活動減弱,是此次高溫事件的主要原因。

受氣候變暖影響,近年來,北極地區冬季的海冰正在不斷融化變薄,監測數據表明2018年1月北極冰層厚度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海冰融化變薄後形成碎片,從南方吹來的強風將碎片推至北極中心,並將熱量不斷釋放到大氣層,從而使北極地區溫度升高。

海溫上升引連鎖反應致我國北方高溫

今年是怎麼了?北半球北極現罕見高溫

艾婉秀表示,入夏以來,北極地區氣溫異常偏高,極地冷空氣很弱,向南擴展的活動就弱。2018年4月拉尼娜事件結束後海溫上升很快,導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偏強,位置異常偏北,平均強度超過常年同期1倍以上。同時,副高南側不斷有颱風生成,推動副高向北移動,我國華北和東北剛好受副高的控制,出現高溫天氣,尤其10號颱風“安比”影響過後,東北地區氣溫迅速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