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帶頭人」涇明鄉白家村「變形計」領頭雁——記白家村黨支部書記白寧安

「三个带头人」泾明乡白家村“变形计”领头雁——记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

涇明鄉白家村位於涇川縣東部,全村共3個村民小組154戶645人,耕地面積1980畝。1974年,該村牛角溝遺址因出土距今約5萬年的“涇川人”化石,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家村現為甘肅省“千村美麗”示範村、涇川縣鄉村旅遊示範村。

昔日的白家村,是一個基礎設施條件差、產業發展薄弱的“破爛村”,也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村,村集體經濟也一度空白,全村600多人守著“金飯碗”過著窮日子。2014年,全村貧困人口100戶445人,貧困發生率69%,如今的白家村基礎設施完善,一排排嶄新的農宅錯落有致,一條條水泥硬化路通組通戶,一戶戶農家樂遊人如織,走進白家水街,宛如踏入江南水鄉。說起村裡發生的變化,不得不提村裡的脫貧致富領頭雁—黨支部書記白寧安。

白寧安,1966年10月26日生,中共黨員,自2013年任該村黨總支書記以來,白寧安用5年時間上演了貧困村的“變形記”。他團結和帶領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群眾,立足村情民意和發展需求,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鄉村旅遊產業為核心,緊緊抓住脫貧攻堅和群眾增收致富兩條主線不放鬆,多方改善基礎條件,全力推進鄉、村旅遊開發,帶領黨員、群眾,履職盡責,實幹攻堅,推動全村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築牢“戰鬥堡壘”

「三个带头人」泾明乡白家村“变形计”领头雁——记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

“打鐵先要自身硬”。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白寧安把建強村“兩委”班子作為引領脫貧攻堅,加快全村發展的基礎,著力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紮實推進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全面落實黨員責任區制度、積極推行“黨建+”服務模式,全面推行村幹部錯時坐班制,大力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組織黨員幹部採取集中宣講、知識測試、主題黨課、警示教育等形式,集中組織黨員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導村“兩委”班子和黨員樹牢黨員“四個意識”,牢記宗旨、強化擔當、凝心聚力加快村級發展

改善“基礎設施”

「三个带头人」泾明乡白家村“变形计”领头雁——记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

“要想富,先修路”。白寧安帶領黨員群眾依一事一議、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省列“千村美麗”示範村建設等項目,完成村組道路硬化7.5公里、砂化道路1.5公里,配套渠系4公里。全面完成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文化廣場、標準化衛生所、鄉村舞臺。安裝太陽能路燈38盞,新建農宅40戶,全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做足“山水文章”

「三个带头人」泾明乡白家村“变形计”领头雁——记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白家村山青水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如何做活山水文章,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作為黨支部書記,這是白寧安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此,他在多方學習的基礎上,挨家挨戶上門聽取群眾意見,召開村、組會議多次研究,決定發展鄉村旅遊產業。他多次組織帶領村“兩委班子”及黨員群眾赴馬嵬驛、陝西袁家村考察學習鄉村旅遊發展。回來後多次召開群眾會議聽取意見,積極彙報取得縣、鄉大力支持。邀請專業人員精心規劃,深度挖掘牛角溝古人類遺址歷史文化資源,並依託白家村獨特的山水資源優勢,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文旅融合、彰顯特色”的建設思路,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開發同步推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先後建成“白家水街”和文化傳承、生態採摘、休閒垂釣、農趣體驗、親子娛樂、花卉觀光等6個主題園,新建遊客服務中心、牛角溝古人類遺址展館、白家民俗農耕館、民俗演藝廣場等設施,動員黨員群眾建成四合院農家樂3處、土特產銷售及小吃經營門店44間。帶領群眾狠抓綠化美化,栽植綠化苗木3萬多株。種植草坪、花卉10000多平米。酒好還要勤吆喝,為此,白寧安也“潮流”了一把,自己申請註冊了“白家名俗文化村”微信公眾號,時長宣傳推介,並召開群眾大會商議,利用鄉村旅遊時間節點,先後在白家村舉辦涇川縣“山水白家”鄉村旅遊文化節、涇川縣“山水白家”踏青旅遊季和涇明鄉農民趣味運動會及“濃情端午、品味鄉愁”主題旅遊節會等活動,集中展示白家村綠水青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今日頭條》、騰訊網、《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平涼日報》、平涼電視臺、平涼旅遊網等媒體聚焦報道。去年以來,白家村共接待縣內外遊客5萬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多萬元。

引領“脫貧致富”

「三个带头人」泾明乡白家村“变形计”领头雁——记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

2018年,白家村被確定為全縣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白寧安認真學習貴州農村“三變”改革成功經驗,按照省、市縣安排部署,積極動員黨員群眾致富帶頭人出資480萬元,成立了涇川縣牛角溝文化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並積極為該公司爭取文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10萬元,扶持企業發展。並學習借鑑陝西禮泉縣袁家村“三變”+鄉村旅遊新模式,組織村委會及群眾代表與公司研究制定“三變”改革方案,細化折股量化、風險防控等措施,廣泛宣傳動員,贏得群眾擁護和支持。立足將“死資源”變成“活資產”,引入市場機制,按照“群眾自願、無股不入”的原則,將財政資金建成的魚塘、牛角溝遺址展館、民俗農耕館、戲曲舞臺等可經營性資產和牛角溝山水文化資源折股量化入股公司,盤活了村集體資產資源。申請財政扶貧資金49.5萬元,為全村83戶貧困戶和16戶殘疾、五保戶每戶配股5000元,並引導群眾將114畝採摘園入股公司。“土地由公司種,咱還取得保底分紅和盈利分紅,我還可以在這裡開農家樂掙錢,感謝黨的好政策!”村上的預備黨員白純國站在自己經營的巧媳婦農家樂門口說道。通過“三變”改革,已兌現群眾分紅4.3萬元、村集體分紅1.3萬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5萬餘元,帶動全村貧困群眾38人在景區就業。

今年,白寧安又有了“新算盤”,今年他又動員黨員致富帶頭人新建日光溫室和設施大棚19座,讓遊客在大棚裡體驗反季節採摘瓜果農趣,村裡的種植大戶“白小紅”樂的合不攏嘴,他種植的6棚西甜瓜不出村就銷售一空。如今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2000元提升至8000多元,村民收入實現翻番目標。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下剩5戶1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17%。

如今的白家村正闊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這讓白寧安十分欣慰,他總說:“我是土生土長白家人,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為全村發展出力、為民解難、帶民致富,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一位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