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小学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来

不久之前,我们分享了清华附中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解读苏轼,用大数据的方式来研究苏轼的作品。也许很多人都和网友一样觉得这个其实是留给家长的作业,孩子最多只是在里面参与了很小一部分。

只是后来清华附小的老师出来辟谣,说:如果你看到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不会只看结果就质疑。清华附小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持续不断、完整的课题研究——包括校园里哪棵树最大,校园里地砖的花样有多少种,各个雕塑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总之一句话,是网友们已经不了解当代的小学生了。

大数据、定量分析、心情曲线、词频分析,这些六年级的小学生为了研究苏轼,运用了许多连大人们都不一定弄得懂的方法,人们自然会误解。

其实如果我们翻开清华附小的公众号,我们就会发现,用大数据研究苏轼,真的是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份作业。

“可怕”的小学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来

教育分层让同龄人不在同龄

当我们和他们一样大的年级时,我们还在算着加减乘除,他们却已经开始有意识,有计划,有成果的学习了。

当然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应该是这些孩子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事实—教育分层正在拉开同龄人之间的距离。

首先,我们要知道清华附小到底是个什么学校:清华附小是清华子弟学校,走出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6位两院院士、6位共和国将军。成立于1915年,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都是附小知名校友。学校特级教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硕士以上学历50余人,博士生导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现任的校长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国内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顶级专家。

能进这个学校的资格是:父母有一方为清华大学本部事业编制教职工的“二代”,或者符合政策的“三代”,则拥有入学资格。就如很多网友戏称,这些孩子生下来之时,就差不多决定了以后进清华,唯一没把握的事是:到底还要不要考虑一下北大或哈佛。

我们熟知的小米创始人雷军,他的儿子就在清华附小上学,他只是随口一说儿子加入了学校的足球队,却没有说,是在阿根廷学习踢球。

不仅如此,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学生家长进校讲课,于是这些孩子从上学开始,就得到了许多其他孩子可能倾其一生都无法听到的知识,

“可怕”的小学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来

这些孩子,在十岁就有了其他孩子可能20岁才能有的见识,可能30岁才能有的知识,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的资源,这个差距的后面其实就是阶级的差距。

别不信。

在《智识分子》中,曾经对美国的教育分层有过一个介绍:

底层和工人阶层培养的是工人,他们的教育强调纪律和遵守规范,唯课本是从;

中产阶层培养的是雇员,虽然学校教学灵活得多,但课本权威依旧不容置疑;

专业人士阶层教育,开始抛开课本,进行项目式教学、主题性研究,培养的是创造性和独立性;

再高一级的主管人士阶层,是国家的领导者和统治者。他们完全不用考虑升学、或跟随规则。他们的孩子是未来规则制定者,着重培养选择和决策能力。

乍一看,这段话也许很扎眼,但却有赤裸裸的指出了现如今的事实,当这些小学生从小开始学写论文,运用统计学,社会学等方法研究问题时,其余绝大部分的孩子还在思考着喜羊羊和光头强。

“可怕”的小学生,不同教育造就不同未来

网络,让差距不再是差距

据媒体报道,清华附小的研究式学习从低年级就开始了,最初是具体的小课题,后来就是打通各学科的整合主题研究。为了这次的苏轼研究,孩子们实际上已经花了1年时间阅读苏轼作品,数学老师帮助寻找研究工具,语文老师负责帮助文字表达,学生们分工合作,最后形成研究报告。

很多人都认为,这其实不是在拼智商,而是在拼爹。

其实教育这种事,并不是说能不能,而是肯不肯。没错,教育是拼爹,但不仅仅是拼谁的爹有钱,谁的爹有才,它拼的更多的是格局和眼界,陪伴和尊重。

当孩子入学的那一刻,你准备为了他的将来准备什么?

当孩子认识世界的那一刻,你准备为了他的人生提供什么?

当孩子面临高考改革的那一刻,你准备为了他的改变付出什么?

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它,如果说教育分层让当今的孩子未来面临更大的挑战,那么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的传播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接近差距的跳板。它可以让你接触到世界上所有先进的理念,它可以让你接触到没有机会接触的教育。

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过了一个人大包大揽什么都会的时候了,善用工具,抹平差距,才是我们现在最该干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