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小學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來

不久之前,我們分享了清華附中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就解讀蘇軾,用大數據的方式來研究蘇軾的作品。也許很多人都和網友一樣覺得這個其實是留給家長的作業,孩子最多隻是在裡面參與了很小一部分。

只是後來清華附小的老師出來闢謠,說:如果你看到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就不會只看結果就質疑。清華附小的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持續不斷、完整的課題研究——包括校園裡哪棵樹最大,校園裡地磚的花樣有多少種,各個雕塑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總之一句話,是網友們已經不瞭解當代的小學生了。

大數據、定量分析、心情曲線、詞頻分析,這些六年級的小學生為了研究蘇軾,運用了許多連大人們都不一定弄得懂的方法,人們自然會誤解。

其實如果我們翻開清華附小的公眾號,我們就會發現,用大數據研究蘇軾,真的是他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份作業。

“可怕”的小學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來

教育分層讓同齡人不在同齡

當我們和他們一樣大的年級時,我們還在算著加減乘除,他們卻已經開始有意識,有計劃,有成果的學習了。

當然這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應該是這些孩子背後所折射出來的事實—教育分層正在拉開同齡人之間的距離。

首先,我們要知道清華附小到底是個什麼學校:清華附小是清華子弟學校,走出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6位兩院院士、6位共和國將軍。成立於1915年,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等都是附小知名校友。學校特級教師5人,碩士生導師21人,碩士以上學歷50餘人,博士生導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現任的校長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國內小學語文教育領域的頂級專家。

能進這個學校的資格是:父母有一方為清華大學本部事業編制教職工的“二代”,或者符合政策的“三代”,則擁有入學資格。就如很多網友戲稱,這些孩子生下來之時,就差不多決定了以後進清華,唯一沒把握的事是:到底還要不要考慮一下北大或哈佛。

我們熟知的小米創始人雷軍,他的兒子就在清華附小上學,他只是隨口一說兒子加入了學校的足球隊,卻沒有說,是在阿根廷學習踢球。

不僅如此,學校每年都會邀請學生家長進校講課,於是這些孩子從上學開始,就得到了許多其他孩子可能傾其一生都無法聽到的知識,

“可怕”的小學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來

這些孩子,在十歲就有了其他孩子可能20歲才能有的見識,可能30歲才能有的知識,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接觸到的資源,這個差距的後面其實就是階級的差距。

別不信。

在《智識分子》中,曾經對美國的教育分層有過一個介紹:

底層和工人階層培養的是工人,他們的教育強調紀律和遵守規範,唯課本是從;

中產階層培養的是僱員,雖然學校教學靈活得多,但課本權威依舊不容置疑;

專業人士階層教育,開始拋開課本,進行項目式教學、主題性研究,培養的是創造性和獨立性;

再高一級的主管人士階層,是國家的領導者和統治者。他們完全不用考慮升學、或跟隨規則。他們的孩子是未來規則制定者,著重培養選擇和決策能力。

乍一看,這段話也許很扎眼,但卻有赤裸裸的指出了現如今的事實,當這些小學生從小開始學寫論文,運用統計學,社會學等方法研究問題時,其餘絕大部分的孩子還在思考著喜羊羊和光頭強。

“可怕”的小學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來

網絡,讓差距不再是差距

據媒體報道,清華附小的研究式學習從低年級就開始了,最初是具體的小課題,後來就是打通各學科的整合主題研究。為了這次的蘇軾研究,孩子們實際上已經花了1年時間閱讀蘇軾作品,數學老師幫助尋找研究工具,語文老師負責幫助文字表達,學生們分工合作,最後形成研究報告。

很多人都認為,這其實不是在拼智商,而是在拼爹。

其實教育這種事,並不是說能不能,而是肯不肯。沒錯,教育是拼爹,但不僅僅是拼誰的爹有錢,誰的爹有才,它拼的更多的是格局和眼界,陪伴和尊重。

當孩子入學的那一刻,你準備為了他的將來準備什麼?

當孩子認識世界的那一刻,你準備為了他的人生提供什麼?

當孩子面臨高考改革的那一刻,你準備為了他的改變付出什麼?

遇到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它,如果說教育分層讓當今的孩子未來面臨更大的挑戰,那麼社會高速發展,互聯網的傳播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接近差距的跳板。它可以讓你接觸到世界上所有先進的理念,它可以讓你接觸到沒有機會接觸的教育。

人類文明社會發展了這麼多年,早就已經過了一個人大包大攬什麼都會的時候了,善用工具,抹平差距,才是我們現在最該乾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