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这样的影子银行风险高,利息也高,为什么央行参事却说“不要赶尽杀绝”?

梅益冬



一、融资的难和P2P的爆

最近,常和在实体企业做投资的朋友聊天。他反复的一个观点,就是当年选择行业选择错了,认为投资比融资有前景,现在才发现大错特错,融资才是有前途。


因为现在在许多实体企业里,如果能够帮助老板,拉来融资,那么你就是大功臣,话语权大增,给你个高管当又如何?即便其他方面你都不擅长。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个重要问题:实体企业,真的很缺钱。七年前,温州企业倒闭潮,虽然是源于银行、影子银行双重债务所致,但正如某老板所说,一旦银行的资金不到位,就无法偿还民间借贷。过桥资金,成为企业续命的关键。


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融资平台,按照最初设想,应该能够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企业融资的渠道。


但一直以来,却问题不断,尤其今年以来,国内一大批P2P平台纷纷暴雷,其中不乏百亿级的大平台,大有不倒闭完,不停止之势。


二、到底怎么呢?

P2P到底怎么了?我想,是一直没有解决,钱筹来了,要到哪去的核心问题。

1、借款人征信问题。借款人信用到底如何?虽然国家加大征信系统建立,目前也开放个人查询业务,但整个系统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既有记录,又有追踪,更有惩处,让违规者承担无可接受的后果,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平台违规的问题。

据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叶大清认为,存在自融、假标、关联担保、活期、资金池等不合规行为的平台,大概占问题平台的80%,它们不能算是真正合规的P2P。


许多P2P平台,往往通过自融”,通过壳公司借款、或虚构借款方,为自己或其他关联方进行融资,严重违反规定。



三、怎么办?

现在出现一大批问题,不是P2P这种模式有问题,而是运作中主体出现了问题。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一个“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因为思维方式存在好与坏,正值与负值,具备方向性,若为负,所有热情和能力分数越高,三者相乘,就是一个很大负作用。


P2P参与主体,不缺乏热情和能力,缺的是一个正的思维方式。如何从制度上,人性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P2P行业才能真正赢得生机。


央行参事却说“不要赶尽杀绝”,莫过于看清P2P本质,用之于好,则利国利民;用之于坏,则祸国殃民,重点看我们如何通过清理整顿,淘汰那些违规平台,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子。


正如,中金公司近来预计,P2P退潮或仍将持续2-3年,3年后正常运转平台预计不超过200家,仅为目前运营平台数量的10%左右。

未来真会如此吗?我们拭目以待!


胡兄频道


广义上的影子银行,金融稳定委员会定义为“由(部分或完全)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活动所构成的信用中介”。可见,影子银行在功能上和正规银行一样都是作为信用中介而存在的,只是因为在监管体系之外,其规模、运营情况等信息并不为监管体系所知,从而被称为“影子”。

一般认为,影子银行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尤其突出,这是影子银行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正如盛松成所说的,在现有的考核机制下,银行给国企央企贷款和民企贷款,一旦形成坏账,前者个人承担责任有限,后者则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民营想从正规银行机构贷款难度非常之大。

可是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非常大,而且常常是一旦资金断裂就会遭遇灭顶之灾。所以,在生死面前,高一点的利息又算什么呢?高一点的风险又算什么呢?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影子银行又往往绕开监管、投向高风险的政策限制行业,尤其是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这些资金对这些领域的市场乱象是负有责任的,这也是近两年有关部分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促使其规范化发展是有必要的,但同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这部分融资缺口,正规银行体系能否补上?断了民营企业这条融资之路,愈发严峻的融资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盘和林看经济


致力于知识转化力量,让财经问答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精彩回答请右上角关注。欢迎各位点赞,回复,咨询。

风险这个词本身就是相对而言的,任何行业都可能产生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就干脆不去做了。

回到p2p这个最近风口浪尖的行业,其实本质来讲P2P这种形式利用了互联网或者比较不错的风控技术和审核能力,将借款人和出借人直接对应的撮合在一起(这点不同于银行是先吸收存款放一起,再放贷),让出借人直接面对借款人的资质,再决定是否借款的平台,它缩短了借款环节,按理说应该更加能够直观和直接的暴露借款人的自身风险等内容,让借款其实应该更安全,更容易。但是我原来就说过。菜刀可以是厨房用品也可以是凶器,而P2P也就成为了这样,很多的企业把成立门槛低,不需要特定牌照等变成了平台的优势。然后把P2P平台变成了自己的融资平台,虚构标的,虚假企业,套取出借人资金,设立资金池或者最后将资金变成了自己企业的钱,如果挣了钱大家都开心,如果市场状况不好的时候资产贬值,流动性下降等问题,自然平台的虚假标的掩盖不住了,迎来的就是跑路,暴雷。

但是不能因为部分道德风险的出现就一刀切了一个平台形式。但是需要给为出借人正视面对的却是自身对风险的认识程度,需要更加专业的出借人,更加明确的风险认知,面对收益过高要理智,面对标的要多看多听多问,面对平台不要只看背景要调查平台本身的运作等,虽然很复杂,但确实,成为一个专业的出借人,才能保自己不翻车。

当然,道德、道德、道德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客户的信任变成你平台的资本,胡作非为,让技术创新真正福利与民。


张小帅说理财


不要把P2P和影子银行混为一谈。P2P是融资中介的性质,爆雷的都是涉嫌自融的,真正的P2P不是金融机构。而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各种社会融资,民间融资和P2P没有信用放大的功能,因此影子银行的主力是金融机构。

盛松成说不要把影子银行“赶尽杀绝”,是对的。

说对,是因为影子银行也是社会融资的一种,只是游离于监管之外,虽然这几年影子银行泛滥容易形成金融风险,但并不是说凡是影子银行业务都是违法违规的,既然有合法的,为什么要全部禁止呢?话说“存在即合理”,不能因噎废食,怕出问题就把合法的影子银行业务也给禁止了。

从国际视野来看,国外也没有说禁止影子银行业务。“影子银行”概念是国外提出来的,但他们也只是加强了监管,并未有“赶尽杀绝”。

禁止影子银行业务,只是治标不治本,国内影子银行的泛滥是金融机构在缺乏监管下的伪“金融创新”,是监管套利,因此应当受到限制。但是,对于一些真正的融资创新,不能一刀切。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寒潭


影子银行不仅我国有,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

影子银行的存在固然有风险,但也有存在的价值。

一方面,当前个人和小微企业额融资需求旺盛,但是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P2P的存在就可以服务到这类人群,所以对有借款需求的人来说,P2P为他们提供了借款渠道;当前我国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还是不够丰富,对有投资需求的人来说,P2P是一种低门槛的理财产品。

不管是在服务实体经济还是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上,P2P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融资难问题,比融资贵更严重。即使将所有的影子银行赶尽杀绝还是不能破解融资难的问题。

当前P2P确实存在问题,但是监管不断加强,很多问题是可以控制的。

赶尽杀绝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要做的是完善监管,引导影子银行往好的方向发展。


七牛财富


p2p算是银行业务的一个补充吧。有市场需求,银行又不愿意或者没法做。有这么一个渠道解决问题也不错,只不过是发展初期不太合规,风险过大了,调教调教还是会发展的挺不错的。相信p2p会是个过渡性金融现象,随着银行业的开放和业务的发展,再加上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善,将来p2p也会退出历史舞台,或者说会以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样子出现。


楼下有妖


影子银行,当然不能赶尽杀绝。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平衡方可万物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