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苗山“不砍树也能富”

日报消息(通讯员石峰、覃天阳,见习记者覃珩)7月23日,融水苗族自治县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称号,这是融水连续两年获此殊荣,也是全区唯一获此荣誉的贫困县。而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融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亿元,同比增长13.4%,远远高于全市6.4%的增速。融水,已走上了科学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的道路。

据悉,在经济新常态下,融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构建和发展生态产业实体体系,统筹和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在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过程中,融水始终坚持“生态优势金不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林下种养、乡村旅游等生态经济,走上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融水生态产业发展新路。而生态建设也与大苗山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产业更生态更绿色。去年以来,融水大力推进田螺、竹荪、灵芝、茶叶、禾花鱼等多个种养示范园建设,围绕“8+2”商标(8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商标和2个国家地理标识商标)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创建,新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126个特色优势养殖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提升“三香”“三养”“三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9亿元,同比增长4.5%。农旅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效果明显,上半年全县旅游总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97.83%。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风电等新兴产业,提升竹木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等生态经济,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15.6%。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是旅游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去年老君洞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双龙沟景区获评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县城至元宝山旅游精品线路已逐步构建。今年,融水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大批城镇化重点建设项目、乡镇集镇建设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等,上半年项目投资完成26.59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全面推进20户以上自然屯通屯道路硬化项目建设,获评广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现在,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正扎实推进。

脱贫工作有保障有力度。除发展乡村旅游促农增收外,融水还围绕自治区确定的“5+2”和贫困村“3+1”特色主导产业规划,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态种养等特色农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服务业等贫困群众能够普遍受益的产业。今年上半年,融水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1%。而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下半年农产品的丰收以及“金秋烧鱼季”和“芦笙斗马节”等活动的开展,农民增收的脚步将加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